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40|回复: 4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从谢晋去世看遵循生命规律 生者尤其要注意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9-3-9 15:34:2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2008年10月18日凌晨,著名电影导演谢晋在故乡上虞心源性猝死,享年85岁。在纪念谢导之时,也应注意到尊重生命自然规律这一科学问题,这对于众多生者更为重要。

   七十不留宿八十不留饭

    七十不做客八十不出游

    谢晋一直“老骥伏枥,志在千里”,前不久还计划再拍两部电影;生活方式也不服老,从不让人陪他,出门从来不单独带秘书和司机。这次他也是独自成行,参加“春晖中学百年校庆上海校友会”,而且跟着校友们从上海坐大巴车,去浙江东北部的上虞,参加校庆典礼,就餐时还饮了酒,后被安排到酒店独自入住一个房间。

    这对于谢导和其他人来说,都是一个忽略或犯了大忌:没有遵循生命的自然规律。无论在国内还是国外,对人生的总结都有值得借鉴的经验——中国古训有“七十不留宿,八十不留饭”,即人过七十岁,就不要出远门住到外面;而年过八十,则连赴宴都该免了。七八十岁易出意外,一旦突然犯病死亡,也会给主人家带来瓜田李下的嫌疑,甚至引起法律纠纷。西方社会也有一条经验:“七十不做客,八十不出游”。意思是年过七十,就不宜去做客(住在他人家);年过八十岁,就不宜外出长途旅游,因为年龄毕竟不饶人。

    内心可以不服老

    行动方式应防老

    这些都是古来经验,人类进化到今天,即使健康和福利条件好的国家,人均预期寿命最高也不过七八十岁,到这个年龄段已经是进入生命的冬天,因而内心可以不服老,但行为方式却应当预防老人出事,遵循老年人的生活方式,其中就包括重视“七十不做客,八十不出游”,做客、出游等长途在外的活动,都要有健康保障、生命应急预案。

    生命的自然规律是千百年来形成的,一般人在25岁以后,各种脏器就开始衰老;而到了七八十岁,精力和体力更是衰退加快。出远门在外,即使是青壮年都有“在家千日好,出门一日难”的不便,老年人更有诸多不便和身体不适。首先会打乱老人的生活规律,老人也很难马上适应新的生态环境,这些对机体都是挑战。其次,老人外出对饮食和气温等方面的变化也较难适应,毕竟不像中青年人适应力强,也因此会导致免疫力的下降。再加卫生和饮食条件不一定能保证,便很容易患病。

    旅游会友难免亢奋

    尤其注意心理波动

    另一方面,外出旅游和会友,难免会引其心理的剧烈波动,加重老人的亢奋和精神负担。例如,触景生情,看到物是人非,会勾引起过去的种种伤感或兴奋,大喜或大悲,对心脑血管就是一种加倍压力;如果本来就有心脑血管病或隐性的心血管病,就可能导致不测。同时,聚会时遇到同窗、同仁和好友,难免感慨万千,甚而酒逢知己千杯少,开怀畅饮。这种情况也会让老人不适,有心脑血管病的更危险,很可能遭遇不幸。许多类似的心源性猝死,就与这些情况有关。

    这种情况其实在古今中外都有很多例子。英国著名的发明家瓦特83岁时身体硬朗,精神矍铄,与妻子乘坐马车去伦敦旅游,结果在路上有些不适,回家之后便染病不起,一个多月便溘然长逝。

    老人外出千万不要大意

    活动组织者应汲取教训

    当然,遵循生命的自然规律,并非是说非让老人不游览不运动,生命本来也在于运动,更何况现在许多老人七八十岁都很健康;但是老年人自己千万不要大意,包括北京近期有六十岁老人独自远郊登山,十月天只穿短衣短裤,确实是太大意。另外,如有八旬以上老人来参加庆典类的活动,组织者就应当考虑派人随时照顾,至少别长时间乘大巴车,不能让他们太劳累、多喝酒,能安排套间让老人住宿,有人照看以防不测。这样的教训对于众多活动组织者来说,也更为重要。 16值得珍藏的民间146条偏方!!!!899
17人体生物钟:神奇的“日钟”和“年钟”330
18关于女人“身体地图”的误解693
19女性不可不知的阴道“杀手”(组图)829
20巧妙用水可以治疗九种病281
21四大食物独特的排毒功能(图)292
22女人“未老先衰”十大信号:情绪儿童化(图292
23饭后忌做8件事 不良习惯碍健康328
24生男还是生女?妈咪的饮食说了算!386
25男性要多吃三种菜 图 1000
26五大行为改变打造健康生活 图 291
27最容易被忽视的健身运动376
28十九条流传甚广的饮食谎言287
29一个浙江商人立下的22条规矩348
30成大事必备9种能力.9种手段.9种心态408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2#
发表于 2009-3-12 10:54:52 | 只看该作者
hahahahah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发表于 2009-3-12 12:56:43 | 只看该作者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发表于 2009-3-12 12:56:52 | 只看该作者
一楼的真不厚道。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09-3-12 12:57:17 | 只看该作者
纯字母啊,既不尊重LZ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中国海外利益研究网|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 京ICP备12023743号  

GMT+8, 2025-7-21 22:34 , Processed in 0.109375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