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10|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云南玉溪发现古代巨型石碾 直径达4.7米(图)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9-3-2 08:51:1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如此巨大的石碾子让到场的不少人大吃一惊


  玉溪红塔区研和镇玉屏村委会一村庄保存着一个巨型石碾,这个石碾的碾盘直径约4.7米,厚度约0.87米,如今依然可以使用。据当地村民介绍,这个石碾建于明代,至今已有数百年的历史。
  个子大
  巨型石碾直径4.7米
  虽然到这里之前已在脑海中把记忆里见过的石磨、石碾翻了一遍,可真正见到这个传说中的大石碾时,记者还是吓了一跳,这么大型的石碾确实是第一次看见。
  石碾几乎全部占据了这个40平方米左右的房间,制作十分简单,由两个主件组成,就是碾子和碾盘。碾盘是一个圆形的大圆盘,直径约4.7米,厚约0.87米,中间略高,边缘略低。略低的部分自然形成碾槽,略高的部分由多块大石拼接而成,形似八卦,又似龟背,表面十分光滑。碾盘中心是一个正方体石礅,一根长约1.5米的、粗壮的棕榈树干将石礅与房顶连接起来,起到固定的作用。碾子是一个圆柱形的石滚子,重约800公斤,两端相同粗细,表面光滑不易粘米面,石滚子的两端中心各有一个凹进去的脐,是装碾杆用的。脐与碾杆的连接设计十分巧妙,两端的短碾杆各装有两个锥体的铁制品,与脐悬空连接,这样,当碾子在碾盘滚动的时候,就十分省力。将两根短碾杆连接起来的是长、短各一的碾杆,长碾杆直接连接碾盘中心的棕榈杆。

  时间长
  历时数百年仍可用
  该村丁朝玉今年有53岁了,他说,据传,这个石碾建于明代,当时正是云贵历史上最大规模的移民时代,他的祖辈由外省充军到云南,在现在的村庄安了家,也就有了这个石碾。从丁朝玉的祖辈开始,村里的家家户户都用这个石碾碾米、碾面。最多的时候,这个石碾一次能碾千把斤米面,由于石碾体积较大,碾少了也不行。解放后,这个石碾依然是村里人重要的生产、生活用具。
  如今,丁朝玉依然清晰地记得,在他还只有五六岁的时候,村里人在磨坊里用石碾碾米的情景。那时候,每逢逢年过节,磨坊就成了最热闹的地方,家家户户都到这里碾米、碾面,这里也成了小孩子玩乐的天堂。小孩子们总是兴高采烈地拿着木棍赶牛拉碾子,大人则在旁边不停地翻动麦子,还有的人在磨坊里舂米、舂年糕,大家说说笑笑,好不热闹。后来村里通了电,生产工具也不断改进,石碾就渐渐被人们淘汰遗弃了。
  在丁朝玉记忆中,磨坊曾拆过一回,幸运的是,石碾被保留了下来。虽然现在村里的大部分家庭都有了自己的小型碾米机,可这个石碾的存在对他们依然有着深刻的意义,因为这个石碾记录了这里200多村民祖辈勤劳生产、努力生活的历史,也记录了他们许多童年的美好回忆。 通讯员 蒋跃 李红芳 记者 李继升 摄影报道(春城晚报)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中国海外利益研究网|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 京ICP备12023743号  

GMT+8, 2025-8-9 02:48 , Processed in 0.078125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