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86|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从华盛顿到伦敦:全球应对金融危机在行动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9-3-30 09:58:1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新华网北京3月27日电 经济观察:从华盛顿到伦敦——全球应对金融危机在行动
从2008年11月15日举行的二十国集团华盛顿金融峰会,到即将于4月2日召开的二十国集团伦敦金融峰会,在这近140天的时间里,世界各国通过采取积极的财政政策、运用适当的货币政策和加强国际协调合作,三面出击,力图克服当前的金融和经济困境。
(一)积极的财政政策——经济刺激计划
金融危机爆发之初,各主要经济体采取了注资等旨在缓解市场流动性和提高银行偿付能力的救助措施,对提振市场信心起到了积极作用。但随着局势的迅速恶化,金融风暴已逐渐波及到实体经济,各种规模的经济刺激计划随之纷纷出台。
美国作为此次金融危机爆发的肇始地,其国会于2月13日批准了奥巴马政府总额为7870亿美元的一揽子经济刺激计划。根据该计划,资金总额中约35%将用于减税,约65%用于投资。2月17日,奥巴马签署了这份经济刺激计划。
世界经济版图中的另一支重要力量——欧盟于去年11月26日出台了总额高达2000亿欧元的经济刺激计划,这一数额相当于欧盟国内生产总值的1.5%,其中300亿欧元来自欧盟预算和欧洲投资银行,余下1700亿欧元是各国经济刺激计划的总和。
欧盟第一大经济体德国在去年11月推出了一项总额为320亿欧元、相当于德国国内生产总值1.3%的经济刺激计划后,1月份又推出另一项为期两年、金额为500亿欧元的经济刺激计划,使该国经济刺激计划总规模超过800亿欧元,是德国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经济刺激行动。意大利内阁会议去年11月28日通过了总额达800亿欧元的一揽子经济刺激计划,并打算通过购入优先股向受困金融机构注资150亿到200亿欧元。英国政府去年11月24日公布了总额为200亿英镑、以减税为核心的一揽子经济刺激计划,其金额相当于英国国内生产总值的1%。FaGuo去年12月4日宣布了一项为期两年、总额为260亿欧元的经济刺激计划。  2001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约瑟夫·斯蒂格利茨认为,西方国家迄今推出的经济刺激计划“太小、太慢”。2008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保罗·克鲁格曼则主张,欧盟和美国多则需要拿出当年国内生产总值的4%用于刺激经济,而欧盟目前的经济刺激规模远低于这一数字。

在大洋洲,澳大利亚联邦议会参议院2月13日通过了一项总额为420亿澳元(1美元约合1.45澳元)的经济刺激方案,计划在未来4年内将这些资金用于公共项目建设和对中低收入者进行补贴,以刺激经济发展,增加就业机会。
在亚洲,中国政府于去年11月中旬出台投资规模达4万亿元人民币的经济刺激计划;日本于去年10月30日公布了总额为26.9万亿日元的经济刺激计划后,又于去年12月12日宣布了一项总额约为23万亿日元的经济刺激计划;亚洲第三大经济体印度去年12月7日宣布追加2000亿卢比(1美元约合50.39卢比)投资刺激经济增长。
作为东南亚国家联盟(东盟)中最大的经济体,印度尼西亚政府计划在今年通过税务减免方式投放73.3万亿印尼盾(1美元约合11950印尼盾)资金;新加坡政府去年11月21日宣布将推出23亿新加坡元(1美元约合1.51新加坡元)的经济刺激计划;马来西亚则在去年11月份宣布了一项20亿美元的经济刺激计划,并于3月初再次出台一项约合27亿美元的经济刺激计划;越南政府在2月初提出一项10亿美元的经济振兴计划。
“金砖四国”之一的俄罗斯于1月16日宣布在2009年斥资1.5万亿卢布(1美元约合35卢布),落实本国应对金融危机的各项措施。
在地球的另一边,由于受到金融危机的巨大冲击,拉美经济结束了连续5年高速增长的“金色岁月”。最近几个月,几乎所有的拉美国家都出台了经济刺激计划。其中,巴西政府于去年12月11日正式出台一项总额达100亿雷亚尔(1美元约合2.28雷亚尔)的减免税收计划,1月份又宣布增加1420亿雷亚尔落实基础设施建设计划,并在两年内向国有的巴西发展银行提供1000亿雷亚尔的信贷资金。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中国海外利益研究网|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 京ICP备12023743号  

GMT+8, 2025-7-31 18:25 , Processed in 0.093750 second(s), 2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