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15|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中国在建核电规模为世界最大 自主化能力正形成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9-3-31 09:46:5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三门核电项目一期工程1号机组核岛基础施工现场。新华社记者 谭进摄

    3月,春风袭人。浙江三门核电工地,一派火热的建设场面,这里已通过了国家核安全局的安全检查,1号机组核岛即将浇注第一罐混凝土——这是机组主体工程开工的关键里程碑,4年后,实现并网发电。

    这将是全球第一座采用第三代核电技术AP1000建造的核电站。

    我国在建核电规模为世界最大

    当前,世界核电正进入新一轮复苏期,其中,中国的核电建设速度尤为引人注目。

    中国的核电建设不断提速。目前,全国已核准建设的反应堆数量已达24个,另有9个核电机组建设的前期工作正在开展。内陆核电厂址选址工作也取得了积极进展。江西彭泽、湖南桃花江、湖北大畈作为首批内陆核电厂址,环评和厂址安全分析报告已经通过核安全局的审查。

    “中国,事实上已成为世界这场核电复苏大潮中的领军者。”美国西屋公司中国项目高级副总裁保瑞如是表示。

    “我国在建和规划的核电规模,在世界上都是最大的。”国家核电技术公司董事长王炳华分析,如果按照中长期能源需求和结构来预测,到2030年我国核电装机将是亿千瓦级的,需要建成上百个百万级的核电机组。届时,中国核电的总装机容量和发电量有望进入全球前2位。

    有望进入核电设计能力最前沿

    与速度和规模相比,更为引人注目的是中国核电能力从无到有、从学习到创新的提升。

    “中国成为世界核电大国,是没有问题的,但最大就意味着最强吗?”王炳华表示,“中国核电建设这么大的量,必须走世界核电强国的路,‘强’的含义,就是掌握现在和未来发展的核心技术,并有一定的引导和示范作用。”

    不仅中国可以自主设计建造30万千瓦和60万千瓦压水堆核电机组,还具备了以我为主、中外合作建设百万千瓦级压水堆核电机组的能力。核电站运行、管理已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在此基础上,中国核电技术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跃升期——引进目前世界上最先进的第三代核电AP1000技术,力求在高起点上实现核电自主化发展的目标。

    “随着三代核电技术引进消化、自主创新、全面推广‘三步走’战略的稳步实施,中国核电水平和能力可望在十年内实现一次巨大跨越,真正进入世界核电自主设计能力的最前沿。”国家能源局副局长孙勤说。

    当前,这一工作正在顺利进展中。据介绍,自主化依托项目4台AP1000核电机组的国产化率平均将达到60%,从第五台机组开始设备可基本实现国产化。

    而作为真正消化吸收AP1000核电技术的重要标志之一,内陆AP1000核电站设计也取得重要进展,据透露,到目前为止,内陆核电已完成总体设计工作。2011年可望浇注第一罐混凝土,2013年之后,中国的内陆核电将进入批量化生产和建设阶段。

    “中国核电自主化能力正在逐渐形成。”王炳华说。

    随着AP1000技术的“落地生根”,在此基础上将形成具有中国自主知识产权的CAP1400核电技术,2017年可望建成示范机组。

    孙勤表示,到四代核电技术,中国就有实力不再引进,而是采取合作方式。据透露,目前我国在四代核电先进技术,如高温气冷堆、快堆的研究试验方面,比世界水平并不落后。


    中国核电不走“超常规”之路

    新一轮核电建设热潮,也引发了是否会出现“核电大跃进”的担忧。

    对这一问题,国家有关部门和业界都保持着高度的清醒,强调中国的核电建设要保持积极、稳妥、有序。“在核电建设和发展中,要坚决反对‘超常规’三个字。”王炳华表示,“核电站建设来不得半点闪失,一旦出问题,将影响全球核电的发展。”

    国家能源局负责人也表示,“在核电发展的规划、布局、项目审批上,将严格、科学把握。而把握进度的唯一依据就是,必须与我们的设计能力、建造能力、装备制造能力、运营管理、核安全监督保证能力及人才素质相适应。”

    目前,国家能源局正抓紧组织起草《核电管理条例》,初稿已基本完成,《条例》在核电站的设计建造、厂址保护、科技研发、装备制造、业主资质、质量、核安全等方面,都有明确详细的规定。中国核电标准体系的建设工作也已开始推进。

    在资源储备方面,据业内人士表示,中国天然铀的勘探和储存,能够满足中长期发展规划的需要。

    “随着相关工作逐步到位,中国核电发展将在管理、技术、安全监管三大方面形成明确具体的制度性规范,加上配套的资源储备、人才培养等方面的逐步完善,中国的核电发展一定会在科学可持续的轨道上实现健康发展。”孙勤对此充满信心。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中国海外利益研究网|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 京ICP备12023743号  

GMT+8, 2025-7-25 04:18 , Processed in 0.093750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