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国际货币体系中美元霸权的衰落
赵葆珉
[摘要]霸权货币体制具有内在的脆弱性。美国经济的衰落及美国滥用美元的优势地位正在导致美元的衰落,而欧元崛起与亚洲货币走强正在分割美元的储备货币地位。由于美元的衰落与欧元的局限,人民币将成为最具潜力的世界货币。人民币担当主导货币将是中国崛起在政治与经济上成熟的标志。
[关键词]霸权货币;美元危机结构;经济力量;美元衰落;欧元局限;人民币主导
一、引言
金融霸权的兴废,是经济力量变迁的必然结果。近代以来西欧列强的勃兴,无一例外都是借助于工业与技术革命所创造的巨大物质力量,强大的经济力量与在此力量上产生的金融霸权一道成为大国霸权的核心。经济效率的沦落, 以及随之而来的金融霸权的丧失,使落伍的大国在无情的国际竞争中被淘汰出局。民族国家经济力量的变迁不可避免地反映在国际金融力量的对比变化中,使得落伍的货币体系原则难以维系。历史上金本位制和金汇兑本位制,以及布雷顿森林体系都不能取得持久的成功。
国际货币体系变迁的历史几乎同时就是危机的历史。以美元为中心的世界货币体系的形成,美国实施美元统治的过程,就是美元地位逐步向反面转化,走向瓦解的开始。进入新世纪以来,象征美国金融霸权的美元正处于持续贬值的窘境,美元担当国际统一价值尺度的地位正在动摇。从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崩溃到今日浮动汇率制的危机,最根本的原因就是美国经济优势与经济权力的丧失。美元的持续衰落使国际货币体系正在迎来一个多头并进的割据时代。
二、美元霸权的危机结构
金融体系从根本上说只是一种结算制度,货币只是一种度量概念,没有任何特殊的重要性。但从历史的经验与现实的逻辑来看,货币必须由某种商品构成或由某种商品予以担保,货币购买力的根源就是这种商品的交换价值或购买力, 而不必考虑其货币作用。黄金非货币化是货币金融体系发展的自然结果。在金本位制下,货币信用由黄金的内在价值确保。在信用本位制下,本位货币的信用取决于其购买力水平,持有本位货币的意愿取决于其信用能否得到保证。而信用取决于货币当局的货币政策,取决于社会及政府是否稳定。采用信用本位的主权国家, 必然由央行实施通货管理。只要维持社会稳定与物价稳定, 央行发挥最后贷款人的职责,实施金融监督,一国的信用体系就能成功运作。
经济秩序越出民族国家疆域之后,由于黄金作为世界货币的缺陷,也由于缺乏世界政府,由霸权国货币充当主导货币是必然的。民族国家的主权货币同时充当世界货币隐含着深刻的内在矛盾。在民族国家至上的国际体系之下,金融全球化的经济协调丝毫不能触动民族国家对经济主权和民族利益的追求,世界经济一体化与民族经济多元化之间存在不可调和的冲突。霸权货币体制不可避免地面临国际义务与民族利益之间的两难困境,存在无法克服的机制性缺陷。在制定和实施国际货币政策时,由于霸权国几乎垄断了货币金融规则的控制权,在国内经济稳定与国际协调冲突时,霸权国不可能遵循要求本国经济接受约束的国际规则,往往依据本国的经济利益来进行,把国内经济目标置于首位。因此,建立在霸权国狭隘民族利益基础上的调控监管对全球化的金融和信用关系难以发挥控制力。霸权货币体制与世界经济的统一从根本上是背道而驰的。只要国际秩序的终极单位是主权分立的民族国家,就无法从根本上解决这一困境。霸权货币体系隐含着深刻的危机,其信用不可能长久维持。霸权货币体系本身就是危机性货币结构。
