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29|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财政部称将考虑地方债券打包发行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9-3-30 09:17:2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杜艳 北京报道
    酝酿已久的地方债终于登台亮相。3月27日,30亿元新疆地方债招投标完毕,获得2倍于标的的热捧。
    由于是准国债发行,等同国债信用等级,所以招标结果该债券利率毫无悬念地停留在机构预测的下端,为1.61%。
    伴随着新疆地方债的落地,安徽债也将于3月31日开始招标。
    但是多数机构承销商认为,由于未来地方债会密集发行,这给主承销商带来了巨大的操作压力,且单笔规模有限的情况下,债券的流动性并不看好,主张打包发行。此意见已经多番反馈给财政部国库司。记者了解到,国库司给各家机构的回馈是:会认真考虑,仔细研究。
    利率低走
    3月27日的招标,完全印证了此前的机构预期。
    由于财政部提出,2000亿元的地方债等同国债信用等级,且有财政部统一代理发行、代办还本付息。所以机构多将此看似“与国债无异”。
    27日的招标结果,利率定为1.61%,投标总量为62亿元。而当天,同期限的3年期国债买盘利率约为1.65%。
    某参与投标的机构人士告诉记者,本次投标的多为商业银行,而保险和券商则兴趣不大。由于总发行规模偏小,招标的结果是各家机构录得几亿乃至数千万元。
    某券商债券研究人士告诉记者,由于目前国债收益率偏低,各家券商和保险公司已经将更多的兴趣转移到企业债、城投债等方面。
    而之前,唯一的发行悬念在于,由于单笔债券规模太小,机构对其未来的流动性并不看好,不少人认为其应该支付一定的流动性溢价,而最终与国债利率的差别也主要体现在流动性溢价方面。但现在看来,该因素影响甚微。
    某商业银行资金营运部人士认为,券商和保险等兴趣不大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是预期未来的流动性会较差,所以投资者只能选择“持有到期”。
    上述人士认为,本次地方债的发行,实际上并没有得到更多机构的特别关注,在与国债无异的情况下,它已经失去了“地方债”的本来特质。
    由于购买者多为银行,有待银监会明晰的是,该债券的风险权重如何计算,是否完全视同国债定为“0”。
    建议打包发行
    由于财政部已经明确了各地方政府的发债规模,未来数月内地方债将会迎来密集发行期。
    根据已经披露的信息,目前四川获得最大发债规模,为180亿元。次者广东,为110亿元。除此之外,北京获得的额度为56亿元,河北60亿元,新疆30亿元,安徽40亿元,云南84亿元,广西65亿元,陕西60亿元,宁夏30亿元,贵州64亿元,辽宁66亿元。
    某甲级承销机构人士认为,由于地方投资急需启动资本金,预期这些债券将会在2、3季度密集发行。这给未来的主承销商带来了不小的操作压力。
    而这种密集发行期恰好与2季度的国债高频发行“撞车”。根据3月25日的国债发行会议信息透露,2季度国债将加大发行力度,约计发行国债20期,累计发行规模将超过5000亿元。而一季度国债发行相对平淡,仅发行3期中长债,分别为7年、20年和10年,发行规模为269.3亿元、220亿元和260亿元,总计749.3亿元。

    上述券商承销人士认为:“如此高的密度,券商根本忙不过来。”正基于此,在25日的分析会上,不少券商向财政部国库司提出地方债打包发行。
    其认为,这样的好处是,既减少了券商操作压力,又可以将资产包做大,提高债券的流动性。
    而达成这样一种操作的基础上,由于地方债等同国债信用等级,且有财政部代理发行,所以尽管各级地方政府信用能力不同,但是其发行利率基本一致,所以存在整合的前提。
    实际上,这样的建议早在地方债酝酿之初即已有之,对此,财政部国库司对机构的表态是,会认真研究,仔细考虑。
    多数机构认为,“单笔发行,耗时耗力,几乎没有必要”,尽管前期的几个地方会单独发行,但后续应该会选择打包发行。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中国海外利益研究网|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 京ICP备12023743号  

GMT+8, 2025-8-18 15:09 , Processed in 0.078125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