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现在国关真是越来越雷人了,什么样的奇谈怪论都出来了。以前哈印度的不少,现在连印度的贫民窟都变成了一大资本可以用来鄙视中国了。很长时间不来国关了,进来就看到这帖子,现在我也对“被误读的印度贫民窟,其实质是迁徙自由”这个帖子来说几句。
实际上,任何一个国家都有贫民窟,最贫困的黑非洲有,最繁华的美国也有,所谓的“民主典范”印度有,中国一样有。就亚洲范围来说,任何一个国家也不敢说自己没有贫民窟,即使是最发达的日本、韩国、中国的台湾、香港地区。
同样,对于任何一个国家或地区来说,贫民窟都不是一个光荣的事。因为贫民窟的存在一般跟两个血淋淋的字联系在一起——“失业”,而贫民窟的大范围存在往往又和城市人口的高失业率联系在一起。
具体到印度来说,大范围城市贫民窟的形成,表面上和人口的“民主自由迁移”有关。但是就经济学来看,背后却反应了印度的三个问题:第一,经济模式的发展畸形;第二,农民失去土地后的被迫强行城市化;第三,以上两点和高人口密度造成的城市人口高失业率以及赤贫。
首先来说第一点,印度经济的发展畸形。
1,域经济发展的畸形,印度经济的发展过度依靠孟买、新德里等少数大城市;而其他地区和少数的大城市比起来差距过大。就中国来比较,同样存在区域发展不均衡的状况,但是和印度比较起来真可以说是小巫见大巫了。中国的经济虽然以北京上海最发达,但是这两个城市的经济总量仍然无法与山东、江苏、浙江、广东等省份相比。并且中国存在大量上规模的二线城市分散在全国,比如苏州、青岛、武汉等等,缓解了区域经济不均衡的压力。目前中国的区域经济不均衡主要矛盾集中在西部和东部的不均衡,而不是全国和个别城市的不均衡。但是即使这样已经让人怨声载道了,印度的情况可想而知。
2,城乡发展的畸形,印度城乡居民的差距过大,在全世界范围内都是罕见的。先看农村,历史遗留以及印度的土地制度造成印度土地问题的现状,及印度农村大部分土地都集中在少数农场主的手中,说得好听了是农场主,说得难听了就是地主剥削阶级。对于印度农民来说,种地可不是一件好差事,因为大部分农民都没有土地甚至宅基地。那么即使你在农村种田,你也要租农场主的房子住,还要因为使用耕地向农场主交地租。而印度少数的城市“精英”生活,和农民的生活比一个天上一个地下。可以说城乡发展的差距在全世界是普遍存在的,但是城市居民和农民生活质量的巨大差异,印度在全世界是数得上的。就中国来说,中国的城市居民并不代表是经营,因为中国有很多二线三线城市,这里有大量普通工人过着平凡的生活;而中国农村的农民自己有耕地有宅基地,有些人还可以出去打工。即使这样,中国农民和二线城市普通老百姓的生活差距也很打,印度城乡差距有多大自己看吧。
3,经济结构发展的畸形。经济结构中第三产业的发达程度往往标志着一个经济体的发达程度,但是这一点并不适用与印度。因为发达的经济体,都是有自己的一个历史发展过程的,先是第一产业为重,然后是第二产业,最终形成第三产业比重最大的局面。而印度属于拔苗助长的过程,直接跨过了必要的阶段,在孱弱的第二产业上发展第三产业。这样的畸形发展必然会引起就业岗位不足的问题,这个后面会详细说。
第二,印度大范围的城市贫民窟的存在反应了印度不符合经济规律的强行城市化进程。城市化的进程,应该是随着经济体的发展,第二、第三产业能够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后,吸引更多的农村人口进入城市的一个过程。健康的城市化进城,应该保证城市化人口中一定比例人口的就业问题。也就是说,二三产业就业岗位吸引农村人口。而印度的城市化并非是就业岗位吸引农村人口,而是农村恶劣的生存环境驱逐人口。大量农村人口迁徙至城市是漫无目的的,根本无法完成就业。美国、欧洲以及亚洲的日本、韩国、东南亚、中国大陆、台湾、香港都存在贫民窟。但是往往是城市历史遗留问题。只有印度不是,印度的贫民窟是不断新鲜出现的,伴随的就是不断被从土地上驱逐出来的农民。
最后我们来看看印度贫民窟形成的历史原貌吧:这些贫民窟的居民在经过“民主迁移”之前,他们是农村的农民,看看他们怎么一步步成为了“幸福”的贫民窟居民的。
第一步,随着农村资源进一步向农场中手中集中,农民在农村失去了耕地和宅基地,造成生活举步维艰。
第二步,由于印度城乡发展的巨大鸿沟,以及区域发展的巨大鸿沟。促使这些赤贫的农民产生了出去碰碰运气的念头。既然在农村已经一无所有了,为什么不去大城市呢,反正也不会吃亏,顶多还是一无所有。
第三步,赤贫的农民“自由迁徙”到城市,发现自己仍然无法生活:印度的经济结构造成了只能为少数精英提供就业岗位,而对于没有收到良好教育的农民,你叫他们干什么呢?去写软件吗?去用英文接电话做外包服务吗?还是去搞生物科技?由于产业发展的畸形,印度的第二产业无法为大量进城农民提供足够的就业岗位,这些人就成了新一代的城市失业人口——城市新贫民。他们还能做的还有什么?占块巴掌大的地方在这里赖活10年占了这块地,然后剥削新来的农村移民?想尽一切办法填饱肚子?
我只想说,印度是一个有着十亿人口以上的超级人口大国。这些人口需要的是什么?生产资料或者是劳动岗位。但是现在印度的现实是什么?第一产业,耕地高度集中在少数农场主手中;第二产业,孱弱到可笑的地步,无法提供足够的就业岗位;第三产业,那是给极少数精英提供的梦想舞台,些软件搞生物科技打电话跟欧美客户沟通你一个农民工干得来吗?
大量赤贫人口一得不到耕地,二得不到就业机会已无所有。他们在农村就是贫农,现在给你一个自由迁徙的机会,你迁徙到城市,就是光荣而幸福的贫民窟居民了。我不知道这有什么好骄傲的,甚至有人拿这点来笑话中国。就中国来说,中国的农民一有耕地二有宅基地;进城能找到工作的机会比印度的贫民窟居民高得多。就现状来说,中国农民的现状被印度贫民窟居民的现状要好得多了。当然,中国陈旧的户籍制度是并不光彩的。但是户籍并不代表一切,华为北京研究院有两万多IT民工在那打工,我有好几个同学都在那里,只给你个深圳户口,第一年起薪6500。也许我们还没享受到“民主自由迁徙”的人权,但是自由迁徙并不代表一切。 起码我觉得没有自由迁徙的IT民工比能自由迁徙的印度贫民窟强得太多了。 要解决户籍问题,改革3年足矣。但是如果你要解决这么庞大人口的耕地问题和就业问题,给印度3年能解决吗?30年呢?
所以,别拿“自由迁徙”来当挡箭牌。世界上能够“自由迁徙”的国家多了去了,光就亚洲来说,日本不能吗?韩国不能吗?东南亚不能吗?中国台湾省不能吗?咋就你印度贫民窟最多呢?不解决大部分人口的就业问题,什么都是白给。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