战后以来的美元霸权经历了布雷顿森林体系下的固定汇率制与今日的浮动汇率制。美元既是国内货币又是国际主导货币,美元霸权的两重性包含着内在冲突。美国霸权利益与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冲突隐含着经济上的风险。美国货币政策优先目标在国内经济稳定与国际货币体系稳定之间陷入两难困境。这一矛盾在实践中即表现为美元作为国际储备的供给与世界对美元信心之间的不可调和的矛盾,即“特里芬困境”。美元主导下的国际货币体系要保持清偿能力,美国的对外贸易就必须为逆差;但长期逆差,必然动摇美元的信心。作为机轴货币,美元的币值必须大体上保持稳定,否则必将引起国际货币体系的动荡。美国逃避国际责任、滥用美元的特权地位,则必然动摇美元的信用基础。因此,美元作为储备资产,具有所有霸权货币先天的不稳定性。
布雷顿森林体系下的国际货币合作是脆弱的。布雷顿森林体系与金本位相类似,即美元与黄金挂钩,其他货币与美元挂钩,在此基础上形成各国之间的汇率并固定下来。美国发挥世界央行的作用,主导全球货币政策,控制世界基础货币水平,享有向全球征收铸币税的权力。“美元荒”是美元地位如日中天的象征。在黄金——美元本位制之下,美元的信用由黄金保障,而美元的独特地位由制度保障。其他国家必须服从和维护美元,只能被动地购入美元来抵消美元的过剩,或者抛出美元来平抑美元的不足。一套国际货币安排能成功的确保少数国家选择的政策后果总和在世界范围内的不能回避的约束中是适当的,这一理想在霸权货币体系之下只是一相情愿。固定汇率制约了各国利用汇率变动灵活调节国际收支和经济活动,而美元的过度泛滥必然在国际金融合作的利益分配和责任分担上产生矛盾。当越来越多的国家不能从这一制度安排中获益时,体系性的崩溃就无可抑制地爆发了。美国不可能以牺牲其他相互依赖的国家为代价长期获利。
浮动汇率制下的国际货币体系以美元为本位货币,美国承担央行调整货币政策的最终角色。美国经常项目逆差提供体系所须的流动性,而美元币值稳定提供体系运转的信用基础。在浮动汇率体系之下,美元作为一国货币与世界货币的内在矛盾不但没有解决,而且由于美元信用体系下不存在美元信用的终极保证者,更增加了国际货币体系的动荡。浮动汇率制没有改变美国仅从本国的偏好和利益决定汇率和干预管理,鉴于美元支配着国际货币体系,美国不可避免地将自己的利益凌驾于国际体系之上。如美国财长康诺利所说,“美元是我们的货币, 至于由此产生的问题, 那是你们的事。”[1]美国强大的实力,既是国际经济与金融稳定的力量,又是导致体系崩溃的***因素。美元本位的国际货币体系为美国预算赤字和外贸赤字无限扩大大开方便之门。美国大量印制美元支付进口,意味着美元的真实价值或购买力在下降,因此世界对美元的信心迟早会动摇。
今日美国的繁荣是以国际金融体系的不稳定和严重扭曲为代价的。美国已进入金融资本的腐朽阶段,退化为食利国家,美国借助政治、军事控制力支撑的美元霸权垄断全球财富。与前美元时代的货币霸权不同,美国的货币霸权是债务国的霸权,美国经济负债经营。美国虽然有巨额贸易逆差,但在美元经济体外没有全球性的货币循环,所有国家的货币只在美元的货币供应量范围内流通,外贸盈余积累的是美元。美元汇率政策依据形势变化,在促进经济增长和维护美元地位之间寻求最佳平衡点。美国可以诉诸美元贬值来强迫美元持有者补偿美国经济的衰退,或者借强势美元使全球资金滞留美国,造就美国的繁荣。美国为债务支付非常低的利息,而它则从海外投资中获得高额收益。美国借金融投机得以生存。制造业是全球财富的真正源泉,而在美元霸权基础上形成的国际金融体系削弱了从事实业的生产商, 而为金融投机者带来巨大利益。
