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1393|回复: 1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美国将成为第二个苏联:被中国消耗至死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7-2-5 10:22:5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多伦·菲特西雅克(美国左翼评论家,作家。他的报告并不十分出名,而且还会遭到美国军方怒斥。但是,他的报告至少还有可以看的地方--弗兰克·贾菲斯):谁!明天可以航行在大洋上?


多伦·菲特西雅克:不知道为何很多人说美利坚的舰队可以,事实上我们知道,这只是一个时间问题。我的美利坚,看看我们究竟在做什么?我们在亚洲建立了很多军事基地,但是,随着我们不断的衰落,我们的基地不断丧失。美国的舰队是依靠“厚重的黄色金属堆砌而成的”,他根本就是残酷与冷漠的。我们拥有11艘大型航母,1350架舰载机。26艘巡洋舰,100宙斯盾艘驱逐舰,以及数百数其他舰船。但是,我们得到是什么我们对比他们--中国!我们应该感到惭愧。我们虽然拥有这样与那样的先进武器,但是,我们依旧不可能去甚至说敢于去!面对一支第3世界发展中国家的舰队。面对中国人的崛起,作为强大的美利坚,我们应该作些什么!但是,似乎我们什么也作不了。中国在持续不断的消耗着我们的仅存的一丝精力。


这是中国人最擅长的猫鼠游戏。而我们在这里扮演着就是那只可怜的老鼠。一切为了美国。这是一句十分美妙的感叹!但是,我们究竟为了谁的美国?我们的士兵在伊拉克不断遭到屠杀,3000名无辜生命,为了所谓了“美国利益”而失去。我们在世界每个角落里面,留下的近乎只有“谩骂与攻击”。

我们在非洲的政策,导致了美国在中国进入以后,被迅速排挤出去。我们的舰队,现在可以在非洲进行正规停留吗?答案是否定的。我们在亚洲为了一个已经时过境迁的台湾岛屿,与正在崛起的中国展开无底的消耗与拼杀。而我们所负担的沉重,越来越深度增加。


中国人需要世界,而世界同时也是需要他们的。并非世界喜欢中国人的现行制度,仅仅因为他们对外的友善与宽容。中国人可以称作:“秋后算帐”而我们却要立刻偿还。中国人的舰队,目前正在积极准备扬帆,他们要到我们不可能在去得海洋。


而·中国有限度的军备发展,目前来看是一条十分便捷与快速的道路,他十分重视人在战争中所起到的作用,他们的士兵可以说世界范围内不可多得的精锐。中国人依靠他们的友善与策略,可以依靠3艘航母12艘驱逐舰,12艘护卫舰,而走进深蓝色的海洋。因为在他们看来似乎到处是他们的伙伴与朋友。


而我们,在此处,却要耗费10倍乃至20倍代价。甚至不惜牺牲我们的生命。因为我们过于看重我们所谓武力,不知道什么是真的友谊。在南美,我们目前的局面,已经处于十分尴尬的地步,中国人的快手已经开始深入那里。他们会在今后应邀请参加南美国家的军事演习,而这些国家都是对于我们十分仇恨的国家。[
按照FaGuo人一句谚语:现在世界上要找到仇恨中国人的国家很难,也不容易。但是,要寻找企图推翻美利坚的国度,却是比比皆是。欧洲是我们一贯的盟友,但是这些盟友们为我们在做什么?FaGuo与英国是对立的欧洲大国,我们站在英国一面,而中国则是站在FaGuo一方。但是,看看现在局面,我们就十分清晰了,法兰西依旧是欧洲的法兰西。而英国已经几乎成为了我们的附属品。


美国的经济复苏尺度,已经从何时开始掌握在中国人的手里?这一点我已经不清楚了。但是,我知道以前美利坚是应该赋予中国最惠国待遇的国家。而现在,中国人已经拥有了美利坚1/3的重大固有资产。同时他们还是美国目前最大的“债权人”。相反我们新任的财政部长,要首先到中国人那里去“寻求支持的来源”。美中贸易战略磋商,与其说是磋商,不如说我们在祈求!这是美国最大的悲哀。


但是,即便如此,我们还要负担最为沉重的庞大的却又毫无实际战略意义的舰队。早期西班牙人可以使用无敌舰队来为运金船队护航,而我们绞杀恐怖主义分子,竟然连航空母舰都可以使用。这难道就是我们建立世界舰队的目的吗?


中国人仅有1-2艘巡逻快艇可以做到的事情,我们要出动庞大的舰队来完成。这里的成本可以看出来。我们驻扎关岛基地的舰队,今每日补给就高达310万。这是多么可笑的数字!谁!可以为这数字来弥补?没有!美国目前是处于把自己捆绑在别人轮子上的国家,而这个轮子就是我们是畏惧以及仇恨的中国。


中国舰队可以在明天开得更加遥远,这是一个事实。我们不能否认的事实。除非美利坚愿意以“1/2国土”被毁灭的代价,与中国人在其前出太平洋之前,进行一场大规模核武战争。其余的,我们还可以作协什么?我们试图以武力威慑中国,不叫他夺取台海。但是,这种武力威慑到底能够持续多久?

