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继奥凯、东星两家民营航空相继停飞后,民营航空阵营又起重大变化。昨天下午,四川航空集团公司宣布,向鹰联航空注资2亿元资金,持有鹰联航空76%的股份。至此,全国首家民营航空——鹰联航空完成了向“国字头”的转变,严格意义上来说已经“摇身一变”成为民营公司参股的国有航空公司。
鹰联董事长总经理由川航派出
昨天下午,鹰联航空公司召开第四届第一次股东和董事会,选举产生了新一届董事会,确定董事长和总经理由川航派出。随后,川航紧急约见各路媒体记者,发布这一重大消息。
四川航空集团公司执行总裁、鹰联航空总裁李海鹰介绍说,新的董事长和总经理人选已经确定,是川航最优秀的管理人员。不过由于需要股东签字的程序,暂时还不能对外公布,“但我可以很肯定地表示不是我或者蓝总(川航董事长蓝新国)。”
川航注资鹰联2.286亿元
据悉,股权变动后,鹰联航空的注册资本为3亿元,其中四川航空集团公司出资2.286亿元,占76.20%。剩下不到24%的股份由5家公司分获:成都华鹰投资咨询有限公司出资4540万元,占15.13%;广东空港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出资900万元,占3%;北京国安微联公关咨询有限公司出资800万元,占2.67%;美林控股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出资800万元,占2.67%;上海均瑶航空投资公司出资100万元,占0.33%。
鹰联去年亏损上亿元
“双方的合作前后洽谈了大约4个月的时间。”李海鹰说,民营航空的生存现状十分的艰难。2008年又遭遇了自然灾害、航油涨价、金融风暴等一系列困难,民营航空受到了严峻的市场考验。而且鹰联航空又地处地震灾区,加上注册资本低、机队规模小、股权结构分散等种种原因,最终导致了巨额亏损和债务。“去年亏损上亿元。”李海鹰表示。
7月引进新飞机恢复已停的航线
据了解,目前鹰联航空在册5架飞机,日常运行的有3架。所开辟的23条航线中,暂停经营了14条。不过,川航控股后,鹰联航空经营情况将出现变化:鹰联航空将在2009年3月28日开通成都至丽江航线,并计划在今年7月引进1架空客A320系列飞机,届时,机队数量将增加至6架。此外,3月初,鹰联将恢复95%的暂停航线,包括成都至杭州、南京、广州等线,4月初全部恢复。
不做国有航空企业“山寨版”
对于川航控股后鹰联航空的发展思路,李海鹰表示,主要还是以差异化竞争为主。“不会是国有大型航空公司的缩小版和山寨版。”鹰联将主要以支线航线为主,寻找自己特定的市场区位。李海鹰表示,注资后虽然公司高层有了变动,但鹰联还是会依靠目前已有的工作人员,内部各岗位人员调整不大。
新闻链接
国内最早获批的民营航空鹰联
鹰联航空是国内最早获批筹建的民营航空公司,于2004年2月开始筹建,2005年7月正式起飞。最初注册资本8000万元。其间经过了3次增资。其中2006年11月,川航以增资扩股方式成为鹰联新增股东,投入人民币2000万元,占股权20%。这是国有航空企业首次投资直接参与民营航空公司经营。 记者陶颖
头条链接
奥凯、东星停运,鹰联被重组
民营航空如履薄冰
我国航空公司的注册资本门槛曾一度降低到八千万元,民营航空公司如同雨后春笋般出现,并在2003年迎来了发展的“春天”。然而,没有优势航线和财力支撑的民营航空公司的整体经营情况并不乐观。目前,我国民营航空公司有10家左右,虽然各民营航空公司的经营状况不同、最终命运可能也会不同,但严峻的外部环境和有限的财力支撑已经让民营航空公司如履薄冰。
2008年12月,国内第一家民营航空公司奥凯航空因资金问题而遭遇停飞风波。截至2008年12月6日停航,奥凯航空的负债已经高达2亿元人民币。
今年3月15日,基地位于武汉的民营航空公司——东星航空被举“红牌”,暂时停止运营。这次东星航空航班停飞,是由于该公司欠债太多无力偿还、公司内部管理薄弱等原因而被暂停了经营许可。
身板最厚实的春秋航空,其去年利润也较前年锐减70%。
与民营航空公司陷入风雨飘摇的境况不同,三大国有航空公司均获得了国家巨额注资:东方航空获得70亿元,南方航空获得30亿元,国航据悉也将获得100亿元。没有国家哺乳的民营航空公司,只好自己找钱,纷纷开始寻找战略融资。鹰联航空无疑是其中的幸运儿。
有经济学者认为,作为打破垄断的先锋,民营航空的存在为社会带来了公共利益的提升。民航业寒冬之中,政府管理部门更应从政策上支持民营航空公司的生存与发展,继续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从而拓展民营航空的生存空间。
还有人士建议,使用竞标方式解决航线分配不公平问题。同时,民营航空公司也要制订符合公司发展的长期战略,要有长远的眼光和规划,要细分市场、找准定位,而不是盲目扩张。 (责任编辑:梁丽霞)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