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155|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2004-9-13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9-4-23 16:08:4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页面功能 【字体:大 中 小】【打印本页】【关闭窗口】

  抽屉里面还保存着一张火车票,2001年8月18日,我记得那个炎热的下午。
  都快一年了。
  其实,我的考研该从我大三的那个暑假说起。
  我决定考研是从那时候开始的。
  大三到大四的那个暑假,决定考研的我,没有回家。
  我本科的学校也是在上海,一所很小的大学,由于毕业分配很好,我们的师哥师姐考研的不多。
  我们班报名考研的蛮多的,暑假我就和我的同学上各种各样的辅导班,大多数是在财大上的恩波开的班。
  2年之前的事了吧,那时候上辅导班的人很多的,年纪也是参差不齐的。
  上课的时候就是在不停的记笔记,礼堂很热,没有空调,中午的时候,在财大食堂吃完饭,就早早的回到礼堂,在几张椅子拼起来睡觉,只是感到累。
  我们学校理财大不是很近,所以每天早上6点多就要出发了,一般课上到下午6点。
  回到自己的学校,食堂已经没东西了,只能在路边摊上吃点东西。
  回到寝室,洗完澡。
  再补补上课的笔记,就已经快12点了。
  所以,睡眠一直不是很好。
  上课的时候老是不知不觉中就睡着了。
  可是,虽然感到很累,我还是坚持下来了。
  那段日子很寂寞,女友也在上海。
  可是一直没时间和她出去玩,
  我知道我的几个同学和她玩的蛮好的,他们都是我的哥们,我很放心。
  马上就开学了,我还是在准备考研。
  2000年9月8日,我去复旦大学,顺便买了一本英语考纲。
  由于我觉得两个人看书会影响效率,于是,我建议和女友分开看书。
  她没有什么反对。
  2000年9月15日,我在教学楼下遇见她,我们一起看书吧?
  很久没在一起看书,我有点不习惯。
  答案是否定的,很坚决。
  我有点惊慌,但是还没失措。
  什么时候开始的?
  她告诉我是在暑假,和我一个最好的哥们。
  于是,我告诉自己,我失恋了。
  再以后,就是消沉。
  由于我们三个人都是一个班的,很多时候,我都翘课,一个人躲在寝室里面。
  即使是去上课,我会坐在第一排,老师点到我的名字的时候,没人回答。
  我不相信这一切都是真的,我无法接受这样的事实。
  学校很小,我躲不开她们。
  考研,书,我还是在看,效率不高。
  2000年10月,开始考虑报考的学校,向我们班主任咨询。
  他建议我考一所在东北的学院,这所学校在专业方面还是不错的,就是地方不是很好,所以考的人不会很多。
  2000年11月,我填报了这所学校。
  失恋的阴影还是在我心头久久挥之不去。
  其间,还上了政治的秋季班,感觉作用还是不大。
  身边的原来报名的人一个个的放弃。
  2000年12月5日,上海高校人才交流会,在同济大学举行。
  这是2000年年度第一个高校人才交流会。
  我参加了,递了n份简历,从招聘人员不屑的目光中我知道我们学校的地位。
  家里来电话,老是问我关于找工作的事,他们最好是两全其美,我却陷入两难的境地。
  再后来,学校里面的事也很多,看书一直没间断。
  但是考研的想法在慢慢的动摇,真的是太累了。
  还是和同班的同学每天坚持看书到12点后回寝室。
  精神和身体都很疲惫,
