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红旗锐评】又见“奇文”——小兵杂谈《别再叫板——黄种文明已衰落》
----------------------------------------------------------------
看了网友铜都泠泠生(以下称“铜网友”)的帖子《别再叫板——黄种文明已衰落》,小兵总觉得有些什么地方不对劲。于是Down下来研读了一番,自己也逐渐归纳出些许想法,现在我就把自己的意见总结出来,供大家评阅。
1、关于那个“白种人是否起源于欧洲”的问题,guderian网友已经提及,小兵这里就不再重复了。但我想问铜网友一句:您是否知道中东的几个主体民族如阿拉伯人、波斯人,以及南亚的大多数印度人,也都属于白种人呢?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讲,所谓“黄种文明与白种文明”发生激烈冲突并一决高下的,并非只有元朝(实际上这种说法也不够严密,因为元世祖忽必烈所建立的元朝,并未占有欧洲的一寸土地。那些横跨欧亚的藩属汗国严格来讲同元朝是两回事)——至少匈奴的阿提拉大军横扫欧陆,以及唐朝与阿拉伯大食帝国逐鹿中亚,就都比蒙古军西征要早得多。
铜网友所讲的“黄种文明和白种文明”,具体意思我是明白的。但小兵搞不懂的却是——文明为何要用种族和肤色来划分呢?中华文明源远流长,海纳百川。其中所融汇的各种元素,又岂是单纯用肤色这样狭隘的概念所能涵盖的呢?如果照铜网友的说法,那是不是也属于白种人的维吾尔族的文化,就不能被算作中华民族文明的一部分呢?这样的肤色论、血统论,小兵在网络上见得多了。铜网友将“文明”等同于“民族构成”,还故意与种族相混淆。把文明歪曲的解释成肤色、种族等,【这实际上是在用“生物学内容”冲淡乃至取代文明的“社会内容”】,是奉行“西方中心论”的欧美史学家用作混淆视听的惯常手法。也许铜网友本心并非如此,但令小兵十分遗憾的是:您的看法确实暗合了近代以来资产阶级的所谓“民族优劣论”。小兵不能说铜网友不深谙中国历史,因为从您的字里行间,我已隐约看到了古代统治者“华贵夷贱”思想的现代翻版……
此外,东西方近现代的历史沉浮,本是双方互为内外因而共同作用的结果,这却与人种何干!?诚然,西方国家在建立资本主义制度后,创造出了令革命导师马克思都为之赞叹的惊人生产力。虽然已落后良久,但觉醒的东方却没有因此停下追赶的步伐——且不说日本,单讲亚洲四小龙、四小虎和改革开放后中国大陆的经济建设奇迹,便足以使一切“东方衰落论”被戳穿。可能有人会说,这些东方国家的经济腾飞,乃是由于其采用了西方的技术、资金和管理手段才得以实现的呀,这不正说明了东方文明已“迷失了方向”么?然而事实果真如此吗?之所以在东亚会形成独具一格的“高速赶超型经济体制”,东方特有的文化因素在其间可谓作用非凡——我们看到,无论是建立强势政府来全力推进经济起飞,还是提倡对企业忠诚和上下同心的集体主义工作伦理,亦或是对农耕民族传统的刻苦耐劳精神进一步发扬光大……这一切的一切,无不打着深深的东方文化的烙印。关于这些,就连西方学者都保持了关注,而我们又何必妄自菲薄呢?
