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41|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宏调2008力挽狂澜:转变幅度之大 史所罕见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8-12-27 11:00:3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2008中国宏观调控政策转变幅度之大,史所罕见,其经验和教训更是一笔宝贵的财富     
    2008年,中国经济不平凡的一年。
    这一年,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剧烈变化,全球金融危机持续恶化,与全球经济联系日益紧密的中国经济遭遇了外部环境“过山车”般的巨大波动。同时,年初的雨雪冰冻灾害和“512”汶川大地震,也让持续了五年两位数高增长的世界最大新兴市场感受到了意料之外的压力。
    与此同时,决策层密切观察国际国内形势,审慎而灵活地实施了一系列果断有力的宏观调控措施。从年初的“双防”到年中的“一保一控”,到9月的“保增长”,以及11月的“保增长、扩内需”,再到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基调被完善为“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这些面对内外环境众多不确定因素而采取的应对策略,不但使得中国经济前三季度GDP增长保持了9.9%的较高增长,而且实现了全社会稳定团结的良好局面。

    回首2008年,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在巨大挑战面前逆势而上、积极作为,在纪念改革开放三十周年之际,又站到了一个新起点。

    提出“双防”战通胀
    “这年头,连猪肉都吃不起了。”
    这是年初人们形容物价高涨时而常说的一句“玩笑话”。自2007年下半年开始,在较长一段时期内十分“低调”的CPI开始一路狂奔,在2008年2月以8.7%的同比涨幅站上了1997年以来CPI涨幅的“冠军领奖台”。整个一季度,CPI总水平上涨8.0%,涨幅比上年同期高5.3个百分点。严峻形势让决策层明白,百姓口中的“吃不起猪肉”决不仅仅是调侃。
    另一方面,2003年以来新一轮高增长期,在2007年达到了11.9%的GDP增长顶峰。经济偏快增长带来一系列影响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大问题,使得2008年年初的中国经济增长面临着由偏快转为过热的危险。
    特别是对外依存度过高带来巨额外贸顺差,造成外汇储备迅速增长,货币对冲造成市场中流动性过剩,资产价格“泡沫化”严重,股Shi和房市开始出现较大规模调整。这样的现实宏观经济背景,导致货币政策方向从“适度从紧”调整为“从紧”。
    决策层确定了2008年的宏观调控任务:防止经济增长由偏快转为过热、防止价格由结构性上涨演变为明显通货膨胀。并将CPI调控目标设定为4.8%。
    同时,强调继续实行从紧货币政策和稳健财政政策,其中在财政政策方面包括减少财政赤字和长期建设国债,合理安排财政超收收入,增加对薄弱环节、改善民生、深化改革等方面的支出等;货币政策方面,综合运用多种手段加大对冲流动性力度,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着力优化信贷结构,严格执行贷款条件,有保有压。同时,采取综合措施,努力改善国际收支状况。
    上半年,央行在去年10次基础上,又连续5次提高存款准备金,回收流动性,收紧银根,为“从紧”的货币政策作了最好的注解。由于采取了上述宏观调控措施,中国物价水平从今年5月份开始呈现出涨幅走低的趋势,保证了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物价的稳定。
[1] [2] [3] [4]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中国海外利益研究网|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 京ICP备12023743号  

GMT+8, 2025-8-3 01:58 , Processed in 0.078125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