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138|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宏观经济政策调整包含的考研政治考点分析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9-4-21 15:58:4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一、材料
  1.政策方向的变化:从“反通胀,防过热”,转向“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

  2.四万亿扩大内需财政政策出台的背景:“出口导向型”发展模式遇阻:
  (1)它以消耗国内资源,导致生态环境恶化为代价;
  (2)西方国家金融危机导致需求下降,使我国出口下滑。
  3.在“调结构”中提出实施一系列促进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措施。
  4.金融危机下很多企业(劳动密集型)陷于困境,但也有不少企业凭借技术,产品优势冲破困局,进一步发展壮大。因此,不少人士指出,经济危机对我国既是“危”,又是“机”。
  二、设问
  1.运用相关哲学原理,分析上述我国宏观经济政策调整的依据。
  2.如何看待危机对我们来说既是“危”,又是“机”的观点。
  三、考点
  马哲部分
  1.主要矛盾和主要矛盾方面在一定条件下转化的原理。
  (1)社会主义的本质和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决定了发展是硬道理,是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主要矛盾,提出全力保增长正是抓住了这一主要矛盾(增长关系就业,就业涉及稳定,稳定才能发展)。(2)从前一段强调“反通胀,防过热”转向“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体现了矛盾主要方面会在一定条件下转化。(3)把“保增长”与“扩内需、调结构”结合起来,体现了事物发展普遍联系的原理,“出口导向型”发展模式,虽在一般时期促进了增长,但以牺牲资源和环境为代价,难以为继,扩大内需性刺激国内需求和消费才能协调的持续发展。
  2.在调整结构中重视发展农业和农村经济,既体现了抓住主要矛盾方面(保增长的基础和重点,是农村经济的稳定发展),又体现认识与发展的关系,体现一切从实际出发的思想路线(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农村经济稳定发展有关全局)。
  3.认为(经济危机对我们既是“危”,又是“机”是正确的,这不仅为许多企业的实践所证明,而且有其合理的哲学基础,矛盾的双方有了能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这个条件就是我们能够面对危机,采取正确的政策,调整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上一页]    [下一页]
·包仁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中国海外利益研究网|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 京ICP备12023743号  

GMT+8, 2025-8-5 14:46 , Processed in 0.468750 second(s), 2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