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72|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谨慎看待美联储利率决议 或年底提供流动性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8-12-16 07:43:4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近期欧盟和英国央行等纷纷大幅降息,瑞士央行更是将基准利率降至0.5%的罕见水平,接近日本央行0.3%的基准利率,这使推迟5天的美联储利率决议更受关注。美联储是否会在目前的水平上继续降息?如果仅从推迟利率决议的角度看,似乎没有出现紧急降息的重大压力,也在逻辑上与美联储准备购买“两房”债券和继续创造新工具相符合,也就是说,美联储可能利用直接购买金融机构资产和用新的工具等方式在年底提供流动性,而不是一味在利率上采取行动。

提高投放流动性效率是症结。自从2007年底创造紧急借贷工具至今已经一年,而且美联储还通过直接注资、商业票据工具和支持货币市场工具、支持信贷消费工具等,向市场提供了规模巨大的流动性,美联储资产负债表也从9000亿美元急剧扩张至2.2万亿美元。但是这些流动性最终都转向持有国债,并不断推低国债收益率直至出现短期国债的负收益率。而一年期间贝尔斯登、雷曼和美林破产加剧了流动性陷阱的困局,可见注入流动性的行动对于缓解信贷紧缩始终是低效的。即便本次议息会议美联储采取零利率政策,甚至创造新的借贷工具,继续向市场投放流动性也仍然可能很快被国债所代替,并不能真正有效地缓解信贷紧缩,甚至可能将国债推向危险的泡沫境地。也就是说,美联储继续降息、延续创新工具的逻辑产生了断裂,已经不如直接购买金融机构资产更具效果,例如美联储准备购买总计6000亿美元的“两房”债券和“两房”担保债券,这样直接将流动性注入相关机构反而更具有效率。
在基准利率降至1%之后,美联储理事布拉德和罗森格伦等人分别表示,货币政策支持经济的作用有限,而美联储将采取货币政策之外的工具。从放松货币政策的效果看,其支持经济增长也需要一段滞后期,所以在目前年底流动性需求压力和经济形势非常不利的情况下,妄然将基准利率降至零其发生作用也不是马上就可以兑现的。更具效率的行动反而是针对市场的流动性需求使用一些更直接的工具,包括直接购买金融机构资产乃至于不良资产等,也包括利用和扩大支持信贷消费的工具直接解决消费信贷需求等,因此应谨慎看待此次美联储利率决议。美国利率期货显示,基准利率从1%降至0.25%的概率增加至82%,危机以来美联储多次违背市场意愿的利率决议,是否在本次议息会议上会被市场意志所绑架,很大程度上将与其直接购买金融机构资产的规模和速度有关,如果直接购买金融机构资产的规模和速度超乎预料,金融机构将在年底获得短暂而充分的流动性,那么再辅助一些针对消费者的投放现金流的工具,美联储甚至可以维持利率不变。
从宏观角度看,美联储目前的主要任务应该是针对市场不同机构和不同阶层有的放矢地投放流动性,特别是要保证投放流动性的效率。新任总统奥巴马提出了经济复兴计划,未来经济复兴计划会使用大量资金,并注入到众多企业而拉动信贷活动,伴随这个经济活动和信贷复苏扩张的过程,美联储应引导基准利率逐步走高并使银行机构的放大利差获利,这将是伴随价格回升走高和通胀上升的一个加息过程。但是,雷曼破产所引发的清算危机暂时潜伏下来,以后危机再度恶化进入新阶段的风险始终存在,届时流动性陷阱的困局亦会进一步恶化,那么果断采取零利率甚至推出零利率的新工具可能更适宜。



美国政府拟另辟蹊径救助汽车业
美国国会参议院否决了总额为140亿美元的汽车业救援方案,布什政府表示,正在考虑通过别的途径来帮助美国三大汽车制造商摆脱破产厄运……[详细] [滚动]
蒙代尔呼吁中美两国发放购物券应对危机
蒙代尔说,美国最需要的是进一步拉动需求,具体说,美国可以发放总价值为5000亿美金的购物券……[详细]


纳市前主席涉嫌制造500亿美元“庞氏骗局”
对抗金融风暴 2008年全球救市大事记
金融危机改变汽车格局 大众丰田欲接班底特律
赴英美“选秀” 中国基金公司另类“抄底”
美国经济有望率先反弹 明年底企稳已成共识
金融危机或已见底 股Shi震荡仍可能持续数月
美元兑日元跌出13年新低 兑欧元创历史单周跌幅
·评论分析

伯南克强势政策的弊端


货币创造成为救市的主导力量

·世界经济面临转折
·油价乘上“过山车”
·从加州看地方财政危机的预警
·金融危机要钱 气候危机要命

>>更多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中国海外利益研究网|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 京ICP备12023743号  

GMT+8, 2025-7-21 06:09 , Processed in 0.156250 second(s), 2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