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110|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2009年考研政治考查重点分析之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一)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9-4-21 15:56:1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考点背景透析」
  当今时代,各国综合国力的竞争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为一种无形的、软实力的竞争。其中,文化的因素已成为各国实力强弱的重要参考标准。西方国家的“文化侵略”、“文化霸权主义”已引起很多国家的警惕,各国均把保护和弘扬本国民族文化作为自己的责任与使命。中国政府也日益重视文化因素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当中和国际竞争当中的特殊意义,并提出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一系列具体措施。
  相关材料一:社会主义文化的内涵和意义
  1.社会主义文化的定义
  社会主义文化即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社会主义的重要特征,是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重要表现。
  在当代中国,发展先进文化,就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就是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植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具有鲜明的时代特点;反映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和政治的基本特征,又对经济和政治的发展起巨大促进作用,是凝聚和激励全国各族人民的重要力量,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社会主义的重要特征,是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重要表现,是凝聚和激励全国各族人民的重要力量,是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主要内容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包括思想道德建设和科学文化建设两个基本方面。思想道德建设要解决的是整个民族的精神支柱和精神动力问题,是文化建设的核心,决定着文化建设的性质和发展方向;教育科学文化建设,要解决的是整个民族的科学文化素质和现代化建设的智力支持问题,是物质文明和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条件。
  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根本任务
  建设社会主义文化的根本任务和目标,是适应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培养一代又一代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
  4.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战略地位
  第一,为经济建设提供精神动力。
  第二,为现代化建设提供智力支持。
  第三,为现代化建设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第四,为现代化建设的正确发展方向提供思想保证。
  5.社会主义文化的实践意义: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结合
  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程中,要把法制建设与道德建设紧密结合起来,把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紧密结合起来。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是相互联系、密不可分的。道德是在一种高尚的理想和信仰的引导和支持下,通过内心信念、传统习惯和社会舆论的作用,主要促使人们自律,自觉地去遵守宪法和法律,履行公民对国家对社会应尽的职责和义务。法治则是以国家强制力来约束和规范人们的行为,法律常常是道德的底线。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二者相辅相成,互为依托。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中国海外利益研究网|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 京ICP备12023743号  

GMT+8, 2025-7-25 09:38 , Processed in 0.093750 second(s), 2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