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p class="stroyContentHighlight" id="contentBodyFirst">2030</p><div class="storyContent" id="ContentBody"><p>年的时候全球经济会是个什么样子?这一点没人知道。但我们可以思考,目前的趋势将把我们带向何方。同样,我们可以对一些风险和机遇进行评估。世界银行(World Bank)最新的《全球经济展望》(Global Economic Prospects)就起到了这种作用*。该报告不仅有助于我们组织思路,还应该能让我们振作起来,鞭策我们做得更好。</p><p>过去的25年,随着技术的进步,以及社会主义“沙堡”在经济自由化浪潮的冲击下坍塌,全球经济一体化呈现出前所未有的规模。世行报告也指出:“自1980年以来,全球收入已增长一倍,自1990年来,已有4.5亿人口摆脱极度贫困,目前发展中国家的人均寿命为65岁。”</p><p>全球化进程也在迅速前行:1970年至2004年之间,出口在全球经济产出中所占的份额已增长一倍,达到25%以上;新技术在全球范围内迅速传播;2004年,发展中国家的私人融资总额达到了近1万亿美元。这些趋势的持续存在引人瞩目。此外,近来全球经济令人鼓舞的特点之一,是发展中国家人均收入的增长提速(参见图表),南亚增长率以及东亚地区在全球经济中的比重均有所上升。</p><p>那么,2030年的时候世界会是个什么样子呢?报告提出一种中方案情形,假设政策环境没有发生重大变化。那么,这种情形可能被视为“一切照常”。</p><p>首先,全球经济的实际规模将增长一倍,而发展中国家的总产出将增长两倍,其在全球经济产出中所占份额从23%提高至33%(以不变市场价格计算)。东亚、南亚和中东欧的人均平均收入将集中在那些高收入国家(以购买力平价计算)。例如,以购买力平价计算,中国的人均收入将从相当于高收入国家平均水平的19%,上升至42%。不过,非洲亚撒哈拉地区仍将远远落在后面。</p><p>其次,全球化仍然是一股驱动力量:出口在全球经济产出中所占的份额将升至34%;金融一体化趋势将继续,不过发展中国家仍将严重依赖国内储蓄;而技术将继续在全球范围内传播。</p><p>第三,在贫困和收入分配方面将发生重大变化。按购买力平价计算,消费低于每天1美元的贫困人口,将从目前的11亿减少到5.5亿,而消费低于每天两美元的贫困人口将从目前的27亿,减少到19亿以下。同时,贫困人口中非洲国家所占的比重将明显上升:到2030年,东亚和南亚在全球最贫穷的10%人口中将占30%的份额,低于2000年的60%,而非洲亚撒哈拉地区在最贫穷的10%人口中所占的份额,将从30%升至55%(参见图表)。此外,全球中产阶级(收入介于目前巴西与意大利平均收入之间的人)中有12亿人将来自发展中国家,高于2000年的4亿</p></div>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