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讯 美国经济可能重现日本“失去的10年”,这种担忧正在加剧。不过也有观点认为,美国政府应对及时,向金融系统倾注了数万亿美元资金,或许可以避免经济长期下滑的命运。
美国债发行增多收益率反跌
美国候任总统奥巴马上周宣布将推动上世纪50年代以来最大规模的投资,以创造就业机会,但同时美国需大量举债才有足够资金。
瑞信估计,从今年10月开始的2009年预算年度,美国政府债券发行额将由前一年度的7240亿美元大幅膨胀至1.15万亿美元。摩根斯坦利更预测,美国本年度发债额可能扩至1.5万亿美元。
有经济师指出,美国目前的状态和上世纪90年代的日本相似,可能会长时间持续低迷。瑞穗资深基金经理中村博正指出,当年日本国债发行量虽然增加,但通缩疑虑导致收益率持续下降,现在同样的情况也将在美国重演。日本三菱UFJ信托外汇部主管Hiroyuki Bando表示,奥巴马新政府还有更多发债空间。不过,国债供应虽然增加,但由于全球金融市场恐慌,已引发被视为“避险天堂”的美国国债抢购潮,导致短期美国国债收益率跌至近乎零。
美国国债收益率大跌,央行发行巨额货币,银行系统越来越依赖政府的支持,这一幕幕场景在日本观察人士看来是如此令人惊愕地熟悉。债市走势暗示,投资者似乎认为美国出现“失落的10年”的风险仍旧很高。
美国处境可能比日本更危险
就像上世纪90年代的日本,美国地产和股票市场的崩跌令银行背负巨额坏账,使得通缩风险一触即发。AIG SunAmerica Asset Management资深资产组合经理Michael Cheah称,“日本出现'失落的10年’,是由于地产和股票市场挫跌,通胀下滑演变为通缩,之后银行面临大量亏损。”
但分析师指出,同当年日本有所不同的是,美联储应对楼市低迷的行动要快得多。在楼市寒冬冲击经济和银行体系之际,联储直接购入5000亿美元抵押贷款相关证券的最新举措,将为降低房贷利率和解决经济危机根源问题发挥关键作用。
这种通过降息以外措施来刺激经济的政策,即所谓的“量化宽松”政策,在美国楼市经历两年的重挫之后,已成为现实。
三菱东京日联银行驻纽约资深金融分析师卢布基称,“当年量化宽松政策(在日本)生效后,房价跌势持续了10年。”
尽管如此,仍有迹象显示,政府的干预措施恰在千钧一发的时刻避免了通缩的发生。通缩指的是由于企业和消费者减少支出,物价在经济陷入衰退之际全面下滑。
不过,分析师警告,作为净债务国,美国的处境可能比日本更加危险。Cheah称:“对背负债务的人而言,通缩极度可怕,因为债务会加重。”
有投资者认为,美联储的举动和日本上世纪90年代时的情况十分相似,国债发行量增加但收益率下降,房地产价格急速下跌或导致整体物价下跌,进而陷入通缩。不过也有分析人士认为,由于干预政策出台及时,美国或可逃脱如当年日本般持续衰退10年的命运。
美国国债一直有“避险天堂”的称号,每当金融市场动荡,国债价格都会上扬,令收益率下跌。这次部分年期国债收益率跌至历史新低,显示投资者一心拥抱国债,这代表着投资者愿意“不问回报”给美国政府借钱,目的只是确保不会蚀本。对美国政府来说,能以低息借钱当然好,但对经济而言却不是好事,美联储不断减息鼓励拆借活动的努力可谓前功尽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