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1471|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追 寻 自 我 尽 显 高 雅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9-1-19 10:16:2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追 寻 自 我    尽 显 高 雅

                                                   访中国艺术歌曲歌唱家邱曙苇

                   http://player.youku.com/player.php/sid/XODAwNTEwOA==/v.swf


(华语国际通讯社记者蒲冬渊2007年5月5日华盛顿报道)当你看着CN*、读着纽约时报、听着美国之音等一统天下的西方媒体炒作中国经济主题的时候;当你经意不经意关注到国会山的政客议员们、华尔街的银行金融家们、华盛顿的智库智囊们在不同的场合发表着、谈论着、甚至于大放厥词中国威胁论时;当中国的文化伴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开始展现于世界、一批批中国当代艺术家、娱乐明星频频造访华盛顿这座特别的大都市时;你意识中的时空背景一定是鲜明的,我们第一次在华盛顿访问了上海音乐学院中国年轻的艺术歌曲歌唱家邱曙苇,并在国会山最美丽的历史性建筑,国会图书馆剧场和华盛顿著名的JCC文化中心音乐厅欣赏了邱曙苇的演唱,正是在这样的时空背景下:2007年4月春风时分,华盛顿。


我是从一位居住在华盛顿的FaGuo朋友处得知邱曙苇的名声和她演唱的印象派艺术歌曲作品。虽然是第一次访问,虽然邱曙苇对许多居住在华府的人还有些许陌生,但在听过她的演唱会以后,我的感觉却是这样的强烈;邱曙苇是属于中国的,更是属于世界的,邱曙苇的演唱是在中国和平发展的今天诞生的。当经济国际化,当人才国际化,当文化国际化之时,邱曙苇和她的演唱艺术也尽显国际化。一切都是那么的自然、那么的顺理成章。我们的谈话,也应和着窗外闪烁着的车流灯光,缓缓地流淌。


记者:欢迎你来到华盛顿。你从巴黎到上海再从上海到华盛顿,对华盛顿有些什么样的感受?访问期间有些什么活动?


邱曙苇:很高兴来到华盛顿,这座具有世界影响力的美丽城市并非人们一般意义所理解的政治中心。同样,她也是一个拥有世界一流文化设施,一流艺术人才的聚集之地。比如国会图书馆、国家民俗中心、肯尼迪艺术中心和史密苏尼亚国家博物馆群体等部门都是这类典型的代表机构。我这次访问是受美国亚洲文化学院、国会图书馆和美国国家民俗中心的邀请,来参加作品的收藏仪式,并在华盛顿举办个人独唱音乐会。


记者:许多人对你的演唱所传达的诗意感受强烈。认为你的演唱,不仅兼备美国国家民俗中心音乐部知名音乐学博士Nora Yeh女士所说的三个特质:震撼力、感染力和韵律感,而且还具有很强的个人表达风格。你对此有何感想?


邱曙苇:“震撼力、感染力和韵律感”确实是我的艺术追求,“个人表达风格”却不是我所刻意的。我十多年来的演唱艺术生涯,沉浸于对许多艺术要素的吸收,包括在FaGuo的五年留学期间吸收FaGuo艺术、西方文化和西方哲学思想的过程,都是为了追求属于我自己的独到的感悟。我希望表达东方精神在现代背景下的延续和伸展。现在看来,这种“东方精神在现代背景下的延续和伸展”,正成为我们这个时代和民族的最高追求。这当然也应该是我的个人追求。


记者:你的演唱作品,通过诗词表达诗歌之外纯粹意境和精神境界,对一般的欣赏者有相当的难度。你能做一些简单的艺术解说吗?


邱曙苇:严格地说,艺术歌曲的欣赏是无法完全解说的,特别是印象派作品。欣赏者可以和演唱者一样,凭借主观想象力和创造性,及个人的体验和感受,去品味作品的意境。这是艺术欣赏中的“我思故我在”。当然,我可以就我对作品的理解和演唱过程做一些解说,也许有助于大家在欣赏过程中的“再创造”。


于是,我们一边听着她的解说,一边欣赏邱曙苇的专辑唱片。邱曙苇说,她用心性演唱,追求的是一种流畅而自然的效果。每一层面的音域展开都具有透明性和可塑性,以便“个人表达”可以在上面飞舞,使音乐连续展开,造成或流畅或曲折的节奏感和音韵感。另外,艺术歌曲的演唱,应该完全建立在情感的表现力上,自发和本能的情绪追随着意识和理解,顺应着内心的感受和情怀。要使每部作品真正成为心性的自然流露,就不可在演绎的过程中有丝毫的勉强与造作。