  接着,周末还是会跑大型的人才交流会。
  可是回复我的单位还是寥寥。
  2000年1月初,离考试还有半个月的时间,上海电力公司面试。
  由于我的不良表现,未通过。
  现在想想,那是我故意的,不喜欢去那种单位。
  官僚味道很重,
  面试了4人,3人签约。
  后来的时间真的很难熬,每天总是睡不着,早上又起不来。
  越来越没信心了,家里老是来电话,问我的情况,我一再敷衍。
  终于考试了。
  由于考的外地学校,我们被安排到化专,就是离上师大蛮近的一个学校考试。
  我和我的几个同学,住在交大复习。
  交大,我的一个高中同学在,也考研。
  给我留下很深刻的影象就是交大的学风,
  一个寝室,4个人看书,一点点声音都没有,很安静。
  这是在我的学校无法想象的。
  或许,这就是差距吧。
  第一天,考的是英语和政治。
  那天,天很阴,而且冷。
  7点多到的学校,考场外面很多人在抱着书在看,背作文。
  第一门英语还不错。
  中午,和同学相互鼓励了一下,找了个教室。
  背政治,居然睡着。
  政治那年考的不难,我提前一个小时,就出了考场。
  自我感觉良好的回到了交大,
  问问其他同学,皆是如此。
  第二天,考数学和一门专业课。
  2001年硕士入学考试,数学是历年来最难的一次,个人认为。
  陈文灯的书也算看了几遍,可是还是没辙。
  大部分的题目都不会做,
  毫无信心的坐在考场里面,大脑一片空白。
  提前交了试卷,离开考场。
  那天,天很冷,地上有薄冰。
  我决定放弃,专业课也不考了,反正我也不会再考那所学校,我想。
  我的同学也有和我一样的,考完数学,受的打击太大,如是说。
  我们就这样结束了我们的第一次考研,
  回到自己的学校,看见还有放假没回去的,在寝室里面打英雄3.接过来就玩。
  晚上,11点多,几个人去操场踢球,最后,倒在地上,抱头痛哭。
  没有人知道,我们的未来会是什么样子。
  我们要面对很多东西。
  好好的睡了一觉,中午醒来的时候,班里其他考研的同学回来了,微笑着。
  我和那几个同学,无语,收拾行李。
  回家以后,对家里面的解释就是自我感觉没戏。
  父母也不多说,嘱咐我好好找个工作,我麻木的答应着。
  大四的最后一个学期,开学就有一家单位和我签了协议。
  搞电机设计的,待遇一般。
  陆续的都有了工作,考研的也都知道了结果。
  我们班考上了2个,一个华北电力,一个是东南大学。
  考研的这件事,正在被我们渐渐淡忘,我们所做的一切就是为了挥霍剩下的时间。
  但是,我们发觉我们什么都留不住。
  2001年7月12日,我们离开了我们诅咒了4年的大学,哪里来的,就回到哪里去。
  在火车站的月台上,到处都是送别的场面,大学生占绝大多数。
  我送走一批批的同学,火车开动的时候,总会莫名的流泪。
  最后,月台上只剩下我一个人。
  我的单位通知我8月上班,那就是说,我还有半个多月可以休息。
  半个月,作一个决定,或许,很难。
  我重新开始看考研的书,外婆家离铁道大学不远,我就去那里自修。
  开始的时候,心还是静不下来。
  在天佑楼里面自修,看不了几个小时,就会跑到4楼的网吧上网。
  还不时的发短消息骚扰我的同学。
  上班的日子马上就到了,我的脑子里面也有了一个想法。
  父母的意思,总是很保守的:
  上班归上班,看书还是看着,报名的时候就开个假证明,偷偷的去考,考上了再辞职。
  这里面有一个违约金的问题,见习期满了以后就是20k的违约金。
  见习期内就几千就可以了。
  上班的第一天,开了一天的会,
  散会以后,我提出了辞职。
  以后,就是父母的质疑,我也很矛盾,单位还是让我慎重考虑。
