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52|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帮助中国的国际友人 中国人民永远记住你们!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9-5-11 11:49:0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朋友们,中国人民将永远记住你们!

  胡Jintao主席动情的话语,深深打动着日本国际救援队、国际医疗队代表的心。去年7月8日,前往出席八国集团同发展中国家领导人对话会议的胡Jintao主席在日本札幌亲切会见曾赴中国四川地震灾区参与救援工作的日本国际救援队、国际医疗队代表。





  图为2008年5月17日,日本搜救人员将遇难者遗体抬出废墟。当日7时25分,日本救援人员历经16个小时的搜救,在四川青川县乔庄镇一处倒塌的六层楼房废墟中挖出两具遇难者遗体。新华社记者李涛摄

  四川汶川特大地震留下了太多记忆——悲怆、震惊、勇毅、关爱、援助、感动……撼人心魄的一个个瞬间,铸就了一部厚重的书,这是任何困难都难不倒的英雄的中国人民顽强不屈的壮歌,也是国际人道主义精神闪耀光辉的篇章。

  朋友们,中国人民将永远记住你们!

  无情的地震夺走生命、毁坏家园,无界的关爱和援助随之而来,帮助灾区人民重燃生活的希望——来自世界各地的慰问电函、援助物资、救援人员涌向中国;很多国家的男女老少走上街头,走入向汶川地震灾区捐助的行列。





  资料图片:2008年5月18日,俄罗斯救援队员在废墟中用搜救犬搜索幸存者。 新华社记者 陈燮 摄

  俄罗斯是第一批向中国提供援助物资的国家之一。灾情发生第二天,俄罗斯援助物资就开始陆续运往成都。沙特向中方捐赠5000万美元现金和1000万美元物资,成为中方收到的最大数额的外国援助。一些并不富裕的国家甚至动用自身的战略储备物资,尽力向中国提供援助……

  日本救援队是抵达灾区的第一支国际救援队。随后,俄罗斯、韩国、新加坡救援队也相继赶到,在废墟上连续奋战120多个小时,他们“不放弃、不抛弃”的精神光芒永远镌刻在中国的土地上……

  国际医疗队来了,国际志愿者也来了。他们满怀关爱和真诚忙碌在伤员身边,竭尽所能拯救受伤的生命,抚慰受伤的心灵……

  朋友们,中国人民将永远记住你们!

  国际救援行动不仅体现了人道主义伟大精神,而且体现了各国人民对中国人民的友好情谊。这种跨越国界的人性与亲情,为中国人民战胜自然灾害提供了宝贵的支持。

  永存的记忆生动而清晰。(吴绮敏)

  新华网:2008年5月12日,突如其来的四川汶川大地震,让中国人民将这一天永远铭记。在距离那个山崩地裂、惊心动魄的日子将满一周年之际,回想地震之后的日日夜夜,与勇敢坚强的中国人民站在一起抗击灾难的,还有来自世界各地的救援队员和医疗人员。那些与我们有着不同肤色、不同语言的国际救援勇士们,让中国人在与灾难的抗争中多了份温暖,多了份感动。

  在“生命高于一切”的救灾理念下,中国以开放姿态接受外国救援和医疗力量赶赴地震灾区协助救灾。日本、俄罗斯、韩国、新加坡、德国、意大利、古巴、FaGuo、英国、印尼、巴基斯坦等友邦先后派出了本国最精锐的救援和医疗人员,一批又一批的国际救援和医疗队伍在最短时间内完成集结赶赴中国。

  快,还有数万中国群众被埋!快,还有数十万伤员在生命线上挣扎——废墟前、帐篷边,一部国际人道主义救助的壮阔史诗就此展开。


  “我父亲告诉我,当全世界都遗弃我们的时候,中国人把最好的东西自己不用,送给我们,我们才打败了侵略者,我愿意捐助一切,愿意去救人!”得知中国发生地震后,一位巴基斯坦网友写下了这样的留言。而类似的表态,这些天在巴基斯坦人中并不鲜见。

  “中国兄弟需要什么东西,我们就提供什么东西”

  很多中国人把此次世界各国因汶川大地震而迸发出的善意视为一种证明,认为这充分展现了中国是一个朋友遍天下的大国。 (责任编辑:佟胜良)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中国海外利益研究网|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 京ICP备12023743号  

GMT+8, 2025-8-7 12:49 , Processed in 0.203125 second(s), 2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