在艺术家的指点下,我们欣赏了拉威尔名为《魔笛》的歌曲。这首缓慢的、充满柔和情感的艺术歌曲是拉威尔艺术歌曲套曲《天方夜谭》里的第二首,整首歌曲所展现的是一幅穆斯林后宫的画面,当主人睡着的时候,心爱的人在享受着情人吹颂的曲调,悠悠的笛声时而悲伤、时而欢快,每个音符飘拂而来,好似神秘的轻吻。尾声益弱和渐慢的处理,犹如克洛德. 德彪西的风格。这首歌的演唱难度在于如何使声音的音色和细腻的情感处理完全与作曲家的钢琴伴奏旋律之间天衣无缝的吻合。演唱者不仅要完美的运用发音,更要有令人沉醉的情感抒发。


告别邱曙苇的时候,已近午夜时分。 从美伦美奂的作品意境中刚刚走出的我,又一头撞进了迷人的华盛顿之夜。听其声、闻其香,春风习习掠过,路旁的灯光闪烁摇曳,我若有感悟:邱曙苇演唱的印象派作品意境,和眼前这可以触摸的华盛顿夜晚有一种神似之处。作为一名年轻的歌唱家,十几年的艺术表演,在巴黎、在上海、在华盛顿孕育着唯美的高雅,叙述着她那独到的感悟,执着于自我的哲学思索,不艳羡于外部世界的时尚。然后,回到了这个时代背景里去,她的演唱作品,仍有许多我们这个时代的折射。邱曙苇说,多样化的艺术滋润和实践,最能贴近她对艺术歌曲所追求的感受和意境。我要说:在今天中国流光溢彩的音乐时尚中,我看到了歌唱家邱曙苇和她演绎的作品所追求的高贵和典雅。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2#
 楼主| 发表于 2009-1-19 10:17:01 | 只看该作者
在华盛顿DC的JCC音乐厅听中国人的室内乐演唱会

           ——记二零零七 年四月二十八日邱曙苇在华盛顿DC的室内乐演唱会

by 鸟歌


2007 年4月28日,来自中国上海音乐学院的艺术歌曲演唱家,声乐系教师邱曙苇在华盛顿特区的JCC音乐厅举行了艺术歌曲室内乐演唱音乐会,为几百名美国观众献上了中国和西方的经典艺术歌曲。

这场由华盛顿中国音乐协会等机构主办的室内音乐会分为两部分。在第一部分中,邱曙苇演唱了部分流行于中国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的歌曲以及中国的传统歌曲,其中既包括赵元任的《也是微云》和《教我如何不想她》、黄自的《花非花》和《春思曲》以及刘雪庵的《红豆词》和《飘零的落花》,也包括由王洛宾等编曲的传统歌曲《绣荷包》、《牧歌》和《在那遥远的地方》等。

在第二部分中,邱曙苇演唱了欧美近代与古典作品,包括五首以雨果的诗为内容的FaGuo印象派艺术歌曲,法雷的《蝴蝶与花》、《五月》,果纳德的《小夜曲》,汉恩的《假如我的诗歌长上翅膀》、《梦幻》,美国作曲家莱特曼的《鸟之歌》(萨克斯管伴奏),意大利作曲家普契尼的《晴朗的一天》(选自歌剧《蝴蝶夫人》),最后是德国作曲家舒伯特的《悬崖上的牧羊女》。

关于室内乐这个名词,我在许多年前清华的音乐沙龙里听匡慧和王海燕讲过, 她们当时是两位热心于普及音乐知识两位年轻的教师。 这次欣赏了邱曙苇的室内乐演唱会,好像我又一次回到了多年前,在清华园里参加音乐沙龙的感觉。

一般的来讲,这种音乐会一般都是在小的音乐厅里举行, 不需要音响设备和麦克风,听得就是演员的那种原汁原味艺术风格和演唱技巧。 这种表演形式,看上去有一点国内现在流行的“圈子”文化的形式。

1997年,邱曙苇毕业于杭州师范学院音乐系毕业,然后留学于巴黎高等师范学院和巴黎福雷音乐学院,获高级演唱家文凭和高级演唱第一名文凭;并获巴黎音乐戏剧歌唱比赛与巴黎国际音乐歌唱比赛第二名。在FaGuo的日子,她受到世界著名女高音歌唱家卡芭叶(Montserrat Caballe)指导。在FaGuo巴黎五年的留学生活,是邱曙苇艺术生涯中一段十分重要的历程,回到中国后,她一直致力于FaGuo艺术歌曲的普及和推广,不仅在中国音乐学院开办了“FaGuo艺术歌曲”讲座,还在上海东方电台制作开播了“FaGuo艺术歌曲欣赏”节目。拉威尔是她重点推出的第一位。从2004年开始,邱曙苇和香港钢琴家吴美乐(曾受教于拉威尔的高足培列)合作,在上海大剧院举办了“拉威尔印象之夜”独唱音乐会,然后在华东和全国其他地方巡演,反响之热烈大大超出了主办方的意料,邱曙苇的“FaGuo艺术歌曲之旅”起程便大获成功。

