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75|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从“双防”到全力保增长 宏调基调发生重大转向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9-4-29 14:15:5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2008 年,对中国经济来说绝对是不平凡的一年。在即将过去的这一年里,全球经济增长明显放缓,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持续加深,外部需求显著减少,中国传统的竞争优势也面临挑战。面对重重考验,在改革开放三十周年之际,中国经济又站到一个新起点。
    在始料不及的全球金融危机冲击下,中国的宏观调控基调经历了重大转变:从年初的双防(防通胀和经济过热)到年中的“一保一控”(保增长和控通胀),到9月的“保增长”,以及11月的“保增长、扩内需”,再到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基调被完善为“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一些涉及经济深层次领域的改革将适时启动。
    从“双防”到“一保一控”
    2008年初,宏观调控的基调依然被定位为“防过热、防通胀”。当时,这一基调的必要性不容置疑。因为2月份中国CPI涨幅高达8.7%,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增加值增幅达到15.4%。
    但是风险其实正在逼近。一些经济学家去沿海调查发现,中国经济最有活力的企业——外贸企业和中小企业在经营上已经开始出现困难。之后,全国各地陆续传出中小民营企业破产的消息。
    清华大学中国与世界经济研究中心研究员袁钢明一直呼吁,中国要保就业、保增长,就必须允许一定程度的通货膨胀率存在,因为通胀毕竟是经济增长的产物。
    7月初,中央领导分头去全国各地对企业经营状况等进行调查;7月中旬,国务院多次召开金融和地产讨论会、经济学家的讨论会和中央经济形势分析会议,新的“一保一控”(即保经济增长和控通货膨胀)的经济总基调终于出炉。7月份这次调整是2008年经济总基调的第一次转折,“防过热”被“保增长”取代。     
    从“一保一控”到“保经济增长”
    随着金融危机冲击波的放大,输入型通货膨胀的压力越来越小,CPI呈现出台阶式的下降趋势,这一趋势在三季度开始变得更加明朗。
    从2月到4月,CPI涨幅一直维持在8%左右的水平;6-7月,CPI维持在在6%的水平;8、9、10月的CPI涨幅依次为4.7%、4.6%、4.0%;11月急剧下跌到2.4%,按照这个趋势,未来CPI可能继续维持下降趋势。

    11日,记者在北京水屯市场看到,已经剥去了外皮和黄叶的大葱,被扎成一捆一捆,整齐地堆放在商铺里。目前,水屯市场的大葱零售开秤批发价格仅1.1元/公斤,与今年年初7元/公斤的价格相比,下降幅度惊人。
    降价的不仅是大葱。记者从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了解到的数据显示,12月11日,36个大中城市超市、集市猪肉(精瘦肉)平均零售价格每500克为12.80元,较1月2日的价格下跌了9%。其他生活资料价格也有所下降。
    11月14日,央行副行长易纲表示,通胀威胁已基本消除,下半年到2009年,调控的主要目的之一是有效防止可能的通缩。
    中国国情与发展研究所经济学研究员清议认为,对经济而言,通缩远比通胀可怕。当通缩来临的时候,债务人必须偿还的债务伴随收入的减少而相对增长,许多收入大幅减少的企业甚至会因为无力偿还债务而破产。
    实际上,从9月份开始,中国经济的总基调已经从“一保一控”转移到“全力保经济增长”上来,“控制通货膨胀”的字眼逐渐淡出。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中国海外利益研究网|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 京ICP备12023743号  

GMT+8, 2025-5-4 03:23 , Processed in 0.093750 second(s), 2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