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91|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拉贝日记》震撼瞬间 难民纳粹旗下避轰炸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9-4-24 15:01:1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拉贝日记》中有多处段落震撼人心,令人难以平复。无论是难民在纳粹旗下躲避日军轰炸还是拉贝在战俘营挑选战俘,这些情节都将让观众许久难忘。

《拉贝日记》将于4月29日在国内上映。
网易娱乐独家报道 (文/troma)即将于本月底与中国观众见面的电影《拉贝日记》是中,德,法三国历时十年,耗资逾亿打造的力作,力图真实再现南京浩劫的一部力作。其中有多处段落震撼人心,令人难以平复。无论是难民在纳粹旗下躲避日军轰炸还是拉贝在战俘营挑选战俘,这些情节都将让观众许久难忘。


拉贝用纳粹党旗保护中国员工免遭轰炸。
纳粹旗下难民免遭轰炸
震撼指数:★★★★★
当日军开始进攻南京,虽然号称是打击重点目标,但实际对市区实行了无差别轰炸,拉贝所在西门子公司厂区也遭到了战斗机攻击,他命令门卫把挡在厂门外的中国员工放进厂区避难,并急中生智冒着危险取出一面硕大的纳粹旗,因为二战时纳粹德国与日本是协约国,所以纳粹党旗的出现将会使日军停止攻击行动。拉贝让人们都躲在旗帜下面,最终日军飞机离开。潮水般的人群聚集在下面祈求保命,忐忑不安,那面巨大的纳粹旗霎时成了拯救生命的护身符,那一幕躲在旗下的人们和硕大的纳粹旗,非常有视觉冲击力。其所带来的感受十分复杂,但毋庸置疑,生命的存活在那时是最为重要的,不论采取何种手段。

小濑少佐无奈下处决战俘。
小濑少佐处决中国战俘
震撼指数:★★★
小濑少佐是一个影片中虚构的人物。在打响进攻南京的战斗中他捕获了大批中国战俘,这引起了日军指挥官朝香宫鸠彦的强烈不满,虽然他战战兢兢地在其面前提出处决战俘违背国际战争公约,但无奈之下只得完全服从上司的命令。肃杀的夜晚中,上千名战俘背捆双手,跪在地上,逶迤成一条长长的曲线。一辆卡车装载着重机枪徐徐驶入,屠杀就这样开始了,捆绑成线的人群仿佛被推到的多米诺骨牌应声向后倒下,向后倒下……这样的做法让他充满罪恶感,泪流满面显得惶恐不安。虽然少佐是日本侵略者中的一员,但是他所作所为证实他是一个心存正义的人。

良知与责任感使拉贝下决心成立安全区。
拉贝答应出任安全区主席
震撼指数:★★★
在日军即将攻破南京城时,城中留下的外国人主张建立一个中立的国际安全区以接纳大量战争难民。当大家举手表决是否同意设置安全区时,拉贝却投下了反对票。从电影和史实当中我们都能发现,拉贝在战争开始时内心极为矛盾,一方面想早日回国述职远离是非地(其实是中国分公司将被关闭),另一方面心中又对这片生活了27年的土地无法释怀。在众人尤其是杜普蕾女士的极力推荐与信任下,同时也是为了还击对他冷嘲热讽的美国医生威尔逊,一番激烈的思想斗争过后,良知与责任感占据了上风,拉贝同意出任安全区主席,这将使他的人生发生完全改变,同时也拯救了二十万人的生命。

拉贝挑选战俘是对生命抉择的巨大考验和压力。
拉贝挑选二十名战俘
震撼指数:★★★★★
当拉贝的司机在战俘营中被砍头后,愤怒的拉贝指责日军滥杀无辜。当值的日军军官为了抚恤拉贝的损失同意其带走战俘,拉贝提出用20位中国战俘来弥补自己的损失。这样的做法无疑是为了多挽救几条生命。当拉贝走向那一群充满恐惧以及期待的战俘时,空气彷佛都凝结了。站在眼前的都是活生生的人,但自己却只能挑选带走20个人,每一个名额的选择都是艰难的,也足以让心流血。相似的一幕也曾出现在《辛德勒的名单》中,拉贝同样用自己的勇气与智慧尽量多挽救那些已经走投无路的生命们。

拉贝与他的伙伴们誓死捍卫安全区。
最后关头安全区对峙
震撼指数:★★★★
在各国大使政要将返回南京之前,占领南京日军指挥官朝香宫鸠彦亲王试图把安全区完全清除掉,这样就可以抹掉日军在南京所犯下的大部分屠杀罪行。当拉贝与安全区难民们获知此消息后,自发的来到安全区门口与日军对峙。当日军将坦克炮口和枪口对准拉贝等人时,一种难以名状的巨大勇气和正义感油然而生,所有人都以大无畏的气概来阻止日军的行动。千钧一发之际,警报器响起,预示着承载着各国大使和新闻媒体的船只已经抵达南京,日军无奈只好作罢撤退。拉贝以及勇敢的南京市民再一次用尊严与无谓捍卫了自己的城市。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中国海外利益研究网|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 京ICP备12023743号  

GMT+8, 2025-8-1 19:24 , Processed in 0.062500 second(s), 2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