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28|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打工妹:和无性的老公离婚真难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9-4-13 10:46:2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这是一位网名叫“无助”的打工妹的诉说:
此时我的心情很糟,主要是被亲情、婚姻折腾得不知何去何从。一直以来,为了逃避这死亡的婚姻,我曾隐姓埋名过着吃尽人间苦,受尽众人白眼的打工生活。到如今,落得个众叛亲离,不仁不义、不孝之女的“美称”。
  我善良、温柔,不知不觉中却伤害了身边那么多人。其实我本性并不坏,被人唾骂缘于我宁死也不愿接受一个自己不爱的男人罢了,可现实生活对我却那样残酷、苦涩。
  1987年,我出生在湖北省红安县的一个小山村里。父母膝下无儿,多半家务由可怜的母亲承包,因父亲多病常年服药,日子过得十分清贫。
  姐刚出嫁,就有人给我提亲。相亲那天,父亲让我独自去看一下。当年我18岁,不“无助”得男女感情是怎么一回事,只听媒人说:“招了上门女婿后,不愁没人做家务,你父母也用不着那么辛苦。”他长我5岁,小学文化,个子与我一般高,身体单薄,却偏偏我看中了。 
  出来打工以后,涉世深了,我开始反思这门亲事,却发现与他并不合适。我属于那种活泼型的,他性格极为内向,不善言辞,不喜与人交往,和熟人一起也是如此。我多次以两人志趣不投,缺少共识劝他分手,以免日后造成伤害。他不同意,我父母也不同意。在农村,退婚是很丢脸的事,再说彩礼钱七算八算未必退得起。无奈,事情一直拖下去。
  2007年10月,我与他在吵闹中结婚了。毕竟缺乏感情,两人关系相处得很紧张。我并不爱他,不仅婚后我还保持着处女身,而且还总与他大打三六九,小吵天天有,房门都被我砸得稀巴烂。怕惹父母生气,我又出逃在外打工混日子。我明白他是那种不通情理的人,永远不会同我离婚。我讨厌他、冷漠他,想用时间冲淡一切。
  不甘心被社会很快淘汰,我为增长知识给自己“充电”,半工半读学电脑。他又几次出来找我,无奈,我溜之大吉,逃到东莞某电子厂。去年4月至9月份有半年时间了,虽眼不见,但心却好烦,我强烈地思念可怜的父母。我愧疚:对不住他们,生我养我的父母亲;同时也对不起他。说实话,他——没什么坏习惯,很勤劳、善良,但懦弱,使我不愿亲近。其实他人真的很好,对我和父母都那么好。我承认,这点我喜欢,但感情的事与这些是两码事,不能去报恩。这些年对我的冷漠,他是视而不见,仍一往情深,但看在我眼里就成了自作多情了或一厢情愿。
  父亲的病情很严重。我非常痛心也很矛盾,狠下心不回。当姐哭着告诉我,父亲是呼唤着我的名字,把对我深深的思念带到另一个世界去的,我再也忍不住,大声哭起来……
  他还是找到东莞来了。跟他回家,见到哭得死去活来,多日不进米食憔悴的母亲时,我是多么多么的心痛啊!伯父、叔父一帮人逼我要与他好好过日子。看他一副神气相,我冷冷回敬:“死也不会答应。”立时,我的嘴被母亲几巴掌打得鲜血直流。伯父说:“最好死远点,别让我刚埋了你父亲再埋你。”我冲出家门,如果姐晚来一步,我就跳下了悬崖。
  怕出人命,伯父他们只好说算了,过不下去就离了吧。伯父要我拿出10000元,作他以后的彩礼,另外再给6000元帮还债务,这样才肯放我走人。
  走山路,鞋子跑破了一双,脚起了血泡,钱却一分借不到。干脆又逃掉,出来打工。
  名存实亡的婚姻,使我全家不安宁,使我变得没心没肺。你知道吗?我失去了所有亲人,眼睁睁再看母亲受罪,却不敢回家。我孤独,我无助,在异乡更多感受到的是迷惘……                                                                        
   
