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210|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年终盘点:2008中国与大国关系——中印篇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8-12-29 17:53:1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游离者 于 2008-12-29 17:55 编辑

年终盘点:2008中国与大国关系——中印篇 (2008年12月29日 15:24:26 来源:新华网)  

    主持人:各位网友,大家好。欢迎收看新华国际访谈。这期节目我们将继续年终盘点系列访谈之中国与大国关系。今天我们要讨论的是中国和印度。许多网友还记得今年年初印度总理辛格访问了中国,可以说是进一步推动了中印关系的发展。经过这一年的时间,中印关系有哪些特点?呈现了怎样的发展态势?以及明年印度国内将举行大选,印度政治格局的变化可能对中印关系产生怎样的影响?针对这些问题,我们邀请到新华社世界问题研究中心研究员詹德雄与大家在线交流,同时也欢迎各位网友在新华网国际频道留下您的意见和看法。詹老师,您好。欢迎您作客新华网。我们知道,您是印度问题专家,又是新华社前驻印度首席记者。
    詹德雄:对,我在印度待了八年。
    主持人:首先请您谈谈今年的中印关系有哪些特点?
    詹德雄:中印关系近年来一直在不断地改善、不断地发展,“面向和平与繁荣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也在不断的推进。说到中印关系的特点,我概括为两点。第一,两国关系更加理性、更加成熟。第二,两国关系已经超出了两国双边的范围而具有国际影响力。印度总理辛格今年年初访华时,中印两国重申要推进发展战略伙伴关系。此后,两国不断加强交往,交流经验,增加沟通,无论在经济、文化、政治还是其他的各个方面,两国关系都在不断发展。另一方面,当中印两国产生了不同意见和不同看法,或者说边界上出现了一点情况时,两国都能比较冷静、理性地处理这些问题,不使这些问题妨碍两国关系的正常发展。这是第一个特点,应该说今年中印关系的发展势头比较好、比较平稳。
    第二,两国关系已经超越两国双边范围。以前已经有“金砖四国”的提法,现在世界对亚洲、对中印两国的期待很大,认为世界在发生深刻变化,而其中能够起到很大作用的包括中国和印度。现在,世界上不管发生什么事,比如现在的金融危机,大家就会把目光盯住中国和印度,这也就促使中印要经常交换意见,加强沟通和商谈。在这些方面,中印两国交往很多。所以总的来说,今年两国关系发展势头很好。
    我想借用印度驻中国大拉奥琪的一句号,她说“中印两国现在处在同在一条船上,要从战略上、全局上看待我们两国的关系。”我很赞赏她的这句话,我们两国是在一条船上。在全球化的大背景下,中印两国又是亚洲两个人口最多、发展最快的国家。这样的两个国家如果能够很好地合作,取长补短,互相学习,对于亚洲的和平乃至世界的和平都会有很好的、积极的影响。
    主持人:12月中印举行了代号“携手2008”的第二次反恐联合训练,也是中国军队第一次前往印度参加训练,这有怎样的意义?
    詹德雄:我觉得这件事情的意义很大。去年,也就是第一次反恐联合训练,当时是印度军人到昆明来演习,今年则是我们到印度北方进行军事演习。别看人数不是很多,但对于两军之间的交往,我认为有“破冰之旅”的意义。众所周知,两国在1962年有过一段不太愉快的经历,经过这么多年的发展,两国士兵可以到对方的领土上进行军事演习,这说明两国人民的心态、军人的心态都发生了很大变化。所以我觉得这是一次破冰之旅,今后两军交往将会越来越多,如果两军加强信任,两军信任加强了,误会就会减少,不必要的矛盾或者争端出现的机会也会减少。即使出现一些情况,两军也能够冷静理性地解决这些问题。所以,我觉得反恐联合训练对两国关系的发展会有很大得好处。
    主持人:辛格访华时将扩大“中印经贸合作”列为访问的重要目标,今年中印间经贸合作进展如何,有哪些特点?
