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157|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住房建设部官员模糊表态 购房退税有望重出江湖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8-12-2 10:20:5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住房建设部官员模糊表态 购房退税有望重出江湖
【发表评论】  2008-12-02 08:20  来源:南方都市报
  住房建设部官员模糊表态有操作空间,10年前上海往事有望重演


  出口可以退税,买房呢?在目前市况低迷的背景下,像“购房退税”这样的政策建议再度被提起。


  近日国家住房建设部有关人士表示,类似上海1998年实行的购房退税政策正在住建部研究范畴之中,以鼓励购房。


  住房建设部副部长齐骥就此回应,“研究机构可以大胆地想。对于政府来讲,只要有利的、有操作空间的,都有可能采纳”。一时之间,市场对于“购房退税”的预期高涨。


  昨天记者在2008第十届中国住交会采访建设部有关领导,他们对此表示不方便回应,但市场人士期望颇高。据记者测算,如果购房退税在全国推行,大概可以释放2000亿的购房红利。


  市场低迷 购房退税重提


  除了降息,我们还能做什么?在泥潭中苦苦挣扎的房地产业内人士,寻求着政策的再度倾斜。


  在11月27日举行的中国产业投资论坛上,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政策研究中心副主任秦虹表示,类似上海1998年曾经实行的购房退税政策已经在住建部研究范畴之中。这也是近一段时间有关“购房退税”传闻,官方机构人士对此的唯一正面表态。


  买房子还可以退税?相信大部分的买房者不清楚还有这样的好事情。1998年,在无法忍受亚洲金融危机引致的楼市低迷之后,上海首先出台了个人购房可享受所得税抵扣政策(即俗称的“购房退税”),促进了房地产市场的发展。


  根据政策,凡1998年6月1日至2003年5月31日期间,在上海购买或差价换购商品住房并在上海缴纳个人所得税的中外籍个人,且是商品房产权证的法定拥有人,可在这一时期内享受购房后起算的个人所得税抵扣。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2#
 楼主| 发表于 2008-12-2 10:21:00 | 只看该作者
“购房退税”,退的不是目前一些人所说的“契税、教育附加费”等税费,而是购房者买房后于5年时间内每年可退上年度每月工资薪金、奖金等所得而缴纳的个人所得税。因此,个人每年所得税缴纳得多,买房后所退的税额就大。


  现在行情不好,购房退税被业内人士重提,“在11月19日的一次各行业聚会中,实施购房退个人所得税的方法被普遍提及”,SOHO中国董事长潘石屹透露。


  买房者有望获2000亿“红包”


  出口退税上调减少了企业的负担,如果购房退税真的在全国全面施行,对买房者来说可是一个好消息。


  “政策若实施将有利于高收入人群”,高华证券研究员王逸表示,如果推行上海的购房退税模式,其估测,假设购房价是居民家庭收入的7倍(房价/收入比),那么退税效应将相当于普通双职工家庭(每人月收入5000元)购房价格的4%;但如果居民家庭月收入为25000元,而房价/收入比为5倍的话,退税效应将从4%放大到15%.造成这一非对称影响的原因是中国实施的累进所得税制度(税率5%-45%)。


  据记者估算,以高华证券所列举的第一个样本为例,每户买房家庭获得约4万元的退税额度,而根据近年来的房地产销售数量,2006年全国住房销售套数为504万套,2007年的数据也基本上维持在500万-600万套左右,这样算下来大约会有2000亿的退税红利。当然,上海方面的数据房价偏高,但总体而言,购房退税对于买房者的回馈非常丰厚。


  “只要有利的都可能采纳”


  目前房地产市场的传闻太多,对于购房退税,住房建设部副部长齐骥表示,研究机构可以大胆地想。“对于政府来讲,只要有利的、有操作空间的,都有可能采纳。至于是在哪里得到的灵感,我不得而知。这种建议也会启发我们。”


  如果真的推出,相信流程也很复杂,长江证券[10.30 -4.63%]研究员苏雪晶表示,当时上海该政策出台是在房地产业没有完全进入市场化时期,和目前地产行业背景并不相同,而且其政策调整影响巨大,我们认为该政策立即推出涉及的流程较为复杂。


  “后续可能仍有利好政策出台,出台背景为宏观经济的持续恶化”,申银万国研究员江征雁并不认为降息之后,政策对房地产行业的支持将停止。其表示,市场对后续房地产救市政策预期强烈,其中一个就是购房退税政策,这有利于中高端购买意愿的提升和恢复。但其也认为,这一政策投入成本高,且会进一步拉大贫富差距,其出台背景一定是宏观经济下滑得非常厉害。在这种经济背景下,加上房价预期的不明确,政策作用将被削弱。


  本报记者 戎明迈 实习生 曾钰文 北京报道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中国海外利益研究网|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 京ICP备12023743号  

GMT+8, 2025-8-6 03:09 , Processed in 0.156250 second(s), 2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