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41|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巴军击毙60名塔利班人员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9-5-3 14:11:1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代号“黑雷”

  巴基斯坦军方发言人阿塔尔阿巴斯少将1日在首都伊斯兰堡附近的军事指挥机构聚集地拉瓦尔品第召开记者招待会。





  阿巴斯告诉媒体记者:“在过去24小时内,(巴军)又打死55名至60名武装人员。”

  他说,自上月底对塔利班展开代号“黑雷”的军事行动起,巴军迄今打死大约200名武装人员,巴军阵亡13人。

  阿巴斯说,巴军1日出动直升机配合地面部队行动。直升机击毁15辆属于塔利班武装人员的车辆,其中9辆用于安放炸弹、发动自杀式袭击,另外6辆用于搭载逃跑人员。巴军还击毙3名乘摩托车在狭窄山道上逃窜的武装人员。

  武装人员当天在战区内一处住宅设置炸弹陷阱,致使巴军准军事部队两人死亡、8人受伤。

  按美联社说法,由于巴军禁止媒体记者进入战区,现阶段又无法联络巴基斯坦塔利班武装发言人,因此巴军提供的双方伤亡数据尚未得到证实。

  抵抗顽强

  阿巴斯承认,塔利班武装并未放弃抵抗。

  他在新闻发布会上以“惨烈”一词形容1日巴军和塔利班之间战况。他说,大约400名“装备精良”的武装人员在布内尔地区“顽强抵抗”巴军。

  战火同时在邻近布内尔的上迪尔地区和下迪尔地区燃烧。法新社以拒绝公开姓名的巴基斯坦政府官员为消息来源报道,超过50名塔利班武装人员1日冲进上迪尔地区准军事部队一个指挥所,抓走10名巴军**部队士兵。

  当天稍晚时候,武装人员释放这10人。自巴军开展军事行动起,塔利班武装已绑架数十名**部队军人。

  法新社报道,一名塔利班武装人员1日对政府军发动自杀式袭击,但仅致使袭击者本人受伤。报道没有言明这起自杀式袭击发生的具体位置。

  吓坏百姓

  巴基斯坦军方说,由于担心致使平民伤亡,政府军在布内尔地区攻势进展缓慢。

  路透社记者1日在战区观察到,数以百计家庭车载、肩扛行李包裹,逃离布内尔地区。有的居民不忘带上自家耕牛。

  不愿公开姓名的布内尔民众告诉法新社记者,政府军和塔利班武装1日交火极其激烈。

  现年26岁的哈兹拉特汗是布内尔地区苏丹沃斯镇一名乡村教师。他告诉法新社记者:“我透过门缝看见外面到处是塔利班。”

  由于害怕遭枪炮误伤,哈兹拉特汗夫妇以及4名子女已闭门不出达4天之久,即将断粮。

  斡旋继续

  与军事攻势同步,巴基斯坦政府未放弃和塔利班武装谈判实现停火的努力。

  西北边境省政府新闻部长伊夫蒂哈尔侯赛因1日在下迪尔地区蒂莫尔加拉镇和西北边境省有影响力的宗教人士苏菲穆罕默德会谈。

  以穆罕默德为中间人,巴基斯坦政府和塔利班今年2月在斯瓦特地区达成停火协议。

  现阶段尚不清楚侯赛因与穆罕默德1日会谈详情,但按美联社说法,双方会后都以“积极性”字眼形容会谈。

  “假如政府在这一地区(马拉根德地区)真正实行宗教教法,我保证塔利班会放下武器帮助恢复和平,”穆罕默德告诉媒体记者。


  根据2月停火协议,政府同意塔利班在包括斯瓦特和布内尔在内的马拉根德地区实行宗教教法,塔利班同意停止暴力活动。但双方眼下互指对方违反协议。

  侯赛因会后说:“一切为了停止交战,一切为了和平。”但他没有说明会谈具体进展情况。

  法新社援引拒绝公开姓名政府官员的话报道,政府方面已拒绝穆罕默德替塔利班传达的停火要求,称停火前提必须是塔利班武装先放下武器。

  美国利益

  美国政府和部分西方媒体认为,包括“基地”组织、塔利班在内的恐怖组织以毗邻阿富汗的巴基斯坦为“避难所”,对西方世界构成安全威胁。

  美国国防部长罗伯特盖茨1日呼吁国会尽快批准一项涉及4亿美元金额的对巴援助计划。这笔资金计划用于加强巴军培训和装备。

  一名不愿公开姓名的美国政府官员1日告诉路透社记者,巴基斯坦总统阿西夫阿里扎尔达里本月稍晚出访美国时,将和美国总统贝拉克奥巴马商讨加强美巴军事培训合作等问题。

  包括奥巴马在内的美国官员在不同场合释放信息,称巴基斯坦应视恐怖组织为最大安全威胁。美国国务卿希拉里克林顿先前说,美方担心塔利班推翻巴基斯坦现政府,从而掌握打开巴方核武库的钥匙。(张宁) (责任编辑:田瑛)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中国海外利益研究网|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 京ICP备12023743号  

GMT+8, 2025-7-30 22:58 , Processed in 0.062500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