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77|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2008年中国经济发展报告:“逆势而动”保增长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8-12-27 10:53:2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2008年,从经济周期看,是热冷交汇的一年;从发展增长看,是调整转变的一年;从宏观调控看,是本轮高速增长五年来“最困难的一年”。在这极不平凡的一年,中国经济“逆势而动”,仍然获得了8%以上的增长,仍然实现了社会大局和谐稳定。
    当前我国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的压力和难度明显加大。在我们这样一个拥有13亿人口的发展中大国,不发展不行,发展慢了也不行,发展不好更不行。经济连着民生,关系千家万户。如果经济增速过快下滑,既影响经济生活,又会对社会稳定造成严重影响。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针对经济发展面临的严重困难,党中央、国务院果断决策,及时出台了一系列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的重大举措;各级党委和政府以及中央有关部门立即行动起来,全力贯彻落实,这必将对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发挥巨大作用。
    过去三十年改革开放的历史经验已经证明,每一次中国社会经济发展遇到困难和阻碍,都是加速改革、培育基础、酝酿动力、提升能力、养精蓄锐的蛰伏期。当新的经济上升周期到来后,认真作好准备的中国经济总能抓住稍纵即逝的历史机遇。

    面对2008年开始的接连不断的严峻挑战与考验,只要我们坚信曾经回荡在汶川地震灾区上空那句“任何困难都难不倒英雄的中国人民”的誓言,冬去春来,中国经济就一定能将发展“奇迹”续写到本世纪更远的未来。(文/王健君)

宏调2008 “双防”战通胀 年中变局 应对急转而下的形势
    2008中国宏观调控政策转变幅度之大,史所罕见!
    这一年,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剧烈变化,全球金融危机持续恶化,与全球经济联系日益紧密的中国经济遭遇了外部环境“过山车”般的巨大波动。同时,年初的雨雪冰冻灾害和“512”汶川大地震,也让持续了五年两位数高增长的世界最大新兴市场感受到了意料之外的压力。
    从年初的“双防”战通胀,到遭遇年中变局,在金融风暴之下,中国经济也难以独善其身,经济上行动力正在逐渐削弱,而下行的不确定因素显著增加。中国政府调控转向,应对急转而下的形势,全力“保增长”……详细>>>

2008:货币政策较量市场“突变”
    2008年宏观经济和金融市场的复杂局面,逼出了央行前所未有的“适度宽松”货币政策。
    在全球金融危机的肆虐之下,中国货币政策取向从去年的“稳健”转为“从紧”后,不得不再次改变为“适度宽松”。这种“一年三变”的情势,为中国人民银行成立并贯彻货币政策以来史所罕见,也展现出2008年市场变化的极度复杂和艰险。详细>>>

力推需求内外平衡 扩大内需消化外需不足
    为了应对金融危机,我国政府宏观调控目标也从“一防一控”转向“一保一促”,基调发生根本转变。中央政府推出4万亿宏大投资计划,力度空前。但仅依靠投资需求拉动经济不仅力量有限,而且较易为复苏后宏观调控留下隐患。因此,制定刺激经济计划中应出台组合政策,搭配用药。详细>>>

直面2008股Shi曲折:有多少“牛市”还可以重来
    “别墅进去,草棚出来,宝马进去,自行车出来”——这首流传颇广的股Shi民谣虽然有些夸张,但在股指惨烈的下跌过程中,绝大部分股民的资产在这半年中严重缩水却是个不争的事实。
信心比黄金更重要。综观2008年的股Shi曲折,投资者信心的从聚到散,都点点滴滴地写在股Shi的涨涨跌跌中。详细>>>
楼市“新三问”:救经济必须救楼市吗?
    回首楼市的2008,从宏观政策的密集调控对象到再次被定位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从想方设法平抑价格狂飙、降温投资投机热度,到运用信贷、税收政策千方百计地去刺激需求;从通宵排队求购到销售冻结。房地产业在这一年走过。如何看待楼政的调整?救经济必须救楼市吗?救楼市必须保房价吗?详细>>>

2009年经济走势预判:三大需求左右明年走势
    2008年是中国经济运行由升转降的一年。这种经济增长的转折性变化是内外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不过,由于中国经济增长潜力巨大,只要政策调整适度,经济增长就不会发生深度下调。对中国来说,2009年的经济走势很大程度取决于政策的调整情况。详细>>>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中国海外利益研究网|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 京ICP备12023743号  

GMT+8, 2025-8-28 02:32 , Processed in 0.312500 second(s), 2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