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515|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环保总局原局长解振华就任发改委副主任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7-1-6 18:24:1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时隔一年之后,解振华重返政坛。

  2007年1月5日下午,在国家发改委网站英文网页显示的最新领导名单中,解振华的名字已然在列。

  根据此份领导名单,解振华在发改委副主任中排名第四,位列陈德铭、王春正、张国宝之后,享受正部级待遇。



此前,该系统副主任中享受正部级待遇者仅此三人。至此,国家发改委系统已经拥有12名副主任。

  解振华在2005年11月底因为发生在吉林和黑龙江两省的松花江污染事件引咎辞职。是次污染事件由吉林石化双苯厂爆炸引发,造成5人死亡。而后爆炸导致的大量苯类污染物进入松花江,造成下游的哈尔滨市连续停水多日,引发市民抢水潮。

  事件发生之后,中央政府的行政问责陆续展开。此次事件涉及的吉林省环保系统和吉林石化等多位官员受到党纪和政纪处分。解振华因此去职,国家环保总局局长一职由时任国家林业局局长周生贤接任。

  据称,解振华本人已经于2006年底正式前往国家发改委上班。相关消息来源称,解振华将会分管环境保护及能源节约工作,分管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司等机构。

  据可靠消息来源称,解振华去职之后,一直深居简出,很少在公共场合露面。为数不多的低调露面,也大多是参与与环保系统有关的部分非官方机构的活动。据称他曾经出席2006年上半年中华环保联合会的一次理事会议。

  有关解振华复出的消息于2006年最后一周开始在小范围内流传,此前一直有传言说,解振华在国家发改委内将会分管核能等新能源发展事务,但最新的消息来源说,解振华分管的领域已经确定为环境保护和资源节约——这也是他最为擅长的领域。

  此前任国家环保总局局长一职时,解振华被外界评价为一个典型的技术型官员——从1998年到2005年底的任期中,他全面介入了中国环境保护事务,也完整的经历了环保总局从低调部门到“执法明星”转型的全过程。

  在从2003年开始的“环保风暴”中,解振华及其领导的环境保护部门,曾经将中国环保法规的效应发挥至最大。因而,他被誉为将环保这个冷位子“彻底坐热了”。

  消息来源称,解振华分管的领域将会是未来国家发改委的关注重点。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马凯曾经表示,我国能源消耗过多、环境压力较大的问题依然突出,今后要落实节能、主要污染物减排目标责任制,严格检查和考核,切实加大节能降耗和环保工作力度。

  这就意味着中国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十分紧迫。数据显示,在中央政府反复提醒经济发展中面临能源、环保和资源瓶颈的情况下,2006年全国单位GDP能耗依然在上升。

  据国家统计局初步统计,在2006年上半年,全国单位GDP能耗同比上升0.8%。主要原因是,三次产业结构调整缓慢,能耗低的第三产业增速仍慢于工业,而能耗高的重工业占工业的比重又有所上升;能源资源价格水平还不尽合理,相关法规、政策、标准和管理制度还不完善,节能技术研发和推广应用滞后,能源浪费比较严重。

  在近期,中国中央政府相关部门与各省、市、自治区签订了明确的、约束性很强的节能降耗目标责任书,环保项目支出也被列入国家预算,这些举动被外界评价为国家已经开始着手处理经济发展和环境矛盾的冲突问题。

  但中国政府的目标是,在2006年至2010年这5年内,将使单位GDP能耗再降20%左右,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减10%。

  这就意味着,国家发改委将会承担更多的产业布局和产业安排上的任务,从更长远的立场出发来解决中国经济发展和环保之间的矛盾。

  来自国家发改委的消息说,该系统将落实节能、主要污染物减排目标责任制,严格检查和考核;制定和完善促进节约资源的财税、金融、政府采购等方面政策措施;继续推进资源性产品价格形成机制改革,加大对高耗能行业实施差别电价的力度;淘汰钢铁、有色金属、化工、建材等高耗能行业的落后生产能力、工艺装备和产品。

  但更现实的压力同时存在——将于2007年10月左右召开的新一届全球气候变化大会上,中国政府将必须向世界明确自己是否承担减排任务的立场。一旦中国确认自己的减排义务,这就意味着中国政府必须在产业结构调整上作出更大的努力,如何用新能源和新产业代替高耗能、高污染产业将会成为发改委的当务之急。

  而在此前的经济发展中,这些来自重化工领域的投资使中国持续保持了高速增长。消息来源说,对于非常了解中国环保现状以及难点的解振华来说,这是一个艰巨的任务。

  目前,解振华尚无公开在政府活动中露面。这和他在环保总局时的低调作风完全一致。而截至记者发稿时,国家发改委网站中文网页尚无更新。本报记者 杨磊 21世纪经济报道

(责任编辑:刘峰)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2#
发表于 2007-1-7 00:41:11 | 只看该作者
好胖,该减肥注意下形象
3#
发表于 2007-1-17 17:22:23 | 只看该作者
环保总局->国家核安全局

李干杰简历:男,1964年11月出生,汉族,湖南望城人,工学硕士,高级工程师。


1984年加入中国***。1989年清华大学硕士研究生毕业。1989年7月在国家核安全局北京核安全中心参加工作,先后任助理工程师、工程师。1991年9月至1993年1月在FaGuo核安全与辐射防护研究院进修。1993年3月至1998年7月任国家核安全局主任科员、副处长、处长。1998年1月至1999年1月在湖南省平江县挂职,任县委副书记。1999年1月至2000年7月任中国驻FaGuo大使馆一等秘书。2000年7月至2001年7月任国家环保总局核安全司正处级干部、副司长。2001年7月任国家环保总局核安全中心主任(正局级)兼党委副书记。2002年7月至2006年12月任国家环保总局核安全司司长(兼任核安全中心主任、党委副书记至2005年7月)。2006年12月起任国家环保总局副局长、党组成员,并兼国家核安全局局长。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中国海外利益研究网|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 京ICP备12023743号  

GMT+8, 2025-7-31 02:59 , Processed in 0.265625 second(s), 2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