至于说那个鼓吹“西方中心论”的英国历史学家汤因比,此人已作古30多年。他的名著《历史研究》完成于上世纪60年代(整个酝酿、写作和出版跨度长达40年),距今已有差不多半个世纪,而这样的作品又怎么可能够准确反映战后,尤其是冷战结束以来所发生的种种历史巨变呢?对于自己书中过于偏颇的文明衰落论,汤因比盗了晚年也承认了这个错误,指出仅用一个西欧模式并不能说明一切问题,还应再加一个中国模式或犹太模式,并对中国的未来寄予了很大的希望。
2、铜网友说“如果日本先美后中,历史将会重新改写”。然而问题果真这么简单吗?事实上,就算美国在亚洲和太平洋的军事基地在短期内全部被日本摧毁或占领,但凭借着美国本土的强大经济和科技实力,它照样能够反击得手。换言之,日本的最终失败仅仅是个时间问题——如果说仅仅因为战争初期遭受局部的挫败,就有人认为美国会很快同日本媾和甚至投降,岂非笑话一般?小兵曾看到过一篇评论珍珠港事件的文章,那上面说啥子“假如日军将珍珠港内的油库和船厂摧毁,就有可能改写太平洋战争的历史”——哈哈哈,在小兵看来,这种哗众取宠的说法完全是在舍本逐末,片面思维。难道真的会有人相信,美国的巨大战争潜力就存在于那几个太平洋的孤岛上吗?当然不是!日酋冈村宁次1921年曾受陆军省指派赴欧美考察,当冈村一行人来到美国芝加哥后,看到这座城市里的百货公司竟然比日本最著名的三越商业大楼还大好几倍,商品之丰富更是日本所无法比拟,于是无不深感美国国力的强盛。而这种由国力差距所带来的感官上的强烈冲击,也一度令访美的山本五十六极度震撼、惊呼不已。
实际上,日本的战争准备在相当长一段时期内,主要是针对中国和苏联来进行的。比如组建和壮大关东军、夺取中国东北后进行超经济掠夺并大量移民、在东北的中苏边境线修筑大量永备工事等等。日本之所以这样筹划,归根到底还是因为其自感实力不足,唯有避免同美国过早卷入战争才是上策。日本选择中国作为自己的首要侵略目标,正表现了其“柿子拣软的捏”的卑劣心理。更何况,若没有从中国掠夺的大量战略物资做后盾,日军又何以敢发动一场针对美国的大规模战争呢?虽然日本的侵华战争给中华民族带来了深重灾难,但我们不可否认这就是历史的必然。至于有人还想着将战争首先转嫁给美国,小兵唯能报以苦笑而已。
3、铜网友提出“希腊衰弱后……这个时期,只有中国在世界前列领跑”,然而事实果真如此吗?与秦帝国和汉王朝同时期的西方,古罗马的辉煌难道也是可以被轻易抹杀掉的吗?而且,假如一个焚书坑儒摧残文化的朝代也可以被称作“高举文明火炬”的话,那后世大兴文字狱的满清皇朝,岂不更应被捧上天了?
至于说那个“煌煌大宋”,尽自建有当时首屈一指的繁华都市,掌握了那个时代独步全球的先进科技,文化不可谓不昌盛,经济也不可谓不富庶……但这一切往昔的荣耀,又能给我们这些后人带来多少值得回味与骄傲的东西呢?太少,太少了……宋朝的GDP再高,也没能称雄世界,甚至连汉唐时期的旧版图都收复不了,中国古人发明的火药技术没能催生出一个全新的时代,反倒在遥远的西方激荡起无尽的回响;宋人的航海与造船技术的确很高,但却没能锻造出哪怕一个哥伦布式的人物,反倒是指南针传到西方不久,便掀开了航海地理大发现的序幕;宋代重文偃武,由此应运而生的程朱理学后来竟成了禁锢中国人头脑达千年之久的思想枷锁,虽然西方人不同意活字印刷为中国人首创的说法,然而我们自己却不得不面对这样一个令人困窘的现实:毕升之后,活字印刷术竟然再也未能在中华大地上得到推广应用,至于技术升级改造就更休提了……
4、铜网友从文化关联层面来考量日本“脱亚入欧论”之谬误,小兵以为不妥。实际上,日本的问题就和过去的英国一样,作为岛国,它们总是试图保持自身行动的独立性,而不愿过多受到近邻大陆国家的操控或牵连——为此英国在欧陆搞了几百年的“均势政策”,自己则美其名曰“光荣孤立”;明治维新后的日本因不愿与落后的亚洲各国为伍,并打算效仿西方列强来欺压自己的大陆近邻,于是乎才抬出了所谓的“脱亚入欧论”。
但为什么说日本“脱亚入欧”不可能实现呢?其根本原因并非在于文化层面。像新加坡这样的国家西化也很严重,但他们并没有提出脱亚入欧论,何也?这乃是因为战略区位在发挥深层次的作用。无论日本也好新加坡也罢,它们与东亚陆地在地理上的毗邻,决定了它们自身的发展根本不可能脱离周边的大陆国家,哪怕其社会制度、思维模式乃至生活方式完全西化也没有用。英国也是如此,二战后日益衰落的大英帝国虽刻意保持与欧陆国家的距离,但形势比人强,地理上的接近迫使英国到头来还得加入欧洲一体化进程。总而言之一句话:“日本之所以不可能真正脱离亚洲,并非因其西化程度不够深,而在于它距离东亚大陆太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