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231|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宏观刺激初步奏效 多项指标表明经济现缓跌迹象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9-1-13 14:29:5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多项指标表明,经济出现缓跌迹象,宏观刺激初步奏效
  中央出台4万亿元经济刺激计划,并于去年年末先期投入1000亿元后,从生产到信贷的多项指标显示,经济下滑有趋缓迹象。



  市场在期待政策组合拳的下一轮出击。
  制造业有触底迹象
  从去年12月开始,经济降速放缓在生产领域已经初现,一些企业的销售开始回升、库存开始减少、用电量开始上升。
  1月份首先公布的中国制造业经理人采购指数(PMI)出现2.4个百分点的反弹,其中,生产指数、新订单指数和购进价格指数升势明显。这表明制造业恶化的状况正在得到缓解。
  另据中国物流信息中心对生产资料市场价格监测调查资料,去年12月份我国生产资料价格虽继续呈现下降行情,但在钢铁及化工原料产品价格回稳的带动下,降幅趋稳,部分品种甚至出现触底回升。
  钢铁行业是其中回升最为明显的产业。在国家一系列积极的财政金融政策刺激下,去年12月份市场需求有所上升,铁矿石、钢坯、废钢、焦炭等基础原材料价格均呈上涨趋势,从而影响钢材价格出现底部徘徊迹象,部分品种还有所回升。
  东部地区一家大型民营钢厂高层对《第一财经日报》表示,去年钢材价格到了最低点时,公司只保留了中厚板的生产,随着同建筑业相关的长材价格从最低点走高,公司目前的复产率已经达到了原来的80%。但他也忧心,终端用户需求的恢复还需要时间。
  目前PMI指数仍低于50,意味着企业仍在继续减产。不过野村证券经济学家孙明春认为,通过增加基础设施和其他项目新订单,政府的经济激励措施可能已经开始发挥作用,库存调整过程或许会很快结束。
  用电量环比回升
  工业用电量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制造业的活跃程度。
  中国电力联合会6日发布报告称,去年12月全社会用电量为0.27万亿千瓦时,同比下降6.5%。不过相比11月,这个数据环比上升了6.8%。
  “已经好于我们的预期了,证明经济形势目前还没有想象中的那么糟糕。”中国电力联合会一位负责人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根据中国电力联合会的这个数据,中金公司预计,12月工业增加值增速也将高于11月5.4%的增速。
  中金公司电力行业分析师陈俊华认为,正是由于重工业用电量环比大幅度上升14%,使得12月用电量环比增速好于预期。
  从去年12月份开始,由地方政府主导的对部分工业企业实施特殊时段电价扶持政策已扩大到了八个省(区)。扶持对象包括电解铝、氯碱、炭素、黄磷、电石、钢铁、铁合金(含工业硅)7个行业的企业。
  “因此,你看到的重工业用电量大幅度上升跟这个有关系……由于这些工业企业重新开工,今年一季度的用电量应该是平稳走强。”中电投集团一位专家如此表示。
  信贷规模迅猛增长
  另一个重要指标——商业银行信贷投放,在去年12月亦出现迅猛增长。
  来自权威渠道的数据显示,12月份金融机构的新增贷款达到了7400亿元人民币,是继去年1月份以来的单月新增最高额。
  去年11月,央行宣布取消对商业银行信贷规模控制。一位业内人士称,商业银行在年底为了冲规模会有“突击放贷”的现象。“有时候银行为了完成任务,跟关系好的企业约定在12月份把钱贷出去,企业一跨年就把钱还了。所以看1月份的数据更准。”
  2008年1月,当时商业银行在宏观从紧的压力之下在年初集中放贷,当月新增贷款猛增至8036亿元。随着货币政策的进一步收缩,每月新增信贷规模也随之锐减。直到去年年底,央行宏观调控转向,在取消信贷规模控制的同时,还通过下调存款准备金率等手段来释放流动性。
  本月初召开的2009年中国人民银行工作会议则明确提出,2009年以高于GDP增长与物价上涨之和约3至4个百分点的增长幅度作为全年货币供应总量目标,争取广义货币供应量M2增长17%左右。

财经社区 | 狐说经济 | 企业分区 | 房产楼市 | 财经杂烩




质疑“铁老大”电话订票
·成都惊现五十元假币 以“FA7492……”开头
·减税是馊主意 那什么主意不馊?您有不馊的吗?
·教你一招:春运想舒服坐火车回家的请看
·看看一个热传的教师外快清单,我汗颜了
·80多名无助的民工只为了那一张回家的车票(组图)

·哭诉!翻脸不认人?广州蒙牛变相裁员(图)

>> 更多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中国海外利益研究网|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 京ICP备12023743号  

GMT+8, 2025-7-23 07:17 , Processed in 0.234375 second(s), 2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