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524|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国际货币体系中美元霸权的衰落2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9-3-14 11:42:0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三、衰落中的美元霸权

布雷顿森林体系的终结对美元霸权带来了真正的挑战。美元通过与黄金脱钩成为不受制约的信用货币。美元取代了黄金,摆脱了黄金的束缚,直接成为世界财富的代表。由于国际贸易对核心货币的依赖,世界不得不继续接受美元。美元在汇率波动不定的国际环境中成为其他货币防范风险、稳定汇率的中心货币。但在自由开放的金融条件下,美元失去了绝对垄断地位,失去了制度保障,高高在上、不受挑衅的地位结束了,美元必须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确立霸权的合法性。日元与马克成为储备货币意味着,美元独霸的格局洞开了缺口,而新兴的主导货币获得了合法成长的机会。随着经济实力的增长,竞争国家在国际货币领域发挥更大作用的愿望在增强。上世纪80年代日元的崛起和冷战后欧元的整合成功是战后以来美元面临的最重大的挑战。
在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的混乱中形成的浮动汇率制,是美元币值下泄并由纸黄金走向崩溃的开始。自此以来,各种经济力量缓慢地侵蚀了美元作为储备货币的地位。新世纪伊始,美元的国际货币地位正遭受新一轮的深入打击。贸易加权的美元价值持续下跌,美元的信心保障处于危机的核心。动摇美元信心的一个重要因素是美国持续扩大的经常项目赤字,以及对美国庞大的贸易赤字的可持续性的怀疑。今日的美国经济严重依赖海外资金的注入,面临着预算赤字、国际收支逆差、储蓄不足以及军事扩张过度导致的经济重负。美元日益成为悬空的贸易货币,它既没有黄金支撑,又没有美国财政和货币纪律的保障,全球消费的大多数商品也不再是美国制造。
弃持美元越来越成为潮流。美国首富巴菲特宣称,不投资美元是他的重要战略之一。投资家罗杰斯2007年指出,美元正在快速丧失作为优良储备工具的地位,美元将与当初的英镑一样衰落。摩根士丹利亚洲区主席罗奇2007年也表示,未来美元作为外汇储备及国际贸易结算货币的特殊地位,将会于10年内逐步消失,而最终的时间取决于亚洲与欧洲货币和金融市场的发展步伐而定。德国经济学家米勒克尔指出,美元独霸世界的局面即将结束,它甚至将被其他货币取代。[2]美国沦为最大净债务国蕴含着极大的风险,因为外国债权人的心理预期是美国难以左右的。如果美元贬值,美元资产的价值风险和货币风险将会增加,投资者将加速抛售美元,导致美元进一步贬值。
美元危机的根源在于美国经济的慢性衰落,承担全球霸权重负削弱了美国经济的竞争力。经过几十年的透支消费,美国经济正处于严重的调整边缘。战后以来美国将军事与政治对抗置于绝对领先的地位。基于这一目标,美国对欧洲与日本敞开了市场,70年代初美国即出现贸易逆差。两极体系的崩溃使许多新兴国家加入全球贸易体系,从对美贸易中获得巨大盈余。在世界经济停滞不前的情况下,美国借机扮演凯恩斯式的消费角色,其工业活动收缩。在世界经济中美国成为“黑洞”,它吸收全球的商品和资金,却不能提供等值的物质财富。美国竞争力的丧失反映在美元的下跌中。30多年的浮动汇率演变表明,美元汇率的变动与美国经济实力的对比变化具有内在正相关性。美国对世界的重要性已不再体现为它的生产,而是它的消费。美国经济的双重特征就是无生产能力与金融不负责任的结合。
