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世界宗教与国际政治教学大纲
2004-2005年度第二学期
国际关系学院2002级本科
授课教师:钱雪梅,A-319
Tel: 62751947(O)
Email: qianxuemei@pku.edu.cn
一、教学内容
第一讲:概述:宗教及其起源(2月23、25日)
第二讲:犹太教概况(3月2日)
第三讲:基督教概况(3月9日)
第四讲:伊斯兰教概况(3月11日)
第五讲:印度教概况(3月16日)
第六讲:佛教概况(3月23日)
第七讲:新兴宗教与邪教(3月25日、30日)4月6日讨论
第八讲:宗教与文化(4月8日)4月13日讨论
第九讲:宗教与民族国家(4月20日)4月22日讨论
第十讲:宗教与经济发展(4月27、5月11日)5月18日讨论
第十一讲:宗教与政治发展(5月20、25日、6月1日)6月3日讨论
6月8日 答疑,13日停课考试
二、教学方式
本课采取课堂教学与讨论相结合的方式,要求同学们积极参与。讨论分论题小组,要求撰写发言提纲,与讨论发言情况一起记入平时成绩,占期末总成绩的20%。
三、主要参考书目
陈麟书、陈霞主编:《宗教学原理》,宗教文化出版社,1999年。
吕大吉著:《宗教学通论新编》,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
宗教研究中心编:《世界宗教总览》,东方出版社,1993年。
黄陵渝著:《犹太教学》,当代世界出版社,2000年。
段琦、陈东风、文庸著:《基督教学》,当代世界出版社,2000年。
王俊荣、冯今源著:《伊斯兰教学》,当代世界出版社,2000年。
李富华等著:《佛教学》,当代世界出版社,2000年。
朱明忠、尚会鹏著:《印度教:宗教与社会》,世界知识出版社,2003年。
戴康生主编:《当代新兴宗教》,北京:东方出版社,1999年。
塞缪尔·亨廷顿:《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新华出版社,1998年。
罗纳德·L. 约翰斯通:《社会中的宗教》,四川人民出版社,1991年。
彼得·贝格尔:《神圣的帷幕:宗教社会学理论之要素》,上海人民出版社,1992。
来源: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