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年一度的“两会”之春总能给人带来无限憧憬,或因此,兼其他,我们近来听到许多关于经济形势的乐观声调。例如,有人士断言,自“4万亿”刺激计划启动,中国经济最危急的阶段已经过去,今年重拾升势不成问题;还有一种观点颇为流行:中国的地方、企业和民间充满了发展冲力,只要宏观政策宽松,上升之势不可挡。迅猛增加的信贷,看上去热闹的股Shi,一时回升的钢价,似乎也都在支持这种昂扬之气。
然而,我们对此乐观判断难以赞同,对经济形势仍深存忧患之心。
应当承认,相比其他深陷危机的经济体,中国庞大的外汇储备、强大的政府财政实力、相对健康的金融体系和较为充沛的流动性,以及较低的发展水平和进一步改革可能释放新的经济增长动能等,都可称为保持稳定增长、度过危机的有利因素。但是,这些优势仍然只是相对的,中国毕竟已经深深卷入了这场全球性危机,而且正因身处危机冲击波的外圈,目前才越来越深刻地承受这场危机的冲击,进而越来越充分地暴露出自身独有的诸多转型期制度性缺陷。
“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在这场内外交织的经济困局中,中国遭遇的挑战和压力以总量而言,绝不比其他经济体更少,如果不是更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