美元霸权推高了美元的购买力,哄抬了美国经济,由此导致各主要经济体在国际货币体系中的实力与利益分配不均。只有进出口货物才具有真正的价值,记入美国国民生产总值的大部分产品和服务在国际市场上没有实际价值。世界经济已形成美国、欧盟和东亚三足鼎立,而国际货币体系依然是美元独大。美国经济已陷入长期的衰退周期。德意志银行研究报告认为,全球增长正在转移出美国是周期性现象,也是结构性现象。而“欧洲和日本的老龄化对潜在经济增长的拖累作用已经过度反映在金融市场上,而美国潜在经济增长速度的放慢还没有反映在金融产品定价当中。”[3]当今世界对美国经济起伏变化的敏感性已变小,金砖四国对世界经济的增长贡献已超过美国。美元贬值与美国经济衰落形成恶性循环,将进一步削弱经济增长的外来助力。
迄今为止,负债沉重、信用能力降低的国家最终都遭受了金融危机,而美元由于国际货币体系对核心货币的依赖而得以维持。今日的美国经济建立在全球“金融恐怖平衡”上,美国利用历史形成的金融地位劫持了国际货币体系。在进口依赖型的美国经济中,美元持续贬值会引起美元通胀扶摇直上与利率高企,导致寄生于债务繁荣的美国经济的沉重衰退。但如果美元崩溃,同时遭受重击的将是外国债权国。出于借助美国市场拉动经济成长,世界其它国家被迫调整经济以帮助美国,这完全是出于无奈。尽管美元外汇储备的最大持有者——东亚国家的央行已经意识到美元长期下跌的趋势,但它们仍会买进美元资产。这种情形难以持久。资金与商品不会无限期潮水般地涌入,放任美国无止境的贸易逆差。
国际货币体系不可避免地面临美元的长期弱势。全球经济力量由美国向新兴国家急剧转移,将使美元对新兴国家的货币进一步贬值。储备资产多元化效应正在加速美元的贬值。随着各国以盯住一篮子货币取代盯住美元,它们持有的外汇储备构成将不可避免地调整。东亚国家央行重新平衡外汇储备将对美元构成最具毁灭性的打击。欧元诞生正在培育更富有弹性的全球金融生态,全球资金由美元储备向欧元储备转换的进程还将持续。许多新兴工业国从欧洲的进口超过了美国,它们外汇储备中美元过多的情形是不合理的。东亚经济体货币与美元的实际挂钩是美元稳定的一大支柱,美元地位进一步削弱,东亚国家将被迫寻找新的经济与货币体系的支撑基础,将进一步打压美元汇价。石油与美元关联是世界经济的基础之一,石油交易采用欧元会成为动摇美元统治的一个因素。因为担心美元贬值输入通胀,以沙特为代表的海合会成员正在考虑本币与美元脱钩。
国际金融市场将逐渐降低对美元的依赖。在短期内,弥留的美元为国际金融领域的渐进变革提供了喘息的时间。美元占据先入为主的优势,有强大的习惯力量支撑,具有信息传递快,交易成本低的优点。美国有完备、高效率的资本市场,有经过长期演化、精心设计的管理规则。另外,东亚国家和石油输出国减持美元,也没有足够的金融工具可供投资。目前多数国家的货币实际上仍与美元挂钩,石油、原料及黄金等仍以美元计价。但美元价值既没有黄金支持,又没有经济作后盾,只依靠军事力量和地缘政治因素支撑,从根本上决定了美元独大的格局不能长久。黄金作为古老储备价值的地位重新树立,油价高企,以及能源交易向欧元标价倾斜,都是美元持续走贬的必然结果,是国际信用体系对美元地位削弱的最直接的反映。
美元主导的国际金融体系日趋恶化,起源于美国并波及全球的金融危机预示着国际金融环境进入了一个暗礁四伏的异变时代。金融危机根源于美国的过度消费,其实质是美元危机。美国为了一己之私滥用了美元的优势地位,放纵贸易与财政赤字无限膨胀。建立在美元信用上、依靠透支消费、金融负债拉动和财赤支撑的美国经济模式具有明显的不可持续性。金融危机暴露了美国经济这一机制性缺陷,全球投资者纷纷将美国金融机构视为毒物,觊觎美元资产照单全收的时代结束了。危机是市场的自我调整,是全球金融力量变迁的自然结果。金融力量在实体经济上生成,是实体经济的延伸,它不能背弃市场本原而长期存在。随着金融危机,全球资金将缓慢地流出美国,美元不可避免地走向缓慢的、影响深远的衰退。美元在历史中形成,也将在历史性的风雨飘摇中逐渐没落。