    詹德雄:两国经贸发展的势头是喜人的。我举一个数字,今年1—6月份,两国贸易额已经达到290.1亿美元。这个数字说明什么呢?印度总理访华之前,两国原定到2010年贸易额达到400亿美元。现在,2008年前半年就已经达到290亿,今年到400亿应该没有问题。所以我们提前两年完成了两国原先商定的400亿美元的贸易进出口额。
    另外,中印两国的经贸具有互补性,中国的制造业比较强,这是大家都知道的。印度软件业比较强。如果印度的软件业和我们的硬件业能够结合起来,中印对世界经济的影响力就会增加,尤其是在全球面对金融危机挑战的背景下,全世界都“眼巴巴”地希望中国和印度能够成为牵动世界经济发展的火车头。我觉得中印两国今年表现相当不错,当然由于受金融危机的影响,这个势头可能会受到影响,但是两国贸易的发展前景将会不错,中印两国已经将2010年双边贸易额的目标改为600亿美元。据我了解,两国经济界人士都比较乐观,认为能够实现这个目标。
    其次,中国的很多铁矿石从印度进口,印度的化工产品、钢铁产品、汽车零件,特别是软件和生物工程产业比我们强。现在世界上有人评论,说中国叫“世界工厂”,印度叫“世界办公室”。“世界工厂”加“世界办公室”,各自发展自己的优势,前景还是很乐观的。当然,印度不光是“世界办公室”,它在制造业方面发展也比较快,在这方面的投入也比较大。我觉得两国今后将不负世界重望,起到“火车头”的作用。
    主持人:中印经贸发展确实很快。但有学者认为目前的中印关系是“政冷经热”,您怎么看这个观点?
    詹德雄:我不太同意“政冷经热”这种提法,不能这么说。近几年来,中印高层交往很多。去年,索尼娅·甘地访华;今年索尼娅·甘地又参加了北京奥运会开幕式。年初印度总理访问中国,两国外长又进行了互访。另外,我们国家领导人在国际场合多次同印度领导人会晤,讨论怎么发展两国关系的问题。所以我没有感觉到政治上有“冷”的感觉。相反,我觉得不管是中国,还是印度,双方都越来越感觉到对方是不可或缺的伙伴和朋友,彼此需要互相支持,使两国都能有一个安定的环境来发展经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从而提高各自的国际地位。所以不能说“政冷经热”。
    现在有这样的机制,中国、印度、俄国首脑会晤,还有“金砖四国”,就是中国、印度、俄国、巴西首脑会晤,这在世界上影响很大。没有中国、印度、俄国、巴西这些国家的参加,世界的许多事情不能解决。所以,中印在国际舞台上,越来越互相支持,越来越互相帮助,势头很好。
    主持人:您刚才也提到了中印关系存在一些问题,那么,影响中印关系正常发展的因素还有哪些?
    詹德雄:我觉得一个最大的问题是边界问题。说到边界问题,通过近几年的努力,两国已经确立了一个共识,就是不让边界问题妨碍两国关系的发展。边界问题的确存在,还没有解决,但是这个问题不应该影响两国关系的正常发展,不应该影响政治、经济、文化各方面的交流。同时,各方面的交流多了,气氛好了,也会有利于边界问题的解决。
   两国已经商定,要保持边界的和平和安定,双方已经签了协议。有了这个协议,现在的边界可以说是和平安宁的,没有发生大的问题,也没有出现以前曾经出现的情况。另外还有一个因素,因为两国都要做贸易、做生意,所以涉及到了市场问题。市场是公开的,有时候中国货和印度货存在竞争,中国货要去印度,比如中国纺织品要出口,但印度也有纺织品,印方觉得我们会抢他们的市场,这个时候会有一些摩擦。所以印度提出的反倾销调查比较多。当然,我们要据理力争,解释我们并没有搞倾销。面对这些问题的时候,如果双方都能够换位思考,这些问题就能够比较理性、比较冷静的解决。当然,像这样的矛盾,我觉得是长期的,而不是短期能解决的。
    另外,印度在诸如港口这样一些涉及安全的项目上,态度比较强硬,坚持中国企业不能承包。而且已经作出明文规定。不许迪拜、中国、中国香港地区和巴基斯坦承包。印度自称是出于安全考虑。但从中方来讲,我们并没有危害印度的安全。在这些方面双方也会有一些摩擦,所以尽管两国是朋友,是兄弟,但闹矛盾、要吵架的问题总会有的。
    主持人:面对金融危机的挑战,中印双方如何加强合作?
    詹德雄:中印两国都参加了华盛顿的G20会议,这个会议一个明确的特点是发展中国家要有自己的声音。国际经济体制、国际金融体系要改革、变革,怎么变?变成什么样?在这方面,中印两国已经在商量,已经在谈各自的看法。我觉得在这方面加强合作的领域很大。据我在印度八年的观察,印度金融业法制比较健全,对于怎么管理银行、怎么管理股票、怎么管理基金,研究相对成熟。因为印度一直是市场经济,从英国人走了以后,这套体制一直继承下来。所以他对西方的体制很熟悉,同时经过这么多年的发展,具备了自己的特点。中国和印度在这方面应该互相交流经验、交换看法,这对建设新的金融秩序会起到很大的推动作用。
    主持人:这次金融危机是从发达国家的金融领域开始的,印度在金融领域,尤其是法制方面比较完善,在这方面,中国可以向印度学习什么?
