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61|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如何走出一条以内需为基础的发展新路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9-3-5 10:09:2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如何走出一条以内需为基础的发展新路
——24条以改革应对发展难题的建议
    今年是我国改革发展十分关键的一年。面对国际金融危机和国内发展转型的双重挑战,需要用改革的办法破解难题。在当前出台4万亿投资计划、十大产业振兴规划的同时,如何尽快推出并实施“一揽子”改革,集中解决经济社会发展的深层次体制性矛盾,建立与发展型阶段相适应的体制机制,走出一条短期和中长期兼顾、标本兼治的新路子,走出一条以内需为基础的发展新路子,是方方面面对下一步改革的热切期盼。为此,本文提出了应对发展难题的24条建议。      

    国际金融危机与全面转型双重压力下的改革下一步
    如何积极主动地布局下一步改革,寻求以改革的办法破解发展难题,实现新阶段改革的重大突破,化危机为转机,已成为当前最急迫的全局性问题。
    1.国际金融危机远未结束,改革发展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
    这次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的冲击表现在整个经济领域,不仅外贸出口受到很大冲击,而且不同的企业、行业、地区都受到较大程度的影响;危机还反映在社会领域,如失业和困难群体增多等一系列问题。从世界范围看,相当一段时期,我国再寄希望于外部市场来缓和国内生产过剩的矛盾并不现实。
    2.国际金融危机对实体经济的影响日趋加深,经济增长方式转型需要全面提速
    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的冲击主要是实体经济。主要表现为出口大幅度下滑,造成国内出口导向型企业和相关产业的萎缩。实体经济领域暴露的突出问题集中反映了经济增长方式转型的严重滞后。这次国际金融危机使我国通过出口化解国内生产相对过剩危机的空间大大缩小,必须实现经济增长由以投资拉动为主转变为以消费拉动为主。
    3.面对金融危机与增长方式转型的双重压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面临突出的体制性矛盾
    (1)经济增长方式转型与某些市场化改革不到位的矛盾。1995年我国就提出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但由于资源要素等领域市场化改革的滞后,在体制上缺乏应有的激励和约束,使得转变经济增长方式难以实现。
    (2)社会公共需求转型与公共产品供给短缺的矛盾。进入新世纪,我国由生存型阶段进入发展型阶段。全社会全面快速增长的公共需求同基本公共服务不到位、基本公共产品短缺,日益成为突出的社会矛盾。这一矛盾不解决,消费低迷的状况就很难从根本上改观。
    (3)政府作用的发挥与政府自身建设与改革滞后的矛盾。一是危机中政府公信力与政府自身建设滞后的突出矛盾;二是经济增长方式转型与政府主导的经济运行机制之间的突出矛盾;三是扩大消费需求与政府公共服务职能不健全之间的突出矛盾。
    4.推进“一揽子”改革,为“一揽子”经济刺激方案提供制度保障
    (1)尽快推出“一揽子”改革方案对提振市场信心至关重要。给全社会强有力的信心,需要在一系列政策出台的同时,加快推出“一揽子”改革方案。
    (2)以市场化改革破解“保增长”难题。把市场化改革进一步拓展到资源要素等领域,使投资能够反映市场真实需求;建立相应的激励约束机制,淘汰高能耗、高污染、高排放的产能;加快推进财税、金融体制改革,完善宏观调控,解决中长期、深层次的体制问题。
    (3)以积极的社会变革缓解经济压力。当前扩大内需,重要的在于提供惠及13亿人的基本公共服务,为广大社会成员提供一个良好的未来预期,解决扩大消费支出的后顾之忧,扭转“高储蓄、低消费”的倾向。
    (4)实施更为积极主动的对外开放战略。国际金融危机既对对外开放带来巨大冲击,但也带来历史性机遇。比如,可能在参与新一轮国际秩序重建中获得更大的发言权、人民币国际化进程有可能加快等。
    (5)应对危机需要加大政府自身建设与改革力度。从总体上看,政府进入了危机管理过程。提高政府工作的预见性、前瞻性,形成政府与市场、社会应对危机的合力,发挥中央地方两个积极性等,从多方面对加大政府自身建设与改革提出新的要求。
[1] [2] [3] [4] [5]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中国海外利益研究网|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 京ICP备12023743号  

GMT+8, 2025-8-1 19:27 , Processed in 0.125000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