在演唱会的场间休息时,我在大厅里买了一盘二零零七年发行的邱曙苇第一个专辑,《邱曙苇唱拉威尔》。在这个专辑中,邱曙苇选择了拉威尔不同时期不同风格的代表作:《两首克莱芒•马落的诗》、《天方夜谭》、《动物的故事》、《五首希腊民间歌曲》等。这次被美国国会图书馆收藏的便是这一专辑。

和其他的艺术家一样,邱曙苇对艺术也有着广泛的爱好。除了音乐之外,她还喜爱文学、美术、摄影、尤其喜欢凡高的画。邱曙苇翻译过FaGuo作家帕里斯的小说《笋瓜自传》,这本书已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目前她正在翻译另一位FaGuo作家沙兰冬的小说《小波琪》。邱曙苇自己说,多样化的艺术滋润和实践,对自己的演唱是非常有益的。有道是“功夫在诗外”。

这一次邱曙苇是应美国亚洲文化学院的邀请,随中国艺术代表团来美访问。四月二十四日她在美国国会图书馆发布了个人专辑,首发唱片被美国国会图书馆和美国国家民俗中心同时收藏。据华盛顿国际中国文化出版社社长赵晓明介绍,这是继宋祖英女士之后第二个被美国国会图书馆收藏专辑的中国歌唱家。

值得一提的是,在这次音乐会上,余茕的钢琴独奏《山丹丹开花红艳艳》和冯作群的单簧管的伴奏叫人印象深刻。他们都是来自中国大陆的一流专业艺术家。

音乐会的最后节目《悬崖上的牧羊女》,是邱曙苇,余茕和冯作群三个人的重头戏。这是一首浪漫乐派作曲家舒伯特专为女高音、单簧管、和钢琴而写的名作。三个声部均有自己的独特表现,主旋律和复调穿插、交错、相仿,生动抒情;节奏充满动感,与和声的配合富有浓重的色彩,全曲具典型的“舒伯特”风格。这一首曲子的表演令人的印象十分深刻。

晚上没事,又不想写些什么东西,把邱曙苇的《邱曙苇唱拉威尔》的CD放了一遍。这是她2004年在广州星海音乐厅音乐会的实况录音。该唱片收录了14首拉威尔所作的艺术歌曲。有克莱芒•马洛的诗,也有希腊民歌译成法文作为歌词的希腊民间歌曲:《叫醒新娘》、《采茶女之歌》、《谁人跟我争风流》等。这些风格迥异的艺术歌曲,体现了拉威尔兼具印象派和现代派风格的作曲技巧,特别是灵感把握的多样化和精确性。邱曙苇认为,聆听拉威尔的艺术歌曲,能更进一步体会法语这一如歌的语言和FaGuo文化。

的确,听了CD以后,觉得这句话是对的,“拉威尔的歌曲是写给诗的。”


04-30-2007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楼主| 发表于 2009-1-19 10:17:22 | 只看该作者
中国艺术歌曲第一人邱曙苇唱响华盛顿


(华语国际通讯社记者蒲冬渊4月24日华盛顿报道)非凡的演唱艺术精彩绝伦,上海音乐学院中国著名艺术歌曲女高音歌唱家邱曙苇女士2007年4月24日在国会图书馆发布其个人专辑,首发唱片被美国国会图书馆和美国国家民俗中心同时收藏,这位年轻美丽的中国艺术家以她的天籁之音,美妙娴熟的法语、英语和中文歌曲,以及在舞台上散发出来的自信、美丽和优雅,感动了、倾倒了现场所有的不同肤色和种族的听众, 成为人们心目中永久的爱与美的天使。

在这场名为“国会山上展艺术”的特别活动上,邱曙苇是主办者美国国会图书馆、美国亚洲文化学院和美国国家民俗中心唯一邀请的中国歌唱艺术家,这位几年前在FaGuo结束了五年留学生涯返回自已祖国的年轻艺术家,目前是上海音乐学院最年轻的极富才华的青年教师之一,被誉为中国唱拉威尔艺术歌曲第一人。

据了解,作为2007年美国“亚太裔传统文化月”暨“东方神韵”系列文化活动的一部分,4月28日晚,邱曙苇将在华盛顿著名的JCC文化中心音乐厅举办个人演唱会,该场演唱会作为美国一年一度的亚太裔传统文化月的开场戏,因此倍受人们期待。

此次高雅音乐演唱会由“东方神韵”组委会、华盛顿中国音乐协会、美国亚洲文化学院、马里兰大学和华盛顿国际中国文化出版社等机构共同主办。(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中国海外利益研究网|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 京ICP备12023743号  

GMT+8, 2025-4-29 06:51 , Processed in 0.078125 second(s), 2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