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386|回复: 4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泰国缘何亲中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8-11-8 16:49:2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在东南亚国家中泰国对中国人民非常友好,是东南亚中比较亲中的国家。在泰国北部有个叫美斯乐的地方还住着几十万国民党残军及家眷。国民党残军自1950年进入缅甸后,缅甸政府数次对其发起军事进攻想将其赶出缅甸,因为缅军战斗力不行所以没能成功。国民党残军在缅甸得到美国和台湾大量援助,这些援助除部分空投外,大部都是通过泰国运进去的,泰国对此事睁只眼闭只眼。1960年缅甸请求中国人民解放军越境作战围剿国民党残军,残军不敌退出缅甸。残军丢掉缅甸老巢后另有一小部组成雇佣军帮助老挝政府围剿*政府武装。谁知老挝左中右三方坐下来谈判,他们把枪口对准了雇佣军。残军大部退入泰国北部山区,泰国密切监视并限制他们在泰北山区,后来将他们作为雇佣军对付游击队,泰国态度相对于缅甸和老挝来说还是比较温和的。这是什么原因呢,近来看了篇关系二战美泰关系的文章后,我认为这与二战时中国站在美国一边反对英国有关。二战中泰国做为日本的同盟国对英美宣战,期间占领了与泰国接壤的缅甸两个邦和马来西亚四个州,泰国本就是英国势力范围,所以英国想战后进一步控制泰国。但中美在泰国问题上没有让步,使在战后赔款惩罚时却没有泰国,不像芬兰、罗马尼亚等国割地赔款。
日泰同盟
二战中,日、泰双方出于各自的扩张需要,相互接近,并于太平洋战争爆发以后不久正式结成同盟。日本借助泰国的帮助,迅速席卷了东南亚;泰国也借助日本的支持,在东南亚迅速扩张了自己的势力范围。
二战前泰国是在英国的财政和商业范围内。泰国民族主义的出现及其与日本帝国主义的结合,和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英国势力在东亚的消失,是使这种原有关系发生变化的主要因素。民族主义在泰国的兴起既和20世纪30年代日本势力在亚洲的兴起同时,又在某种程度上受到后者所加强。1938年銮披汶当选总理后,开始执行一种经济民族化、建立军队和与日本建立更密切关系的政策。他的经济民族化的目的有二:其一是解除华商会对经济的控制;其二是削弱外国公司的势力。作为新兴民族主义的一部分,泰国掀起一个收复被英、法侵占领土的运动。这些上居住着泰族人,直到数十年前还是却克里朝诸王拥有宗主权的地方。这一运动由于日本在亚洲大陆的则受到鼓励。
1941年12月10日,英国远东舰队在马来海的海战中被歼灭。这一消息随后立即传到了曼谷政府。当日夜里7时,銮披汶表示对于日本提出缔结攻守同盟一事,并国内开始着手准备。之后,日本要求立即建立同盟关系,銮披汶对此也表示了赞同。两国建立同盟关系,泰国为日军提供军事上的合作,日军在尊重泰国独立,主权和名誉的同时,帮助泰国收复领土。12月11日上午11点20分,銮披汶在“日泰两国同盟条约临时签字书”上签字,并在第二天12日早上的收音机广播中向国民宣布了政策路线的转变。此外,广播局还发表了以下声明。“政府现在公告广大国民,鉴于慎重考虑后,泰国已与日本政府达成同盟条约。在目前的情况下,这将是符合泰国国家利益的最佳路线。因此,今后日本是我们的盟友。我们将同甘共苦。”
12月13日,日泰两国就共同作战对付缅甸敌军一事签订了“日泰协同作战纲要”。在日军进驻东泰巴真武里(Prachinburi)之前,集结在当地泰国陆军精锐部队在13日夜里被命令向北泰进军。这些部队在12月24日里,被正式编为远征缅甸掸邦的西北军。
两国于12月21日在“日泰同盟条约”上签字使其生效。按此同盟条约所规定,泰国对日本提供“政治,经济以及军事上一切相关的支援”。在本条约的附属秘密项目中,也有“在泰国提出要求收复其领土的时候,日本应该给予协助。”的规定。同盟关系确立以事,銮披汶首相12月22日致电给驻德国公使,“我方自愿与日本签署条约。现在泰国欲加入轴心国。请与德国政界官员取得联系,探听一下德方对此的真实态度和意见。”对此,驻德公使在12月30日的回电中汇报了德国的反应。“德方有意让泰国加入轴心国,但考虑到日本方面的因素,认为为时过早。德方等待日本先提出此事。”銮披汶在收到消息后,指示对驻德公使作出如下答复。“电文已收。深表感谢。我方与日本同结为一体。”此后,在1月25日泰国对英美宣战后,2月3日,銮威集哇他干(Luang Wichitwathakan)外交副部长又电信给驻日泰国大使里绿命令其试探一下时时刻刻对泰参加轴心国的意见。通过这些电文的内容,我们不难看出泰国在对同盟关系问题的看法上有了相当大的转变。换言之,日泰同盟的缔结,并非只是因为泰国受到了日本的强迫,这当中也有来自泰国方面自发性想要缔结同盟的因素。而且如上所示,泰国当时还有意欲加入三国轴心国的同盟之中。
中国对泰态度