  最后,我还是离开了那家我上了一天班的单位。
  2001年8月18日,一个炎热的下午,
  我和母亲离开上海外婆家,回到杭州,安心复习。
  到现在我还珍藏着那张车票。
  父母是没报什么希望,他们只不过是再给我一次机会罢了。
  我自己也是没有一点把握,我知道我正在拿自己的前途进行赌博,这是最后的机会。
  在杭州,家边上有一所高校,骑车过去,也就是10来分钟吧。
  在家看书总不能很好的静下心来,所以我选择去学校自修。
  在高校自修,有一个很好的学习氛围,还能认识很多志同道合的朋友。
  小方就是其中的一个。
  他和我是同一届的,浙江人,毕业于郑州的一所高校,专业不是很好,没有找工作,直接就复习考研了。
  在一起踢球的时候认识他的,有时候看书看的实在没劲,就偷偷的在书包里面藏一双球鞋,瞒着家里去踢球。
  我是,小方也是。
  真的很怀念那段日子,我们相互监督,复习的日子很枯燥,但是我们都很充实。
  那个夏天,很快就过去了。
  我辞职的消息,很快就传遍了我的亲友之间。
  大多数人反应都是很不解,他们不会知道什么是理想,包括我的父母。
  大学同学阿斯和小陆接连辞职,他们都是在各自地方的电力局工作,辞职的原因和我一样,为了考研。
  他们也是第2次考研,同样,也没有把握。
  经常我们会打电话联络,每次电话道别的时候,总不会忘记相互加油,现在想想仍会感动的流泪。
  我每天8点起床,去学校自修,中间午饭和晚饭回家一次,其他的时间都坐在教室里面,晚上1点左右睡觉。
  这样的日子,一连就是几个月。
  2001年10月该是选择报考的学校的时候了,我选择同济,原因也很简单,高考的第一志愿就是她。
  报名的那天,瑞安楼里面都是人,记得很清楚的是,拍数码照片的那个点上。
  排队的人整整排了2个楼面,花了将近3个小时,我才拍完了照片。
  我看到很多一年前我的影子,百感交集,非常羡慕他们的生活。
  回到杭州,一个小小的城市,在那里继续我的考研历程,周围都是陌生的面孔,除了看书,我不敢有任何遐想。
  第2次考研的心态就与原来不太一样了,我有一种孤注一掷的感觉。
  觉得放弃考研是一种绝对不能接受的想法,虽然很多次都不断的出现,但每次都被自己否定。
  每天10点班教室都会熄灯,我就换到通宵教室,每次下楼的时候,总会看见在一楼的橱窗里面挂着那幅书法作品。
  只有四个大字,天道酬勤。
  每次都告诉自己,一定要给每个关心我的人一个交待。
  就这样,秋天马上过去了,无法避免的冬天来临了。
  我还是继续我的复习。
  和上海一样,杭州的冬天的天气也是阴冷的。
  教室里面的学生已经不像开学的时候那么多了,熬夜复习的,大多是考研的,或者是复习各类等级考试的。
  当然,还是有一对对借着看书的名义谈恋爱的。
  每次我看到他们,我总会想起我的大学几年。
  挥霍了以后,才会感到后悔。
  小方还是和我一起看书,踢球,分给我烟抽。
  英语就是做那些阅读理解,每天背背单词,感觉时好时坏,好多次做到后面真的要崩溃了,错的非常离谱。
  个人建议,看吴永麟的《阅读理解100篇》,很详细的分析,每段都有译文。
  石春祯的220篇也做完了,感觉偏难,文章很难,问题几乎都能在原文中找到,不符合考研出题精神,不推荐。
  数学,我是看的最多的了。
  陈文灯的书看了3遍以上,发现每一遍都有不同的收获。
  他的那本书还是最经典的,不过太注重解题的技巧,有助于开拓思路,建议不要太死钻他的牛角尖。
  另外还看了李永乐的书,建议和陈文灯的书结合在一起看,会收获多多。
  还值得提醒一点的是,一定要多做题。
  我做了陈文灯的模拟试卷20套,历年试题也非常有用,90年后的试题很有参考价值。

