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93|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易纲:对抗通缩威胁是央行短期内最关心的事情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9-2-26 12:03:5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央行副行长易纲日前在北京表示,对抗通货紧缩威胁是央行短期内最关心的事情。他同时强调,现在流动性已下降到充裕状态,央行维护币值稳定的决心坚定,未来降息空间不大,更不可能实行零利率政策。
    易纲是在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举办的“CCER中国经济观察”报告会上做出上述表示的。他强调对抗通货紧缩威胁是中国央行短期内最关心的事情,央行完全可以通过各种货币政策工具的最优组合来有效实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
    “桔子只能跟桔子相比,苹果只能跟苹果相比,桔子是不能跟苹果相比的。”针对目前国内外一些关于中国利率水平过高的说法,易纲用这样的比喻回应。
    随着1月人民币贷款出现罕见的“井喷”式增长,市场预期降息必要性已经下降。易纲表示,中国降息空间有限,将跟随全球央行的统一动作。
    易纲认为,目前中国的一年期人民币贷款利率为5.31%,一年期人民币存款利率为2.25%,而美国存款利率是2%左右,美国住房贷款利率大约是5.33%,中国的住房抵押贷款现在大约比美国略低,对同一类型的利率进行比较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除了日本是零利率外,中国的利率并不高”。

    他说,零利率或准零利率政策具有其自身的局限性。1992年2月之后日本进入零利率时代,虽然之后经济有所复苏,不过零利率大大降低了借贷成本,投资者大量借入日元,然后兑换成其他储备货币投资海外,虽然增加了海外日元市场投资,但实际上严重削弱了对日本国内消费的宽松效应,对商业银行和央行产生的影响实际上是收紧的。
    易纲说,实行零利率或准零利率政策对中国来说不是一个好的选择,其原因在于:中国的储蓄存款余额占GDP的比重高;中国的劳动生产率和要素生产率均在不断的提高;资本回报率不支持零利率政策;中国的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少、收费少、业务结构有待优化,利率太低银行无法生存。
    他表示,中国经济基本面健康,货币政策应重点确保国内金融市场拥有充足的流动性。危机发生前,中国流动性有一些过剩。在金融危机过程中,中国的流动性有所下降。通过长达一年的调节,易纲认为,流动性水平目前已下降到充裕状态。(闫立良)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中国海外利益研究网|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 京ICP备12023743号  

GMT+8, 2025-7-26 14:18 , Processed in 0.203125 second(s), 2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