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11|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奥巴马力推赤字新政 振兴计划庞大依靠举债支撑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9-1-9 14:11:0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两星期后将宣誓就职的美国当选总统奥巴马,连日来马不停蹄地拜访国会两党议员,为其规模庞大的经济刺激计划寻求理解与支持。

    预算赤字空前将超万亿美元

    美国国会预算办公室1月7日公布的预测报告显示,美国联邦政府2009财政年度的预算赤字,将大幅飙升至1.186万亿美元,比2008财年的4550亿美元翻了一番还多。这一数字相当于美国目前国内生产总值的8%,创下美国联邦财政预算赤字的空前纪录。

    根据这项报告,2009财年预算赤字的主要部分包括美国财政部即将支付的用于“问题资产救助计划”的1800亿美元、联邦政府接管“两房”的相关成本2400亿美元,以及美军在伊拉克和阿富汗进行战争的数千亿美元巨额开销等等,但不包括奥巴马即将推出的预计高达8000亿美元的庞大经济刺激计划。

    据美国国会预算办公室的预测,2010财年的预算赤字仍高达7030亿美元。

    经济持续衰退失业还将攀升

    美国国会预算办公室也对美国经济前景作出一系列黯淡的预期。

    该机构预测,美国国内生产总值在2009年将下降2.2%,失业率将在目前6.9%的基础上继续攀升,在2010年初达到顶峰,至9%左右。美国住房市场将继续下挫,预计全美房价将在2009年第三季度至2010年年中期之间再下降14%。

    报告预计,美国经济衰退状况将持续至2009年下半年。根据美国官方的界定,美国经济于2007年11月开始陷入衰退。

    预算办公室表示,与以往衰退不同的是,2010年的经济复苏将是渐进式的,主要取决于金融机构对信贷市场的影响。

    预算办公室认为,由于金融市场持续动荡以及美国财政部和美联储干预市场,虽然阻止了经济的急剧下滑,但也打破了自由市场经济自我调节的规律,因此经济的复苏较往常更加困难。

    振兴计划庞大全仗举债支撑

    当选总统奥巴马把重振经济作为上任后的当务之急,自从本周来到华盛顿后便围绕经济刺激计划与国会议员以及过渡团队经济顾问展开密集磋商。

    奥巴马日前表示,他的经济复苏计划规模还没有最后确定,但这个计划很可能处于预期范围的高端,即大约7750亿美元。

    据奥巴马的经济顾问透露,这项规模庞大的一揽子计划除了大规模的基础设施建设、公共卫生和教育投资外,还将包括数额可观的减税计划以及增加相当数量的就业机会。根据该计划,每个年收入低于20万美元的工薪家庭将获得最高1000美元的减税,单个人将最高可获500美元减税。企业每创造或保留1个就业机会,就可能获得3000美元的减税奖励。按照设计,所有的减税计划将以现金形式发放。

    奥巴马还承诺,增加至少60万个政府职位。

    由于增加了大幅减税的内容,这项经济刺激计划已得到包括共和党保守派在内的国会两党大多数议员的支持。但也有不少议员对巨额政府开支表示担忧。众议院少数党领袖、俄亥俄州共和党议员贝纳就直言不讳地表示:“我担心纳税人的钱被白白浪费。我们不能把子孙后代压在沉重的债台之下。”

    先顾眼下救急不惜长年负债

    美国经济学家普遍认为,鉴于美国经济形势短期内难以逆转,奥巴马被迫投入更多的联邦财政资金用于纾困,下届政府很可能在整个4年任期内都要面对债台高筑的局面。

    这种财政状况将是对当选总统巴拉克·奥巴马及其新政府的巨大挑战。

    一方面,奥巴马已向亿万选民许下厉行变革、重振经济的承诺,所谓开弓没有回头箭,他必须要大刀阔斧地扩大投入。

    另一方面,尽管奥巴马声称当前不能过多考虑赤字问题,但新一届政府在政策制定上将不可避免得受到预算赤字的制约。奥巴马7日承认,经济刺激计划将进一步扩大本已巨大的联邦预算赤字,但当前经济形势非常糟糕,必须马上行动,遏制衰退的势头。

    为防滥用国赋专设高官监管

    针对人们对滥用政府财政的担忧,奥巴马表示,将加强对包括经济刺激计划在内的政府开支的监管,以维护纳税人的利益,并因此首次设立了白宫首席绩效官这一政府新职位。

    奥巴马7日宣布任命前财政部助理部长南希·基利弗为首任白宫首席绩效官,专门负责监督新政府的行政效率并制止行政浪费。基利弗有权直接向奥巴马汇报,提出删减不必要的政府开支的建议。

    奥巴马说,在美国目前面临金融危机的情况下,新政府要改革陈旧的行政方式,提高效率,减少浪费,因此决定设立白宫首席绩效官一职。此举被外界视为奥巴马履行“变革”承诺的一项具体体现。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中国海外利益研究网|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 京ICP备12023743号  

GMT+8, 2025-8-20 11:24 , Processed in 0.093750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