泰国和日本缔结军事同盟引起了统治集团的内部***。在签署《日泰同盟条约》的当天,披汶•颂堪政府的财政部长和外交部长都愤而辞职,远在华盛顿的泰国驻美大使社尼•巴莫一方面派人与远在瑞士的年轻国王联系,一面在华盛顿发表声明,称“余将不再听命于曼谷的泰国政府”。1942年1月25日当銮披汶政府对美宣战的声明传到华盛顿的泰国使馆时,社尼•巴莫因深信此事不能代表泰国人民的意志,对其置之不理,根本未将宣战公告送给美国国务院。社尼•巴莫在美国组建了“自由泰”运动,泰国驻美大使馆成了泰国海外抵抗运动的核心。1月28日中国建设美国不要对泰宣战,中国人认为不宣战可以表示对泰国人民和军队的同情,因为他们是被日本强行推入战争的,而且会使中国今后可能在泰国进行的对日军事行动较为方便些。由于新加坡即将沦陷,而日本业已由泰国侵入缅甸,陷入困境的英国人在2月初就承认它和泰国处在战争状态。
1943年战局发生明显变化,轴心国这艘起初耀武扬威的战舰开始出现一个又一个破洞,盟国在各战场掌握主动权。1943年2月28日,銮披汶被迫宣布辞职并解散内阁,重庆的中国电台监听到泰国发生内阁变动的消息后,蒋介石立即对泰国人民发表了广播讲话。他说:“我郑重声明,无论中国,还是其盟国,都对泰国没有任何领土要求,也不想侵犯它的主权和独立。”蒋介石指出,中国把泰国看作是被敌人占领的国家,而不是敌对国家。他号召泰国人民拿起武器反对日军,并同盟国合作。几天之后,美国总统罗斯福也发表特别声明,称蒋介石的讲话不只代表中国,也代表美国对泰国地位的看法,以及对泰国政府采取新政治路线的殷切期望。
罗斯福总统和蒋介石于1943年11月23日在开罗会议时已同意泰国应在战后获得独立。英国驻华盛顿公使乔治•桑逊爵士转告美国国务院说英国外交部不能无条件地支持泰国独立。英国人有意要把一个对泰国的总政策的声明公之于世,该项声明提出的看法是:泰国由于和日本合作,以及由于违反互不侵犯条约而对英国宣战,已破坏了和英国的友谊;声明进一步指出,泰国人民必须对其政府的行为付出代价,但又说,如果他们和英国人合作,就可指望英国在战后支持一个独立泰国的出现。表明英国想在战后继续控制泰国,将泰国纳入自己的势力范围。
既然美国和中国对泰国的战后地位都持有和英国人不同的看法,于是究竟由蒋介石与史迪威将军去从日本统治下解放这些地区,或由蒙马顿去解放,就颇为重要了。在开罗会议以前,中国战场原包括缅甸、泰国、印度支那和整个中国,但英国人主张把泰国和印度支那划归东南亚指挥部。在会议上,蒋介石告诉蒙马顿海军上将,说这样做会损害中国人的士气,并会使泰人和印度支那人相信日本人所谓英国想在战后把这些地区占为殖民地的宣传。但蒋介石却又赞同将缅甸战场划给蒙马顿统一指挥。大家同意不正式宣布关于改变战区界限的事,但在约定时间中国军队将从北面进攻,而东南亚指挥部则从南面进攻,双方所占领的任何地区即归入各自的战区内。
战后中美英法对泰态度
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接受《波茨坦公告》,无条件投降。8月6日,比里•帕侬荣博士作为国王三人摄政委员会仅存的成员(其他两人一于1942年病故,一于1944年辞职),宣布1942年銮披汶政府对英国和美国的宣战公告是军人集团的个人行为,“是违背泰国人民意志的,也是违反泰国宪法和法律的”。泰国国民议会也于同一天通过决议,宣布当年的宣战无效,并废除1941年12月8日以后同日本签署的一切条约和盟约。美国国务院早在1945年2月就曾发表声明,由于社尼•巴莫从未将泰国的宣战声明送交美国,因此美国一开始就不认为它同泰国之间存在着战争状态,而且考虑到“自由泰”运动为盟国做出的贡献,因此宽宏大量地决定不将泰国视作轴心国成员或战败国。
但是,尽管美国和中国不将泰国视作交战国,但曾直接与泰国军队交战的英国和FaGuo却不这么看。1946年1月1日,英国、印度和澳大利亚与泰国签署停战条约,泰国退出兼并的马来亚北方四州并归还所有被掠财产,赔偿英国公民因泰国的战争行动而造成的损失,保证未经英国同意不得开凿克拉运河,并向正处于战后饥谨之中的英国赔偿150万吨大米。泰国还必须将国名恢复为“暹罗”(1947年披汶元帅发动政变后重新改为“泰国”)。FaGuo也要求泰国归还其占领的印度支那领土,否则不同意泰国加入联合国。不过,对比意大利、匈牙利、罗马尼亚、芬兰这样的轴心国成员来,泰国受到的惩罚无疑宽大得多。中国对决定泰国战后免遭惩罚起了一定的作用。

这是我进入国际关系领域学习写的第一篇文章,希望大家不吝赐教指正.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2#
发表于 2009-2-12 17:47:23 | 只看该作者
不过,对比意大利、匈牙利、罗马尼亚、芬兰这样的轴心国成员来,泰国受到的惩罚无疑宽大得多。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发表于 2009-8-28 12:27:03 |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发表于 2009-9-3 19:13:15 | 只看该作者
は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中国海外利益研究网|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 京ICP备12023743号  

GMT+8, 2025-7-17 00:23 , Processed in 0.078125 second(s), 2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