    詹德雄:第一,健全法制。印度的银行法、证券管理法、基金管理法等比较健全,有法可依。第二,以前有一个误解,觉得印度外汇已经放开了,不像中国有一个防火墙。其实印度也有防火墙,外汇也不是随便自由流通的。所以怎么做到管而不死,我们可以向印度学习。第三,我经常看他们经济方面的报纸杂志,印度的研究还是有深度的,他们认为中央银行不应该成为一个提款机,而要能够调控整个国家的经济,能够使钱活起来,同时又防止通货膨胀。
    据我观察,印度经济大起大落还比较少,发展比较稳健。我最近看到西方有一篇报道,也谈到印度的金融跟中国一样,不是完全开放的,是掌握一定度的。至于如何掌握这个度,中印两国可以交流经验。明年3月份要在伦敦召开第二次G20会议,我觉得中印就有互相学习交流的机会,比如可以共同提出一个意见。
    主持人:明年是印度大选年,各政治党派对于中印关系的认识有差别吗?
    詹德雄:明年5月,印度将举行大选。我把印度的政治格局分为四块,第一块是国大党,这是一个有100多年历史的老党。现在执政的就是国大党。第二块是印度人民党。被认为是具有印度教色彩的一个党,宗教色彩比较浓。第三块是左派,就是印共、印共马、印共(马列),印度有这样一批左派的马列。印共马在西孟加拉邦执政。第四块就是许多地方小党,这些小党代表着地区势力。明年要大选,这四大块都要发挥作用,我可以肯定的讲,国大党、印度人民党和左翼,他们对改善发展中印认识是一致的。杂音也有,因为印度是一个多元化的社会,报纸、杂志上各种观点都有,有亲华的,也有排华,甚至反华的;有表扬中国的的,也有批评的,但是我觉得印度现在的主流是希望中印友好,希望中印两国都能有一个和平安定的关系,好好地发展经济,提高人民的生活,提高两国的国际地位,这种看法是占主流的。明年大选结果现在猜测还为时尚早,但无论谁执政,发展中印友好关系的势头会继续下去的。最后,我想给大家介绍一下中印关系。中国和印度是历史悠久的友好联邦,鲁迅先生曾讲过一段话,意思是说两国是兄弟。到了50年代初,中国刚解放,印度刚独立,当时两国关系非常友好,当时流行一句印地语,翻译成中文就是“中国印度兄弟兄弟”。1962年中印发生了那段不愉快的经历。但到1970年5月1日,那时候还是“文化大革命”时期,毛主席在Tiananmen城楼会见各国大使、代办,他对印度的代办说,印度是个伟大的国家,印度人民是伟大的人民,我们两国不能一直吵下去,我们还是要友好嘛。于是从1970年开始,两国关系又慢慢有所改善,但这里也有很多波折,两国都要考虑自己的国情。到1988年,拉杰夫·甘地,就是尼赫鲁的孙子访问中国,邓小平接见他时,握着他的手说,我们已经有过不愉快的经历,忘掉它,向前看,我们两国要发展我们的友好关系。现在西方说21世纪是亚洲的世纪,我认为只有中国、印度和其他国家都发展起来了,亚洲的世纪才会真正到来。
    这个话在印度流传很广,从此以后,两国关系又到了一个新的阶段。我们国家的领导人江**、LIPENG、朱镕基都访问过印度,印度总理也访问过中国。从整个历史来看,中印关系虽然经过短暂的波折,但是两国推动友好的愿望和势头越来越大。在21世纪这样新的国际环境下,中印两国只有友好,才能共同发展。合则两利,这也符合两国的愿望,我想也符合世界人民追求和平与发展的愿望。
    主持人:由于时间关系,今天的访谈到此结束。最后再次感谢詹老师给我们带来的精彩分析,也谢谢各位网友收看我们的节目。
                         (策划:周锡生 编辑:李保东 主持:冯彦强  终审:刘加文 曹建利)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2#
发表于 2008-12-31 11:59:28 | 只看该作者
不错的资料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楼主| 发表于 2009-1-28 22:22:05 | 只看该作者
2# 小乙小乙


迟来了,感谢了! 将会找到更加精彩和有价值的资料。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中国海外利益研究网|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 京ICP备12023743号  

GMT+8, 2025-7-30 19:03 , Processed in 0.093750 second(s), 2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