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25|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韩国成功培育出全球首例克隆“荧光狗”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9-4-30 14:43:0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综合西方媒体4月29日报道,韩国科学家已经成功培育出全球首例克隆“荧光狗”,它们在紫外线照射下能发出美丽的红色荧光。据悉,这项技术对治疗帕金森症等人类遗传性疾病具有重大意义。
  韩国首尔大学日前发表声明称,该校教授李柄千领导的科研小组在实验室中从小猎兔犬身上采集皮肤细胞,先是在细胞内植入红色荧光蛋白基因,而后将其注入去除细胞核的卵子,再放入代孕母狗的子宫。2007年12月,代孕母狗成功产下六只小猎兔犬,其中两只不幸夭折,但剩余四只都活了下来。
  这四只“荧光狗”乍看起来与普通猎兔犬没有区别,但只要被放到紫外线照射环境下,就会发出美丽的红色荧光,尤其在皮肤比较薄的爪子和腹部,用肉眼就可以清晰观察到。研究小组因此用“红宝石”和“小狗”两个英文单词的组合为这四只“荧光狗”取名为“鲁皮”。
  李柄千4月28日在接受美国媒体采访时表示,他的科研小组本月早些时候已经验证“鲁皮”的确是只克隆狗,相关的研究数据和论文将发表在最新的国际权威学术期刊上。美国、日本和欧洲的科学家此前曾利用克隆技术培育出“荧光鼠”、“荧光猪”和“荧光猫”,但成功克隆“荧光狗”在全球还尚属首次。

  不过,李柄千表示,这项研究最重要的并不在于克隆狗能发出红光,“而是我们利用克隆技术将相关基因移植到了它们身上”。
  据介绍,这项研究成果对治疗人类遗传性疾病具有重大的实际意义。“荧光狗”实验项目成功说明,移植带有某种特性的基因并让这些基因发挥作用是可行的。他的研究小组已经开始在克隆狗的实验过程中移植与治疗人类疾病有关的基因,这有助于寻找治疗帕金森症等遗传疾病的新手段。
  曾在2007年利用培育出“荧光猫”的韩国庆尚大学教授金可仁称赞说,李柄千的研究“是寻找治疗人类疾病的新进展”。金可仁指出,目前的重点在于李柄千小组的下一步研究会聚焦于哪种特定的遗传性疾病,而李柄千本人在采访中拒绝透露新研究项目的内容。
  2005年,李炳千和韩国干细胞研究专家黄禹锡共同参与了世界首只克隆狗“斯纳皮”的研究工作。(环球在线:董玮)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中国海外利益研究网|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 京ICP备12023743号  

GMT+8, 2025-7-31 19:49 , Processed in 0.125000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