美元霸权具有极大的榨取世界剩余价值的能力。美国是类似帝国类型的经济,以攫取外部财富无须补偿为生。美国用信用担保的纸币换取世界的产品和资源,同时又以美国国债的方式吸收各国的储蓄。美国不断地进口和消费,源源不断的外国商品以掠夺性的价格流入美国,美国以资本账户盈余为贸易赤字融资,通过美联储疯狂印发美元制造全球债务泡沫,实现了通过举债和掠夺形成繁荣。世界经济体相互贸易不再是寻求比较优势,而是为了寻求必须的美元,以支付美元标价的外债和积累美元储备以支持它们货币的汇率。美元陷阱使世界经济陷入美国的消费和投资当中。与历史上帝国野蛮的强迫缴付不同,美国获取的贡赋并非基于政治与军事压力,而是通过开放的市场秩序自发实现的。全世界正通过接受和使用美元在经济上贴补这个最富、最强,同时也是最虚弱的超级大国。
美国的繁荣是由长久处于低生活水平并深陷出口的经济附庸的进贡所维持的。美国作为寄生性经济的生存,只有在完整的和完全的帝国体系中才能持久。历史上那些实现完全控制的帝国中心,以绝对的军事优势寄生于帝国体系,以强迫交付的形式掠夺统治区域的财富,这种建立在军事控制上的财富转移既支撑了帝国本土过度的军事重负,避免了经济损害,同时又扼杀了潜在的力量中心。以强迫交付的形式实现的财富转移,体现帝国中心与边缘地带之间的政治统治关系。此一帝国秩序的延续不是基于帝国本土经济的活力,而是基于其军事效能。只要帝国的军事基础不动摇,则帝国立于不败之地。这是大帝国长盛不衰的秘诀。美国体系的缺陷是美国并不具备完全帝国的绝对军事强制力来确保掠夺性的无偿财富转移,即以信用担保的美元换取世界其余部分的资源可持续,不能对美元实行强制汇率,或在世界范围强制执行债务清偿清算。
在一个核武力奠定的大国均势时代,美国陷入严重的经济依附而又缺乏真正的军事优势。全球化时代开放的国际贸易体制在更大程度上是建立在大国协作的互利基础之上,美国的军事力量为全球秩序提供了某种保障,但它并不具备绝对的强制力量。在后冷战时代,以核武力为后盾的中国与俄罗斯作为独立地缘政治中心的存在,克制了美国的军事优势,限制了美国的战略选择,确保大国均势继续延续。因此,美国寄生性的经济存在充其量不过是一经济现象,缺乏终极军事强制力的支撑。世界秩序大变化的趋势,是美国单极主宰体制开始动摇,多个力量中心正在迅速赶上。今天的美国坐困伊拉克与阿富汗,既无足够的兵力,也无可行的战略来粉碎叛乱势力,对伊朗的外交也徒唤奈何。美国就当今时代的重大事务制定连贯的国家战略的能力全部丧失了。美国权力日趋脆弱将动摇美国掠夺性生存的根底,美元将裸露在无情的市场力量之下。
在这一不完全帝国体系之下,国际货币体系运转的基础是最基本的交换原则,美国与其他普通国家并没有太多的两样。至少从一个长期的趋势来看,美国作为不完全帝国,要想从世界任何地区取得它所需要的资源和服务,则必须付出等值的劳动,不是被严重高估的美元或以美元计价的证券资产,而是实实在在的财富——黄金、服务或商品。美元信用是整个浮动汇率制运转的基石。美国必须确保美元信用的基本稳定,这是世界其余地区自愿接受美元的前提。美国作为霸权货币的发行国,享有征收铸币税的权力,可以利用美元的特殊地位渔利,也可以通过周期性的美元贬值来转嫁经济危机,但美国不能走的太远,美国必须谨慎节制地使用这一权力。因为归根结底,美国这一寄生性存在能否持续,取决于传统的自由市场法则:即如果美国消费过量,同时涌入美国的资金流枯竭,美元就会崩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