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60|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樊纲:中国面临的通缩问题由外部因素推动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9-2-20 08:43:5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中国改革基金会国民经济研究所所长、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委员樊纲16日表示,中国经济当前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是通货紧缩,而现在的通缩一定程度上是由外部大宗商品价格的大幅度下降导致的,并非完全因为中国需求不足。
    中国是否进入轻度通缩
    樊纲是在中国经济50人论坛2009年年会后作上述表示的。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中国今年1月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同比涨幅仅为1%,延续了九个月以来的走低态势。同时,1月工业品出厂价格(PPI)同比下滑3.3%,降幅创下了2002年3月以来的最低。对此,部分市场人士认为,中国已经进入轻度通缩。
    央行副行长易纲日前在北京也表示,对抗通货紧缩威胁是央行短期内最关心的事情。他同时强调,央行维护币值稳定的决心坚定,未来降息空间不大,更不可能实行零利率政策。
    樊纲同时指出,一般来说,价格下跌第一轮冲击使产品价格一下子低于原来进口的价格,导致很多企业亏损。而下一轮价格下降意味着成本下降。如果生产效率提高,成本下降,这样的价格下降就是良性的,对需求是有拉动作用的。
    他还表示,虽然当前国内企业的投资需求有所下降导致国内需求下降,但是政府投资的增长正是为了弥补这部分下降。
    关于世界市场价格是否由中国的通缩决定,樊纲认为,至少这次不是。“在增长的时候,增量部分也许是有我们的原因,某些大宗产品还是占主要的。但这次下跌是存量调整,大经济体的需求下降导致全世界预期变化,导致价格暴跌。”
    樊纲在论坛上还表示,尽管在金融危机中出现保护主义抬头的倾向,但全球化和市场化的大趋势不会改变,以美元为主要储备的国际货币体系短期内也不会有大的变化。
    中国应实现以消费带动内需增长
    在16日的中国经济50人论坛2009年年会上,部分专家表示,中国现在的宏观政策很可能是已经给经济打了麻药,但是关键在于动手术,不动手术等麻药劲过了以后可能更加难受。
    中银国际控股有限公司首席经济学家曹远征是持有上述观点的典型代表。他认为,即使当前贷款的高增长能持续一段时间,中国经济可能在今年四季度达到今年高点后明年2月份再度下降。中国应通过结构调整和体制改革等手术,实现以消费带动内需增长,从而保证中国经济的平稳发展。
    曹远征认为,结构调整和体制改革其中有几项至关重要,一是建立以能源资源为中心的价格体系;二是目前民间投资不足,光靠政府来投资的话难以持续,应进一步放宽准入门槛,打破垄断;三是今年地方财政收入开始下滑,应进一步理顺中央和地方财政收入的关系。

    社科院金融研究所所长李扬则认为,中国要实现科学发展,下一步的改革应主要是要素改革、机制改革和财税制度改革。同时,要让扩大内需切实成为我国的战略,而要扩大内需,必须改变现行的收入分配机构。此外,政府应该适应市场发展潮流,用政策鼓励产业转型。(记者 但有为)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中国海外利益研究网|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 京ICP备12023743号  

GMT+8, 2025-7-22 12:11 , Processed in 0.359375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