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23|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标题开始时评:周久耕带火天价烟背后的"越反越腐败"怪圈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9-3-26 11:03:3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一包天价至尊烟撂倒了周久耕,也撼动了南京官场的“香烟交际”,在当地官场还在车、烟等腐败物资面前如履薄冰之时,“九五至尊”却“墙里开花墙外香”,销量大幅上升,而其增量部分主要来自南京之外的省内市场,省外则以山东、浙江为主,周久耕不经意间成了“天价烟”最佳形象代言人。(《现代快报》3月25日)

    “买的人不抽,抽的人不买”,伴随着周久耕的倒下,按理说,这类刻印着腐败印记的送礼天价烟,早应带着无数当权者与腐败撇清干系的忌惮,消弭于公众眼前。然而,“九五至尊”同期销售增量70%的现实,却再次叨扰着公众审度腐败的视线,本应成为反腐负面教材的周久耕俨然成了“腐败经济”的最佳代言人,其腐败过的物资成了追慕者竞相攀比效尤、尝鲜追捧的对象,一如明星声称使用某产品即引来跟风者无数的轰动效应般,在追求物质腐败这条路上,周久耕已然成为了某些当权者心目中的“时尚腐败达人”。

    然而,在公众反腐呼声日渐高涨、国家腐败打击力度日趋加大的今天,“九五至尊”的逆市上扬,让人品出的不止是反讽,更有些许嚣张的气味。很显然,被天价烟撂倒的周久耕案例不止警示性不足,反而对腐败的新设消费品种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在国家日渐强大的反腐震慑机制下,反腐却日渐陷入了“越反越腐败”的怪圈。而致使当权者公然藐视反腐案例震慑性的根本原因,除了在拜金主义、物质崇拜等官场意识形态的浇筑下,一些依附官场得利的获益者,借助各种物质向当权者极力讨好献媚、助长其腐败气焰外,反腐机制本身的不完备,也是当权者对腐败二字有恃无恐的因由。

    如何在反腐上制定完备机制,以最大程度地防止腐败,跳出中国目前“越反越腐败”的怪圈,有学者就曾指出,长期以来,中国治理腐败的着眼点更多的是放在了“反”腐败上,但由于制度性漏洞很多,腐败收益巨大,因而腐败行为仍是前赴后继、层出不穷。而要治理腐败,不能只靠简单地惩处一些腐败分子,靠震慑来反腐,更重要的,则是要重视防范机制的建设。也就是说,在结果上反腐的同时,更要注重对当权者权力行使的过程监管,对政府各级官员做出制度性约束,把重点放在“防”上。比如,近年来我国逐步建立的“存款实名制”、“罚收两条线”、政府采购招标制等,均是对政府官员权力行使过程监管的“防”腐之举,而此前民众呼吁甚高的“官员财产申报”制度,也无不昭示着民众对官员过程监管的迫切呼声。只有通过这些类同的官员权力行使过程监管,结合具备震慑性的结果监管,周久耕式的腐败时尚标杆,才能更少逆市上演。


    (来源:大河网) (责任编辑:张少雷)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中国海外利益研究网|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 京ICP备12023743号  

GMT+8, 2025-8-4 16:42 , Processed in 0.531250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