  因为有很多试题都是类似的。
  还有一本叫《经典400题》,也是李永乐编的,里面也是20套卷子。
  个人认为这本书难度极大,但是很值得一做,对思路的多面性有所帮助。
  其他还做了什么黑博士的预测10份左右的卷子,感觉一般。
  不得不提的是田根宝教授,此人在考研界名气不会比陈文灯差到哪里去。
  其以猜题准著称,他的辅导班常常爆满。
  我铁道大学同学告诉我他可能是和出试卷的人有点关系,上不上他的课不是很重要,关键是拿到他最后的预测的2份卷子。
  谢谢我的那位同学帮我搞到的模拟试卷,个人感觉一般,有雷同的题目,和外面的模拟试题比起来还是值得一做的。
  关于政治,我上了恩波的冲刺班。
  复习用书是任汝芬的书,还有《讲义》,感觉一般。
  要说一句的是,千万不要寄托在那些老师身上,最后押到真题的可能性真的是微乎其微。
  关键还是在于自己的理解。
  政治我也没什么好说的,自己也考的不好,刚刚上线。
  专业课的复习,我是很早就开始了。
  先是看教材,一遍左右,找习题练习。
  再以后就是搞到专业试卷,仔细分析。
  12月左右,专业课辅导班开课了,大家可以向各个系招生办公室联系。
  专业课辅导班的重要性我想大家都知道,我也不想多说。
  值得一讲的是,对于一个外校的考生,不熟悉导师的情况,这可以通过上专业课辅导班来解决。
  我原来是旁听过几次专业课,和大2的学弟学妹们一起上课。
  认识了给我们上专业课辅导班的老师,本来是想报他为我的导师的。
  可是后来还是没有成功,这是后话。
  上完课,结合笔记和试卷复习,发现试题的形式和考的知识点都是非常类似。
  多看几遍,心里就有数了。
  原来觉得专业课会很照顾本校的学生,现在看来也不尽然。
  2001年就这样走到了尽头,我面临着挑战。
  2002年1月20日大寒
  告别了小方,彼此祝福了一下。
  我踏上了去上海的火车。
  上面提到过的阿斯,他也是考同济大学。
  我和他在上海火车站再次相遇,一切都是那么自然,半年之前,我把他送上回家乡的火车。
  现在,我们为了共同的理想,又走到了一起。
  那天,是我去接他的,出站的地方远远的看见他。
  他好像没怎么变,还是那个平头,傻傻的。
  拿过他的行李,我们紧紧的拥抱,无须更多的言语,泪水变得很放肆。
  考试是在同济本部,我们住在一个大学同学家里。
  他在一家房屋中介公司上班,现在的房子就是向公司买的,一室户,很小。
  我和阿斯就打地铺。
  那几天,上海一直在下雨,很烦。
  我们跑到复旦自习,因为同学家里实在看不下书。
  这个时候,心情慢慢的安静下来了。
  晚上回去的路上,总是会在复旦的偏门那里买一个肉夹馍。
  我们很满足。
  考试前的最后一天,我和阿斯照例去复旦,转了整个校园,突然发现没有一个教室是开着,是为了第2天考试的缘故。
  那天,雨下的很大,我们颤抖的回到了同学家里。
  2002年1月26日上午的政治考试,填满了试卷,感觉还不错。
  下午英语的听力放弃,看到的作文题目实在是傻了。
  刚写了一句话就不知道该怎么写了,脑子里面又出现放弃的念头。
  迟疑了10来分钟,就按老朱的提纲式作文套,自己也不知道说了点什么。
  回去的路上,我万念俱灰。
  谢谢阿斯的鼓励,让我能够继续考试。
  以后的几天考试就变得异常顺利,每天晚上回来,同学在房间里面看电视,他还要上班,我们只有跑到外面过道里面看书。
  上海的冬天,很冷。
  我们都看的很晚,最后一天居然看到凌晨5点,7点起床。
  出门,打的。
  去年,我是和你坐在一辆的士上,今年也是,不知道明年这个时候会不会还在一起?
