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59|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专家激辩美国经济:通缩压力是短期还是长期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8-11-25 08:16:3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美国10月份消费者物价指数(CPI)下降了1%,创下了1947年以来61年的最大降幅。市场对美国短期通缩的预期比较明显,但价格下跌的通缩压力将持续多久,会是短期问题,还是会出现日本十年那种长期压力,则激起了市场的争论。


这种争论对于投资者的资产配置,尤其是对于国家型(中央银行、主权财富基金等)的资产配置具有很重要的意义。如果是长期的通缩压力,那么持有美国国债将是好的投资;而如果通缩压力是短期的,美国将在一年之后的时间迎来更大的通胀压力,那么目前是长期资产配置上卖出美国国债的最好时机,同时是很多商品和股权型投资的好机会。就通缩或是通胀的前景,以及资产配置策略,《第一财经日报》日前约访了多位市场人士,就此发表意见。
莫尼塔公司首席经济学家马青:
通缩长期持续是有可能的
从CPI来看,美国的CPI构成中,房租和汽油占的比重大一些,美国的房地产价格是折合成对应的租金计算到CPI中的,房价和房租累计要占到CPI构成的三分之一,现在房价跌得很快,会体现到CPI中。另外现在石油价格下降,汽油价格下降也会体现到CPI中。食品价格在美国的CPI构成中只占14%左右。
我认为当前的美国CPI下行是长期现象,其核心原因,一是大宗商品价格下降,二是劳动力成本在回落。
劳动力成本回落对价格影响的意义很大,在实体经济压力背景下,劳动力成本并没有上涨的压力。今年年初,美国通胀还比较高的时候,当时我们认为美国通胀会消失,判断就是基于美国并没有劳动力成本的上升压力。要知道,美国是一个服务业为主要产业的国家,而服务业的核心成本就是劳动力成本,劳动力成本通常占到美国一个企业总成本的70%。
上世纪70年代美国经济出现了滞胀,当时通胀下不来,就是因为劳动力成本提高很快。当时劳动生产率提高10%,但劳动力成本提高了13%~14%,单位产出成本也提高了3%~4%,但现在是劳动力成本零增长。
另外,很多人会因为货币的扩张而认为通胀压力大。实际上,美联储对基础货币的创造很迅速,但因为信贷下降,因为货币乘数的下降,广义货币M2并没有失控。因此虽然美联储资产负债表在扩张,但短期并没有通胀压力。
因此问题在于,美国的货币乘数、银行房贷能力、劳动力成本,能否有提高,增大通胀压力?美国这些会是困难的,目前看不到银行信贷恢复的情况,要修复银行体系的资产负债表,最重要的是地产价格稳定和增长,但1200万家庭的负资产之下,美国地产价格压力很大。整体来看,通胀还是比较远的,至少维持未来一年的通缩预期。同时,通缩是有长期持续的可能的。
因此从投资的宏观配置来看,过去高通胀高增长配置顺序,依次是大宗商品、股票、债券;而现在低通胀低增长,配置顺序是债券、股票、大宗商品。
兴业银行资金营运部首席分析师鲁政委:货币流通速度低导致通缩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中国海外利益研究网|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 京ICP备12023743号  

GMT+8, 2025-7-23 23:39 , Processed in 0.093750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