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54|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必和必拓购力拓失败收场 中国上交约900亿学费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8-12-16 23:52:4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必和必拓宣布放弃收购力拓 对中国钢企利好
               必和必拓坚持改变铁矿石谈判机制
    上周二,必和必拓最终因为不符合股东利益最大化而放弃对力拓的收购,这场全球矿业领域有史以来最大收购案草草收场。





  尽管中国钢铁业可以为铁矿石供应安全而放心“喘”上一口气了,却也为此付出了约900亿元代价。我们不能不佩服必和必拓的决断,而它更大的成功在于将全球最大铁矿石买方中国“拖”下了水。

  在全球大宗商品价格涨潮时,恰到好处抛出的“两拓”合并计划加剧了市场对铁矿石价格看涨的预期,中国钢铁业为此放开肚皮“吃”进9000万吨“高价”铁矿石,其最终减值损失可能达350多亿元;而为阻止“两拓”合并成功对中国产业安全形成威胁,中铝公司投资力拓并成为最大单一股东。140亿美元的投资浮亏80亿美元(折合人民币约544亿元)。仅这两项相加,中方已为“两拓合并”付出了约900亿元代价。


  交了这些“学费”,我们可以得到什么教训呢?分析人士认为至少有三条:一是用产业资本的制造思维来应付金融资本的战略思维,中方胜算率会非常低;二是产业安全是有边际成本的,不计成本的产业安全极可能是个“伪命题”;三是中国钢铁行业如果无法凝聚成一个代表国家利益的完整主体,我们与三大矿业巨头的谈判可能始终处于弱势地位。

  产业资本的思维方式就是一种买卖观——需要铁矿石,那就买铁矿石。结果呢?“中国买啥啥贵,卖啥啥跌”。

  再看看必和必拓、力拓、淡水河谷三大矿业巨头是怎么表现的?

  在2008年全球铁矿石长协矿谈判敏感时期,必和必拓抛出了对力拓的并购计划。全球70%的铁矿石海运贸易量就掌握在这三家手中,而中国拥有6亿吨的钢铁产能,铁矿石自给量不到50%。并购如果成功,那意味着三家铁矿石供应方变成两家。这样一来,在资源战略上丢分的中方在谈判中几乎难有胜算。

  中方答应力拓过度的涨价要求和中铝出手购买力拓股份是为阻止“两拓”合并的出招。但在“两拓”合并影响中国钢铁产业安全的警钟下,中方不计成本的“补救”措施也付出了血的代价。中铝在力拓英国公司每股60英镑的高位介入了,而现在其股价在15英镑左右。当铁矿石价格涨至1800元/吨,中国钢厂销售利润率降至1.4%的时候,中方似乎无法承受谈判破裂的代价,为了死保铁矿石长协机制而放弃了价格底线。实际上,在当时的价格背景下,中方就应该选择放弃。从某个角度来看,对产业安全真正的威胁不是资源紧缺,而是不计成本。

  后面的形势变化也超出了中国钢厂的意料。当国内铁矿石现货价格向历史高位发起冲锋时,产钢量占60%的中国民营钢厂已不赚钱,他们迅速减产,最终减产幅度达50%,这意味着近3亿吨的铁矿石需求在短时间内消失了。铁矿石现货价格最终出现崩盘,让一直拥有价差优势的长协矿形成了300-500元/吨的价格倒挂。这让中国大钢厂与贸易商手中的9000万吨矿石豪赌算盘落空。

  为什么大量中国民营钢厂没有加入铁矿石赌涨的大军中呢?其实说起来很悲壮。在一年一度的铁矿石长协矿价格谈判中,中方只是代表了中国十数家大型钢厂与大型贸易商的利益,只有它们可以享受当时价格优惠的长协矿,甚至可以转手倒卖从中牟利。可以说,中国钢铁行业如果无法凝聚成一个代表国家利益的完整主体,在谈判中基本上没有胜算把握。

  必和必拓对力拓的弃购,背后真正原因是中国不再疯狂地去购买天价铁矿石了。这打破了铁矿石6年卖方市场的神话,中国钢厂也陷入全行业亏损的痛苦中。但这绝不意味着国际铁矿石贸易进入买方时代。(记者董文胜) (来源:中国证券报)

财经社区 | 狐说经济 | 企业分区 | 房产楼市 | 财经杂烩




最牛民心工程:非官免进
·山寨版CCAV年度经济人物评选之十大“商恶”
·巨牛!某地级市府竟有76个职能部门 比铁岭还彪悍
·中国平安又有事了 脸皮厚到惊天动地
·大发国难财的建材商,你们的良心被狗吃了?
·网友:费改税中一个不容疏漏的族群
·富力地产负债300亿 被迫贱卖370亿物业 要挂?

>> 更多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中国海外利益研究网|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 京ICP备12023743号  

GMT+8, 2025-7-30 22:58 , Processed in 0.171875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