  一段沉默。
  终于考完了最后一门课目,坐115回去的途中,手机一直在响。
  都是原来的同学,关切的问我考试的情况。
  感动,哽咽的一一回答。
  接着下来,就是漫长的等待。
  一切还是继续。
  我呆在家里,时常去我自修的那所高校踢球,会遇见很多熟悉的朋友,包括小方。
  他和我一样,有点郁闷。
  每次我们会踢到天完全暗下来才回家。
  在回家的路上,那个高架还在施工,伴着黄色的路灯,我在人群中,迷失自己。
  2002年2月14日,我骑车出去,在西湖边独自哭泣。
  原女友正在准备结婚,我的一个上海的同学打电话告诉我的。
  我拨了她家的电话,没人接,只有电话录音。
  无语,挂断。
  2002年2月17日,母亲下岗。
  做老师的母亲,由于学校的规模缩小,精简人员。
  家里剩下我和母亲,母亲对我考试的结果没有任何看法。
  父亲半开玩笑的让我去上海找工作。
  我每天就蒙着头睡觉,一般都是睡12个小时以上。
  常常半夜起来,在客厅里面,关上所有的灯,面对着四周墙壁发呆。
  2002年3月15日,168声讯电话开通。
  凌晨2点拨通那个电话,知道了分数,其他的还可以,就是政治考的不好。
  54分,很危险。
  在那个时候,考不考的上对我来说已经不重要了。
  有人说:如果说考研是一场戏,那么考上才是最好的结局。
  我不这样认为,考上自然是最好,可是考不上我已经努力过了,不会再后悔了。
  再以后,就是在网上不断的寻找一个叫分数线的东西。
  很多人都在找她。
  我们都很清楚,她还没出现。
  可是,就是控制不了自己。
  各种各样的小道消息,我时而狂喜,时而痛苦。
  每天都在惶惶不安中睡去。
  2002年4月5日清明相继有南京大学,吉林大学公布了分数线。
  我上线了。
  父母很高兴,我面无表情。
  深夜,跑到小区外面的一个小花园,大声的喊了几声,不知道吵醒了邻居了没有,在一个石凳上,泣不成声。
  再后来,就是复试。
  老师很公平,在这一点上,同济大学给我留下了很好的印象,我侥幸拿到了一个公费名额。
  7月初,拿到了入学通知。
  现在有时候还不相信这一切都是真的,时常会梦见自己还在考场里面考试。
  醒来的时候,很是郁闷。
  在杭州,遇见了小方,他也考上了。
  和他的谈话中,得知他现在有点惧怕再踏入我们曾经一起自修的学校。
  他说这会让他回忆起那段痛苦的日子,他看到那些学弟学妹们,真的想告诉他们别再挥霍时间了。
  酒吧里面,灯光很昏暗。
  我看见他的眼中分明带着泪。
  小方和我都不会喝酒,那天,我们都醉了。
  我大学的辞职的同学,阿斯和小陆,也都考上了。
  祝福他们。
  现在想想,自己做的决定真的有点疯狂。
  上了一天班,就和领导说不干了。
  他那时诧异的神情依然留在我脑海里面。
  现在,我的原来很多同学也正在准备考研,或许是受了我的影响的缘故,他们也很辛苦。
  我的现在的女友也是,我常常用我的经历来鼓励他们。
  我知道,每一个考研的人都有一段难忘的经历。
  或许是我天资太差的缘故,要花比别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
  我想我的经历或许能给现在正在准备考研的学弟学妹一些帮助。
  只要选择了考研这条路,就坚决的走下去。
  只要你坚持,没什么做不到的事情。
  很感谢在我复习过程中关心我的人们,这里特别要感谢一个铁道大学的学生,他借给我专业课笔记复印,复试的时候,我也见到了他。
  最后,愿天下的考研人都能成功!


页面功能 【字体:大 中 小】【打印本页】【关闭窗口】
 相关信息
  ·考研中的种种悲伤与快乐 [2006-1-5]
  ·我和老公一起考研 [2006-1-4]
  ·我的北大考研之路 [2005-12-28]
  ·我不再逼着自己去考研究生了 [2005-12-15]
  ·我的人大考研之路 [2005-11-22]
  ·我的复旦之路 [2005-9-19]
  ·激发动力 享受考研 [2005-9-2]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中国海外利益研究网|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 京ICP备12023743号  

GMT+8, 2025-8-14 01:32 , Processed in 0.078125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