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105|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考研网校复习专区答疑精华之马克思主义哲学部分(一)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9-4-21 15:38:1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编者按:为了帮助广大考生在2007年考研冲刺复习阶段有效地提高学习成绩,考研网校答疑专家精心从网校答疑中心(注:考研网校答疑中心为考研网校学员享受的24小时在线答疑服务。)里选出的各科答疑精华帖,供考生免费阅读。希望我们提供的内容能够给大家的学习带来帮助。该内容为连载信息,每周更新一次,请大家随时关注考研教育网首页《考研网校复习专区》。同时,欢迎考生登录考研论坛交流学习经验及复习资料!

  1.主观辩证法与客观辩证法的关系是:( )
  A.反映与被反映的关系  B.唯心主义与唯物主义的关系
  C.抽象与具体的关系   D.唯心辩证法与唯物辩证法的关系
  标准答案为A,但为什么不选D?
  解答:
  首先,从哲学史上考察,辩证法经历了三种形态,即古代朴素辩证法,黑格尔的唯心主义辩证法,马克思的唯物主义辩证法三个阶段。唯物辩证法包括客观辩证法和主观辩证法,二者的辩证统一是以人的实践活动为基础和中介的。
  主观辩证法是以概念、判断、推理和理论体系诸形式表现出来的思维发展的辩证法。主观辩证法是有其主观的形式,但是我们不能以此来断定承认主观辩证法就是主张唯心主义。这是因为主观辩证法是客观辩证法的反映。作为主观辩证法基础概念本身有其客观的内容,是对客观世界现象、关系、过程的一种抽象。它本身是人们实践所达到的广度和深度的反映。请您理解上面的知识点,然后再看题目就会很清晰了。祝愿您学习愉快!
  2.毛**在《矛盾论》中提出“矛盾问题的精髓”,是指( )
  A.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   B.矛盾同一性和斗争性的关系
  C.主要矛盾和非主要矛盾的关系  D.矛盾主要方面和矛盾非主要方面的关系
  该题目选A,但是如何理解B呢?请老师解答。
  解答:
  (1)矛盾是指事物内部两方面之间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同一性和斗争性是矛盾的两种基本属性。矛盾的同一性是指矛盾双方相互依存、相互吸引、相互贯通的性质,它包括两个方面的含义:1)矛盾双方互为存在的前提,双方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2)矛盾双方相互渗透并在一定的条件下向自己的对立面转化的趋势。矛盾的斗争性是指矛盾双方相互排斥、相互对立、相互否定的性质和相互分离的趋势。
  (2)矛盾的同一性和矛盾的斗争性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结。两者的区别表现在:矛盾的同一性是有条件的、相对的;矛盾的斗争性是无条件的、绝对的。两者的相互联结表现在:一方面,没有斗争性就没有同一性,同一性中有斗争性。同一性以差别和对立为前提,是包含差别和对立的同一,是具体的同一,因此,没有脱离斗争性的同一性;另一方面,没有同一性也没有斗争性,斗争性中有同性。差别和对立总是和统一相连接,没有矛盾的相互联系,斗争也就不可能发生,因此,没有脱离同一性的斗争性。矛盾既具有同一性又具有斗争性,失去其中任何一种属性,就不成为其矛盾。有条件的、相对的同一性和无条件的、绝对的斗争性相结合,构成一切事物的矛盾运动。矛盾的同一性的相对性与斗争性的绝对性的关系,与事物静止的相对性与运动的绝对性的原理是相一致的。
  (3)既然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互相联结,任何矛盾都是由同一性和斗争性两个方面构成的,因此,我们在认识活动和实践过程中要把两者结合起来,学会在对立中把握同一,在同一中把握对立,克服只见同一不见对立或只见对立不见同一的形而上学观点。
  3.学习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可以使人:( )
  A.掌握全部关于人类社会发展历史的知识
  B.提高道德素养和精神境界
  C.正确认识自然现象
  D.妥善处理工作中的一切事情
  该题目选B,为什么不选C呢?
  解答:这是一个新增考点: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在人们正确认识社会现象,提高道德素养和精神境界中的作用。学习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可以使人们在生活中提高道德素养和精神境界,但不可能正确认识自然现象和妥善处理工作中的一切事件,只能是在一定程度上对自身的素质和精神修养提高。
  相关辅导:肖秀荣2007形势与政策、考前点题及四套预测题网上辅导
·考研教育网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中国海外利益研究网|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 京ICP备12023743号  

GMT+8, 2025-7-19 05:26 , Processed in 0.140625 second(s), 2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