四、美元霸权之后

支持美元储备地位的因素正在缓慢消失。美元下滑不再是一种经济周期现象,它成为恶性螺旋下跌。美元将继续被削弱,全球资金终将缓慢地纷纷逃离美元这艘漏洞百出的大船。美元的没落是由于霸权货币所包含的内在冲突、美国经济衰落、美元泛滥、美国经济规模相对萎缩,以及欧元与新兴国家货币的崛起。美元的命运也就是美国的命运。美元的削弱是美国广泛衰落的一部分,也是美国持续衰落的推动因素,美利坚在世界纪年史上的衰落已经反映在并且一定程度上起因于该国货币的急剧衰落。大国常常由于不能驾御自己所创造的庞大体系而消亡。美元霸权体制的破产将宣告美国时代终结。数个世纪以来曾吸引旧大陆的“山巅上的光辉之城”将沉没,美国的强盛也将化为流风余韵。美元之后谁领风骚?
欧元无法撼动和替代美元的霸权地位。欧元的兴起是一种地缘政治现象,它诞生于战后欧洲联合自强的政治需要,不具备深在的经济力量支撑。欧元存在内在的不稳定。欧元区12国经济周期参差不齐,财政政策分立,缺乏美联储那样强大的调控能力。担当霸权货币,欧元区也缺乏美国那样完备的金融制度和设施。欧元区内部市场狭窄,经济增长靠外贸拉动,缺乏统一大市场能够承受大规模、长期的赤字。欧元成为主导货币,也将加剧宏观经济的不稳定性。欧元的真正障碍在于各国经济政策目标的差异,以及交出货币主权能带来多少净收益的问题上。欧盟一体化的政治意志是欧元的动力源泉,欧盟徘徊不前,则欧元的前景暗淡。在美元衰落的背景下,欧元持续升值,然而起源于美国的金融危机却使欧元固有的结构性问题暴露无遗。欧元区各国政府缺乏整体应变能力,导致欧元暴跌。安全是信心的保障,欧元也缺乏美元那样超强的军事力量支撑,以满足霸权货币对安全的特殊要求。
目前美元主导的国际货币体系处于由少数国家的目标和政策主导,但缺乏对世界经济的有效调控。新生的欧元缺乏内在的稳定价值,由于美元的没落,也由于欧元的局限,国际货币体系遗留出信用真空。美元衰落引发的持续动荡使国际金融市场渴望摆脱对美元的过分依赖,扶植美元之外的储备货币成为客观需要。国际货币体系从来都不是纯粹技术性机制。在这个民族国家占据中心位置的世界中,货币主权构成国家主权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它是民族国家的利益所在,也是国家尊严和信心的象征。主权货币的地位根本上取决于民族国家在国际经济体系中的地位,国际货币体系变迁取决于民族国家经济力量的对比变化。在美元走向衰落的大混乱中,新的基准货币将在群雄竟逐的基础上自发形成。主导货币只有在以民族国家为核心的经济竞争中成长起来,才能天生获得民间交易的权威性与合法性。
中国经济、贸易地位在全球持续上升,人民币是最有成长潜力的世界货币。面对冷战后全球化的经济大潮,中国实行开放政策,通过全球资本和技术的流动将最现代化的生产技术与廉价的劳动力加以整合,形成廉价制造优势和规模经济效益。中国经济成长背后最深在的源泉在于不懈的经济创新。中国的经济转型,中国借助市场力量的最具创造性的方式对生产要素进行重新组合,吸纳全球技术实现技术蛙跳,廉价劳动力与全球资本和技术融合创造的全新生产模式开拓了经济新边疆。历史上那些最有效、最成功地从人类活动的一个领域转移到另一个领域的民族和国家,总能获得巨大的战略优势。中国经济的技术突破与组织形式的变革导致了全球经济力量对比发生变化,也逐渐影响到全球政治与军事力量的对比变化。
中国创造了史无前例的繁荣体制,中国正在成为新的世界经济中心。占领新的制高点,并进行持续的经济创新,是大国兴衰最根本的决定因素。目前美国经济减速和世界经济发展并存的现实表明,世界经济正处于由依赖美国向依赖新兴国家转变的过渡期。美国一直担当着经济火车头的角色,现在这个角色由中国接过来了。2008年可能是世界经济秩序从美国主导转变为中国主导的元年,中国在世界经济贡献度方面首次超越了美国。今后20年,按购买力平价计算,中国的国内生产总值与对外贸易额将居世界首位。中国作为资本大国正在崛起,人民币有资格成为与美元、欧元比肩的世界级货币。中国庞大的外汇贮备、巨型经济规模和生机勃勃的出口是人民币担当主导货币的潜力。
起源于美国的金融危机正在加快亚洲同衰落的西方金融市场脱钩,以中国为核心的亚洲在世界金融体系中的话语权进一步提高。中国已取代美国成为许多亚洲邻国最大的贸易伙伴,对中国获得金融领导地位所持有的保留意见正在消失。泰国副总理奥兰•猜巴瓦指出,亚洲正踏上成为世界金融体系新支柱的道路,而有迹象表明,中国准备在货币和金融问题上首次扮演地区和全球领导角色。他敦促中国尽快让人民币自由兑换,从而创造一种新的储备货币。 [4]东盟十国与中日韩一起出资800亿美元的共同基金是人民币崛起的第一块基石。人民币崛起将成为中国广泛崛起的一部分,也将是中国崛起在政治与经济上成熟的标志。在19世纪丧失世界领袖地位之后,中国再次向世界舞台中心回归。中国将全面重拾它昔日的强大,推动世界走向前所未有的富足与繁荣。

参考文献

[1] 汪淑珍、鲁世巍. 美元霸权重振战略述评(J). 当代亚太,2005 (3): 27.
[2] 罗奇:美元外汇储备地位将于10年内消失,[EB/OL]. [2007-9-25].
http://business.sohu.com/20070925/n252351431.shtml
[3] “美元的好日子到头了吗?”,[EB/OL].
http://gb.chinareviewnews.com/do ... amp;docid=100384332
[4] 奥兰•猜巴瓦. 中国将成全球稳定之锚(N). 参考消息,2008-11-6(16).

[作者简介]:赵葆珉,英语语言文学(国际关系)博士,国防经济博士后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中国海外利益研究网|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 京ICP备12023743号  

GMT+8, 2025-7-21 19:06 , Processed in 0.078125 second(s), 2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