中国人早已把美利坚看的十分透彻,他们知道我们对于他们的很多顾忌,是无法从根本上避免得。中国人可以依靠世界上的“朋友”来为他今后的远洋舰队进行补给。而我们除了依托昂贵的军事基地,接下来我们就需要去武力争夺.

15万美国士兵,陷入在伊拉克这个深厚的泥潭之中,我们为此每年增加800亿美元预算,而且这仅仅是需要的80%。但是美利坚也是一个国家,我们在无法争取与中国这个最大市场的合作中,赚取必要地收入时候,那么我们如何来弥补这些?目前华盛顿已经拖欠多个美国州际zhengfu的大批资金。这是已经到了十分难以礼遇的程度了。


2010年以后的大洋,将是中国海军的大洋。这与我们并没有太大关系。我们这样与中国人拼杀或者消耗下去,可以看到的美利坚即将称为第二个前苏联。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2#
发表于 2007-2-5 21:20:57 | 只看该作者
呵呵,作者对于美国也太悲观了吧。
3#
发表于 2007-2-12 16:59:34 | 只看该作者
"3艘航母12艘驱逐舰,12艘护卫舰""中国人已经拥有了美利坚1/3的重大固有资产"有点危言耸听。
“法兰西依旧是欧洲的法兰西。而英国已经几乎成为了我们的附属品”倒是在理。
“除非美利坚愿意以“1/2国土”被毁灭的代价,与中国人在其前出太平洋之前,进行一场大规模核武战争。”2010年以后的大洋,将是中国海军的大洋。这与我们并没有太大关系。我们这样与中国人拼杀或者消耗下去,可以看到的美利坚即将称为第二个前苏联。
有很多作者往往喜欢以自己手中的资料,以自己的立场,下出断言,谨小慎微不是他们的特点。所以,我们看来,有几分道理,有觉得不太可信。
lidazlee 该用户已被删除
4#
发表于 2007-2-13 09:56:50 |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5#
发表于 2007-2-25 23:12:13 | 只看该作者
这种观点我感觉是变相的中国威胁论,过度宣扬中国的强大,尤其是近日歼—10在空军的装备和导弹打下卫星事件更助长了这种论调。我们国内还有好多要解决的问题,在我看来,以上所说完全是片面的看待中国的发展,是一种幼稚的观点。
6#
发表于 2007-4-7 11:19:30 | 只看该作者
我倒是想看看这个结果的诞生!
7#
发表于 2007-5-4 01:31:08 | 只看该作者
                   无价的决策
                              2007-02-07 08:34
   
    朝鲜战争前夕,兰德公司组织大批专家对朝鲜战争进行评估,并对“中国是否出兵朝鲜”进行预测,得出的结论只有一句话:“中国将出兵朝鲜”。当时,兰德公司欲以500万美元将研究报告转让给五角大楼。但美国军界高层对兰德的报告并不感兴趣。在他们看来,当时的新中国无论人力财力都不具备出兵的可能性。然而,战争的发展和结局却被兰德准确言中。美国政府最终以200万美元买回了这七个字的决策以及一份380页的过期研究报告,但是,美国政府出兵朝鲜所造成的重大伤亡,却无论如何都买不回来了。这一事件让美国政界、军界乃至全世界都对兰德公司刮目相看。

   兰德公司正式成立于1948 年11月。总部设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的圣莫尼卡,在华盛顿设有办事处,负责与政府联系。二次大战期间,美国一批科学家和工程师参加军事工作,把运筹学运用于作战方面,获得成绩,颇受朝野重视。战后,为了继续这项工作,1944年11月,当时陆军航空队司令亨利.阿诺德上将提出一项关于《战后和下次大战时美国研究与发展计划》的备忘录,要求利用这批人员,成立一个“独立的、介于官民之间进客观分析的研究机构”,“以避免未来的国家灾祸,并赢得下次大战的胜利”。根据这项建议1945年底,美国陆军航空队与道格拉斯飞机公司签订一项1000万美元的“研究与发展”计划的合同,这就是有名的“兰德计划”。“兰德(Rand)”的名称是英文“研究与发展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两词的缩写。不久,美国陆军航空队独立成为空军。1948年5月,阿诺德在福特基金会捐赠100万美元的赞助下,“兰德计划”脱离道格拉斯飞机公司,正式成立独立的兰德公司。

  二战结束后,美苏称雄世界。美国一直想了解苏联的卫星发展状况。1957 年,兰德公司在预测报告中详细地推断出苏联发射第一颗人造卫星的时间,结果与实际发射时间仅差两周,这令五角大楼震惊不已。兰德公司也从此真正确立了自己在美国的地位。此后,兰德公司又对中美建交、古巴导弹危机、美国经济大萧条和德国统一等重大事件进行了成功预测,这些预测使兰德公司的名声如日中天,成为美国政界、军界的首席智囊机构。

  在此摘录兰德公司亚太政策中心和华盛顿著名思想库美国亚洲文化学院(UACA)的研究观点:



  改革开放以前,中国是世界全球化最重要的反对者之一。过去它实行自给自足经济,反对全球经济秩序和主要的全球性机构,如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和世界银行。它认为全球无序是一件好事情。在毛**时代,中国积极推动世界范围内的无序,包括对邻国的叛乱推波助澜。在文化大革命期间,中国学生和其他人在毛**的“农民千禧年主义”的指导下,羞辱了大多数政府高级官员和党的领导人,攻击主要的教育机构、社会机构和政治机构,毁坏了中国的很多文化遗产甚至试图摧毁整个国家。两个世纪以来,中国尝试了很多不同的道路如社会主义、资本主义、帝王制、共和国制、军阀、宗教原教旨主义和其他。然而,所有这些尝试都失败了。中国的大部分人开始和一些学生一样,认为世界政治经济秩序和中国政治经济秩序难以动摇,只有先摧毁现有秩序才能走上一条通往成功的道路。

   如果20世纪的中国是一个富裕和统一的国家,我们会有一个完全不同的第一次世界大战,我们就不会有第二次世界大战而是第二次欧洲大战。中国能够阻止日本侵略或者打败日本。美国在这些冲突上的花费从根本意义上会减少很多,因为珍珠港事件不会发生。我们和整个世界,更不用说10亿中国人,一个多世纪以来,已经为中国的弱小付出了惨重的代价。世界需要一个健康的中国。

  中国全球化的成功将会使我们不再会有类似这样的麻烦:中国不再是一个让世界强权发生激烈冲突的地方;中国不再会支持东南亚、非洲以及拉丁美洲的叛乱;中国不再会寻求破坏全球性金融机构的机会。更加重要的是,这些不仅仅是技术性的调整,像过去清朝那样,提出“中学为体,西学为用”,这些转变否定了中国近千年来传统文化的核心部分。中国人的品味越来越全球化,外国品牌让中国人与世界文化接轨。中国比大多数第三世界国家和很多第一世界国家更加相信全球化。相比较而言,日本和韩国在取得成功的时期,虽然也实行全球化,但是对贸易、外国投资和国内经济活动方面要比中国控制的更加严格。全球化也给中国带来了痛苦的调整阶段。今天,中国的制造业岗位从1994年的5400万个减少到3000万个。

  在全球经济低迷的情况下,韩国和菲律宾等国家发现中国的需求使它们免受经济衰退之苦。最重要的是,中国的需求对日本走出衰退起到了促进作用。日本状况给世界经济带来了风险。关于这一点,怎么说都不夸张。日本巨额的债务会产生多米诺骨牌效应,逐渐波及到全世界。在中国有力的帮助下,危险似乎已经过去。中国全球化给美国带来了很多影响。最明显的是,中国成为美国商品最大的市场。可口可乐早就完成了那个看上去像是神话的目标:卖10亿瓶可口可乐;曾经嘲笑中国梦的通用在中国卖了很多的别克汽车,在困难时期,中国带来的利润占通用利润的很大一部分;中国联想购买IBM个人电脑业务,挽救了这个垂死部门的工作岗位。IBM从该业务解脱出来,可以进入更高端的科技市场,并且提高了财政水平。中国提供更低价的生活必需品给美国人的生活水平做出了很大的贡献,尤其是对我们不是那么富裕的居民而言。有迹象表明由于能够购买中国低价的出口货物,低收入美国人的生活水平可能提高了5%到10%。
k
  中国金融体系的不合理意味著中国建造了垂死企业,导致巨大的生产力过剩。近些年来,中国财政政策上的反复无常导致过度建造,对铁、铝、水泥和其他原材料产生了巨大的需求。日本人和现在的中国人看上去似乎会买下世界上所有的东西,但是当你看到他们的财政状况的潜在问题时,你会发现一个黑洞。日本人在90年代陷入了这样一个黑洞,至今还在努力地爬出来。中国人很多年后仍将会为目前这种无节制的狂热的购买行为感到心痛。

  目前,中国面临著巨大的挑战。中国的银行是我们所知道的世界上最糟糕的银行。中国每一代,都有相当于美国规模的人口从农村涌入城市。每年,都有1200—1300万新工人加入就业大军。在制造业,生产力对就业的影响比我们国家要严重得多。到2020年,中国人口老龄化会使工作人口与不工作人口的比率成为世界上最糟糕的,比日本更甚。如果没有特效的新政策的话,中国的经济在那个时期就会狠狠地撞墙。到2020年,以我们的标准来看,它会是一个非常穷的国家。

     我希望兰德公司的预测情况不会发生!


http://hi.baidu.com/generative/b ... 141aefcf1b3e1a.html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8#
发表于 2007-5-18 06:59:32 | 只看该作者
炒做  好为起扩张军备或是卖军火作准备,不知道是哪个军火集团出钱让他写的
江湖 该用户已被删除
9#
发表于 2007-5-22 12:43:24 |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10#
发表于 2007-5-25 10:49:25 | 只看该作者
怎么在国际关系专业论坛也有这种无知的贴子,见鬼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中国海外利益研究网|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 京ICP备12023743号  

GMT+8, 2025-7-27 08:05 , Processed in 0.109375 second(s), 3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