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10|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我国沿海防护林基干林带初步实现合拢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9-4-13 13:08:3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记者10日从在三亚召开的全国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现场经验交流会上获悉,我国沿海防护林基干林带初步实现合拢,森林资源显著增加,沿海防护林体系框架基本形成。

    据介绍,我国大陆海岸线长达18340公里,岛屿海岸线长11159公里。沿海地区台风暴雨、洪涝干旱、风沙海雾等自然灾害频繁发生,严重威胁着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1991年我国开始实施全国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2007年12月国务院又批复了《全国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规划(2006-2015年)》。

    截至2008年底,沿海地区累计完成造林420万公顷,新建、加宽加厚和更新基干林带9384公里,新增农田林网控制面积近68万公顷,控制率达81%,村屯绿化率达35%。今后要以保护现有森林资源为基础,以海岸基干林带和防风消浪林带建设为重点,努力构建层次多样、结构稳定、功能完善的沿海防护林体系。力争到2015年,沿海地区森林覆盖率达到37.3%,基干林带达标率92.3%,红树林恢复率95.1%,农田林网控制率85%,村屯绿化率90%。


    同时,要加快建立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制度,逐步提高补偿标准。对基干林带划定为国家公益林的,尽快争取将其纳入国家和地方生态补偿范围。积极探索由沿海防护林受益主体直接进行补偿的新机制,制定优惠政策,建立有效的利益激励机制,鼓励和引导各种社会主体参与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继续推进林权改革,积极探索土地置换、赎买和合作补偿及资本化运作等新机制。

    全国绿化委员会副主任、国家林业局局长贾治邦强调,我国沿海防护林建设要实现由一般性生态防护功能,向以应对海啸和风暴潮等突发性生态灾难为重点的综合防护功能扩展转变,由单一结构的防护林带建设向由消浪林带、海岸基干林带和纵深防护林网三个层次构成的复合结构转变,由以海岸基干林带建设为主向与滩涂红树林、城镇乡村防护林网、荒山绿化和城市绿化美化结合转变,在沿海地区建成布局合理、结构优化、功能完备的绿色生态屏障。 (责任编辑:陈磊)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中国海外利益研究网|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 京ICP备12023743号  

GMT+8, 2025-8-8 03:05 , Processed in 0.109375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