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106|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中国粮食库存清查摸底展开 规模历史罕见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9-4-15 13:16:2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中国靠自己养活13亿人,所以在任何情况下,粮食供应和安全都是头等大事。



”他说。
  从4月1日开始,包括侯占盈在内的全国10万名工作人员将耗时3个月,清仓查库,摸清中国粮食库存家底,“以全面准确掌握粮食库存的真实状况,更好地落实宏观调控任务。”清查规模历史罕见。
  截至10日,作为清查的第一阶段,县级自查已经结束。之后将是市级普查、省级重点复查和国家随机抽查等。6月底清查工作完成,并向国务院呈交总结报告。
  这是侯占盈自2001年以来第二次参与全国性的粮食库存清查。
  “这次清查的规模大,查得更加彻底。除了老百姓家里的存粮外,其他粮食基本上都要查到、查清。”他说。
  侯占盈最重要的工作之一就是防止市级普查阶段的造假。这次清查在人员配备上采取本地回避、打乱交叉混编等措施,以避免弄虚作假。
  为确保粮食安全,中国政府于1990年建立粮食专项储备制度。政府对粮食储备进行严格控制,大部分粮食储备由国有粮食企业保存。储备粮主要包括中央储备粮、地方储备粮、国家临时储备粮和国有企业的商品粮。
  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确立的衡量指标,要保证一个国家的粮食安全,其存储与消费之间的比率不低于17%-18%,储备粮可以满足超过70天的需求。
  尽管公开数据和官方表态都传达出中国粮食库存处于较高水平的讯息,但仍有政府官员和专家认为一些粮食企业上报的库存数据并非完全可靠。关于一些粮库弄虚作假以骗取粮食保管费和陈化粮补贴费的报道也不时见诸报端。
  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副院长郑风田认为,清查的背后反映决策层对粮食库存量“非常忧心”。“中国粮食库存究竟多少,官方和民间的描述差别很大,”他说。
  他指出,金融危机考验宏观调控的准确性和有效性,这次清查表明,决策层不对报上来的粮库数字轻易“买账”,而更加要求以准确真实的数字作为决策的依据。
  此次大清查的另一个背景是,去冬今春北方小麦区遭受大旱,在这一形势下,弄清粮食库存是否充足对中国政府的决策至关重要。
  “中国的粮库里到底有多少粮?这关系到中国的粮食安全、社会稳定,乃至全球的粮食市场波动,”郑风田说,“尤其在金融危机的阴影下,这一问题更加重要。”
  由于中国要用世界7%的耕地面积养活占世界约20%的人口,中国官员和学者一直主张粮食要“基本自足”。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表示,中国粮食自给率要稳定在95%以上。

  专家估计,中国13亿多人口每年需要消费粮食约5亿吨,也就是每个人每年380公斤左右。去年中国粮食总产量达5.285亿吨,粮食连续5年增产。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中国海外利益研究网|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 京ICP备12023743号  

GMT+8, 2025-7-28 06:44 , Processed in 0.093750 second(s), 2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