  一个年轻的女孩,困厄在一桩快要让生命窒息的婚姻之中。从字里行间,就能听到她流着泪水发出的绝望的呼喊……她没有得到自己真正想要的爱情。她结婚,是有报恩的思想,但为了报恩就去牺牲自己的爱情,这多少让人感觉有些残酷。
  但是,不管怎么说,毕竟这份婚姻还是“无助”自己作出的选择。而且,男方并不是那种吃喝嫖赌的人。按这位“无助”姑娘的说法,那男的没什么坏习惯,很勤劳、善良,而且也爱她。“无助”可以认真,但不能任性。既然已作出了选择,就要认真地去对待。不知“无助”有没有去想过,你是否主动地为对方付出过什么?感情可以慢慢培养的,太任性了有时候恰恰伤害的是自己。男的待她不错,并不是一定要你去凑合着过日子,最起码你要去作一些努力,看能否寻找一种默契,来维护婚姻的稳定。我觉得,她应该试着主动地去了解对方,理解并关心他。不要动不动就单方面地去指责别人,有时不妨也想想自己哪里做得不好。
  当然,爱情是不能勉强的。虽然在岳父岳母眼里,他是一个好女婿,但在妻子的眼里,他却称不上是一个好丈夫。尽管他很爱“无助”,也为“无助”的家里分担了很多,但两人的差距太大了。你看,“无助”是那么活泼,而他却懦弱木讷。设身处地地想想,截然不同的两类人,硬凑合在一起,当然是活受罪了。
  我们没有任何责怪“无助”的理由,她18岁选择订婚,也是作出了牺牲来分担家中的不幸的。一个18岁的农村女孩子还没有给自己做主的可能。她追求自己爱情的权利是不应该被剥夺的,她逃避也并没有什么错。爱情是女孩子的第一天性,谁都向往一种脱俗的爱情,都希望轰轰烈烈,而不是勉勉强强,凑凑合合……

  但逃避终归不是解决问题的办法。也不可能逃避得了,无论她走多远,总有一根绳子拴着她,把她拉回来。离乡难离土,外面的世界只能是人生的一个驿站,你无论逗留多久,最终还是要回到故乡的。城里的水泥地是扎不下根的。所以,“无助”应该回到家里,去改变自己,面对现实。
  说到底,“无助”渴望得到的是一份真爱,所以她对现在的婚姻不满意。那么,我们对爱情和婚姻的理解,究竟包含了一些什么?爱情可能仅仅是去品尝甘甜,进入婚姻就要分享艰难。不能因为爱的名义,就忽略了对父母对家人的责任,那样有些自私。  
  总之,“无助”的无助,其实是典型的乡土社会以“家庭幸福”为本位与现代文明以“个人幸福”为轴心的价值冲突。即使“无助”不出外打工,她也会有自己感性的幸福追求,何况“无助”在外打工多年,以“个人感性幸福”为轴心的城市文明早已在她的心灵上留下了深深的印记。但以家族的荣辱兴衰为基本前提的乡土社会中,感性的“我”常常被理性的“家”所淹没。在这个封闭的价值体系中,“家”的利益诉求是至高无上无与伦比的。家有家规,一旦个人行为游离于“家”的理性与“家”的利益之外,那么,依附于乡土熟人社会的诸如流言、毁誉、有意疏远、指桑骂槐、扫地出门之类的手段就会狠狠地惩罚越轨者。所以,“无助”在受到伤害后会离家出走以求在“陌生人社会”中缓解心灵的张力。
  “无助”最大的困惑并非来自于此,如果“无助”完全抛弃传统的“家”的情结,她会选择让爱做主。但是,选择自由的价值指针一旦遭遇责任与亲情的心灵叩问,便会显得那么脆弱。从“无助”的心灵独白可以看出,她的性格属于里斯曼所说的“内在导向型”,这类性格的人有个共性:一旦为了顾及内心的冲动冲破传统的束缚时,就会产生强烈的罪恶感。在这种罪恶感的平台上,家庭温情与权威的夹击、爱与恨的交错、“家”与“我”的困扰、亲情与爱情的对峙、生存与死亡的选择,失范后的价值混乱就不断地折磨着“无助”。
  如何走出痛苦和迷惘呢?“无助”必须明白一个道理,任何选择都必须付出代价,代价意味失去,也孕育希望,优柔寡断是自己最大的敌人。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中国海外利益研究网|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 京ICP备12023743号  

GMT+8, 2025-8-7 06:56 , Processed in 0.109375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