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50|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上海建国际金融中心成国家战略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9-3-27 14:18:0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金融界称这是一次“重大突破”
    上海的发展又迎来了历史性机遇。国务院常务会议正式通过关于推进上海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建设国际金融中心和国际航运中心的意见。这意味着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建设正式成为国家战略。有学者指出,这一决议与当年开发开放浦东的意义相当。

    意见明确提出,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总体目标是:“到2020年,基本建成与我国经济实力以及人民币国际地位相适应的国际金融中心。”从金融市场体系、金融机构体系、金融人力资源体系、金融发展环境等四个方面,清晰勾画出了未来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宏伟蓝图。同时,还明确提出了基本建成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时间节点要求,以及要在国家层面建立关于加快推进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协调机制的要求,同时,对上海从地方层面为加快推进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营造良好环境也提出了明确规定。
    根据这一意见,上海将在深化金融改革、开放创新等方面承担起先行先试的重要责任。意见提出了一系列支持上海在金融改革、开放、创新等领域先行先试的具体政策措施,包括先行开展金融市场、金融机构、金融产品等方面的改革和创新等,诸如“创造条件适时开展人民币用于国际贸易结算试点”、“研究探索推进上海服务长三角地区非上市公众公司股份转让的有效途径”、“研究建立不同市场和层次间上市公司转板机制”、“适时启动符合条件的境外企业发行人民币股票”等。
    意见通过后,在金融界引起巨大反响。交通银行董事长胡怀邦称,这样的决议是一次“重大突破”。业内人士称,首次以国家文件形式,正式对加快推进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进行系统规划指导,作出全面动员部署,凸显了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作为国家战略的定位和发展要求,有助于提高我国整体竞争力。
    正在建设或打算建设国际金融中心的国内城市有很多,为什么偏偏选择上海建设国际金融中心?清华大学布鲁金斯中心主任肖耿教授认为,建设国际金融中心需要有完备的金融体系、金融机构、人才、环境与管理,而从国内城市目前的现状来看,上海最有条件。
    金融市场的完备程度,是衡量国际金融中心的重要基础指标。而上海的金融市场的影响力和辐射力正日益强大。开放程度,是国际金融中心的又一个标志,而上海也走在全国的前列。截至2008年6月底,已有375家各类外资和中外合资金融机构汇聚上海,占在沪金融机构总数的44.1%,也就是说,上海近一半的金融机构属于外资。
    选择上海建设国际金融中心,会不会削弱香港国际金融中心的地位?肖耿教授以为:不仅不会,而且可以实现互惠双赢。曾在香港证券交易所任职的他分析,上海目前占有内地的绝对优势,而香港占有上海所没有的国际资源优势。目前,上海有的资源,诸如大量的国企上市资源,香港没有;而香港有的资源,诸如外国上市企业、交易品种、监管制度,上海没有。这两种优势只要合作,就可能共享,并实现共赢。 (记者谢卫群)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中国海外利益研究网|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 京ICP备12023743号  

GMT+8, 2025-7-28 19:01 , Processed in 0.234375 second(s), 3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