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华网广州4月23日电(陈飞燕)22日是广东省企业家活动日,发展改革委宏观经济研究院副院长、著名经济学家陈东琪受邀来广州参加广东省企业发展高峰论坛,他认为,自去年年底中国实施“积极宽松”政策后,目前经济出现企稳迹象,从公布的种种数据可看出,中国会在今年年底或者明年走出经济低谷。
陈东琪表示,经济危机自今年3月18日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收购3000亿美元美国国债起已经进入第三阶段,经济最困难的时期已经过去。虽然企业效益在短期内可能还不会恢复,但实施宏观调控后消费者预期指数和企业家信心指数等各种先行指标都开始上升,预计三、四季度会有所改善。
最新数据显示,制造业已从减库存恢复到下新订单状态,采购经理指数也止跌回升,连续四个月超过50,这表明企业经营活动量逐渐增加。此外,3月中下旬起我国发电量也开始出现好转,预示着占用电量43%的工业开始复苏。货币信贷率呈现连续5个月的快速增长,汽车市场、房地产市场和股票市场透露出来的信息也表明我国经济出现结构性回暖迹象。
中国经济增长中波调整时间平均为2-3年,而自去年9月经济危机波及到中国后本轮调整已经有7个月,陈东琪表示,中国经济目前已出现回暖迹象,经济复苏可能比预期要快,但总体经济存在波动风险,还有下滑的空间,因此要防范出现再次下滑的危险。
陈东琪认为,我国应该坚持“积极宽松”政策取向,进一步落实一揽子刺激计划措施,在扩大公共设施基础上扩大民间投资,增加消费从而促进经济回升。他说,除了目前已投资的行业外,政府还应该在减免企业税费、提高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标准和农村的基础设施等方面加大投资。
此外,陈东琪说,每次危机后都有新一轮的产业经济发展,我国应该抓住新的技术和产业革命机会创新金融,发展新能源、新材料和新医药,加快调整产业结构。企业应该抓住时机创新管理制度修炼“内功”,提升我国产业和企业的国际竞争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