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89|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欧美博弈“全球新政” 寻求最大共识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9-4-1 14:39:1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在国际金融危机仍未见底的背景下,即将召开的G20伦敦金融峰会承载着全世界的期望。特殊历史时刻下,与会的二十国集团领导人将直面危机,破解难题。
  作为东道主的英国首相布朗日前表示,经济增长、监管以及贸易保护将成为G20峰会最主要的议题。他表示:“希望各国领导人不惜一切代价,刺激增长、创造就业。”
  国内一名专家指出,“无论伦敦峰会有关经济刺激的讨论最终会占多大比重,各国决策的基础一定是自身经济利益,各方只有在符合各自利益的基础上去寻求共识。”
  刺激经济计划备受期待
  如果说去年11月召开的二十国集团领导人华盛顿会议以稳定金融体系为要务,那么,对于即将召开的伦敦金融峰会来说,刺激经济无疑是当务之急。
  与去年11月二十国集团领导人在美国华盛顿聚首时相比,金融危机目前不仅没有得到明显缓解,而且已全面波及实体经济:世界银行近日将全球经济增速从1.5%调至负的1%。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也将今年全球经济增速从0.5%调低至负的0.5%至1.0%。

  “希望各国领导人不惜一切代价,刺激增长、创造就业。”定于4月2日在伦敦主持金融峰会的英国首相布朗表示。
  然而,围绕如何刺激当前经济的难题,欧美国家存在不小分歧。英国首相布朗主张推行“全球新政”投入重金刺激经济,美国总统奥巴马强调目前最迫切的是加大财政投入,刺激经济增长。而以法、德等传统欧洲国家为代表的欧盟则坚持美国的刺激经济倡议不适合欧洲,欧盟在支持全球需求方面已做了很多,不必采取新的财政刺激措施,当务之急是通过重建金融体系制定监管原则。
  “无论伦敦峰会有关经济刺激的讨论最终会占多大比重,各国决策的基础一定是自身经济利益,各方只有在符合各自利益的基础上去寻求共识。”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世界经济研究所所长陈凤英认为。
  构建新秩序牵动各方神经
  愈演愈烈的国际金融危机已经明显暴露出了现行国际金融监管体系的弊端和不足。作为此次峰会一个重要议题,如何改革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和世界银行等国际金融机构牵动着世界各国的神经。
  “伦敦金融峰会是推出国际金融机构改革方案的难得机会。”曾供职于世界银行和意大利中央银行的意大利路易斯大学教授格洛丽雅·巴托利说。
  新加坡国立大学东亚研究所所长郑永年指出,在国际层面,美欧在增加国际货币基金的资源上的立场基本一致,认为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在风险监管方面应发挥关键作用。但在很多关键问题上,美欧间的分歧远大于共识。
  在欧盟看来,峰会应对现存国际金融体系实行全面改革,集中讨论建立新的国际金融监管机制,防范危机再现。而美国虽然认同需要改革国际金融监管机制,但反对在国际金融体系改革中设立“超级监管者”。
  “美欧之间的分歧,决定了G20峰会不会在改革国际金融体制方面取得实质性的进展。”郑永年说。他指出,在这样的情况下,中国在国际金融体系中的定位至关重要。
  全球面临贸易保护风险
  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来,贸易保护主义在一些国家正有所抬头。世界银行本月发表的报告指出,就全球而言,金融危机爆发后推出的保护主义措施多达78项,其中47项已付诸实施。国际贸易中壁垒不断增多,全球面临着自20世纪30年代以来最危险的贸易保护主义倾向。
  对此,即将召开的G20伦敦金融峰会已将反对贸易保护作为一个重要议题,许多国际组织和国家也在峰会召开前发出了反对贸易保护主义的呼声。
  世界贸易组织总干事帕斯卡尔·拉米日前表示,近来各国采取的贸易限制措施出现增多之势,这些措施不但会危害国际贸易的发展,也会削弱全球为经济复苏而采取的努力。
  长久以来,每当全球经济陷入衰退,贸易保护往往扮演着制约全球经济复苏的幽灵角色。在20世纪30年代大萧条中,全球经济就因保护主义而陷入更严重的衰退。
  “由于各国都在采用宽松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来刺激经济,使国内刺激扩张政策效果不至于外溢,这可能成为各国实行贸易保护的堂而皇之的理由。”中国社科院金融研究所中国经济评价中心主任刘煜辉说。
(上海证券报)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中国海外利益研究网|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 京ICP备12023743号  

GMT+8, 2025-7-27 12:24 , Processed in 0.125000 second(s), 2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