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16|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艰难的握手:中美实现平民回国问题谈判的历程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8-11-12 11:16:2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作者:李秉奎 冯小丽当代中国史研究 年4期
  [摘要]1954--1955年,处于敌对状态的中美两国实现了日内瓦会议上的外交接触,并最终就平民回国问题达成协议。这对于冷战时期的中美双方具有特殊意义。根据两国解密的外交档案来看,中美在参加日内瓦会议前都曾有意识地就解决平民回国问题做了准备,新中国政府采取“以静制动”的策略争取了主动,最终促成这次看似偶然实则必然的外交谈判。谈判本身及最终协议的达成,对此后中美关系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关键词]中美关系 平民回国问题 日内瓦会议 冷战
  [中图分类号]138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4952(2008)04—0074—06
  
  1954年日内瓦会议是新中国第一次以大国身份出席的国际会议。正是在这次国际会议上,处于敌对状态的中美两国开启了平民回国问题的谈判。从1954年6月5日谈判开始到1955年9月10日两国达成《中美两国大使级会谈就双方平民回国问题的协议的声明》,中美双方就平民回国问题进行了一系列谈判。这些谈判之所以引人注目,主要是因为中美双方刚刚结束朝鲜战场上的直接军事对抗,谈判期间双方在外交关系上仍然互不承认。而且,这次谈判最终开启了此后长达十几年的中美大使级会谈,双方在谈判桌上的交涉一度成为两国关系变动的晴雨表。以往研究中美关系的论著对此虽有涉及,但由于相关史料的缺乏,许多研究仅依赖美方解密的外交文件,引用的中方材料也多是内部参考、个人回忆及一些公开报道,客观上影响了研究的进一步深入。中国外交部新近开放了有关的外交档案,使全面、深入研究这次外交谈判成为可能。本文结合中美双方解密的外交文件重新对中美实现平民回国问题谈判的历程进行再研究,发现这次看似意外的谈判实际上存在一定的必然性。
  
  一
  
  参加日内瓦会议前,中美两国原本处于极度敌对的状态,美国政府不仅不承认新中国,还支持蛰居台湾的蒋介石政权对祖国大陆进行军事骚扰。更为严重的是,美军在朝鲜战场上与中国志愿军短兵相接。《朝鲜停战协定》签署几个月后,1953年11月,时任美国副总统的尼克松访问台湾,“外长”叶公超趁机向他强调《美台共同防御条约》的重要性和必要性。12月8日,台湾当局正式向美国提出《美台共同防御条约》草案。1954年1月,美国第七舰队在台湾海峡进行军事演习。与此同时,国民党军队不断训练并装备游击武装,破坏东南沿海的交通运输及渔民的正常作业。美国方面也加强了在菲律宾的驻军,干涉印度支那战争。直到日内瓦会议召开前,中美关系仍然处于十分紧张、尖锐的对立状态。在日内瓦会议期间,美国国务卿杜勒斯曾为美国代表团立下规矩,“不论谁都不准和中国代表团的人握手”。而中国也主张:不急于要同美国建交,不急于进联合国,我们奉行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外交政策。此时,远东局势处于冷战严峻时期,中美两国在这一时期开启有关平民回国问题的谈判似乎有些不合常理,但是,两国正是在这种看似不可能的情况下坐到谈判桌前的。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仍有大批侨民羁留在美国,其中仅留学生就有5000多人。在这些留学生中,许多人都想在学业完成后回到中国大陆。朝鲜战争爆发前,他们还可以途经香港绕道回国。朝鲜战争爆发后,情况发生了改变。最初,美国政府因担心中国留学生从事间*活动而催促他们回国,甚至对部分学生给予限期离境的命令。但是在1951年9月后,美国开始借口“1941年法令”阻止中国留学生回到中国大陆。1953年后,美国又依据“麦卡锡移民法”的有关条款,阻止中国留学生回国。期间,台湾当局的“驻美”机构又从中作梗,与美国政府一起阻挠中国留学生返回大陆。新中国成立伊始,迫切需要掌握科学技术的建设人才,尤其是在1953年中国开始执行第一个五年计划后,更需要留学生回国参加建设。许多留学生也迫切希望在回国问题上得到新中国政府的帮助,部分代表曾写信给政府,反映华侨和留学生在回国问题上所遭遇的阻挠。在得知新中国将参加日内瓦会议的消息后,部分留学生又联名写信给将要参加会议的代表,反映他们回国受阻问题,以便中国代表团在提出留学生回国问题之际,可以拿出这些信件作为证据。
  新中国政府高度重视留美学生回国问题,在参加日内瓦会议前曾至少两次对此进行专门研究。1954年4月18日,参加日内瓦会议的中国代表团综合组草拟了《关于美国政府扣留虐待我国留学生发言(初稿)》,其中不仅对美国横加压迫、逮捕监禁、强迫扣留中国留学生的活动进行了控诉,而且还选择汪良能博士、钱学森博士等人的具体事例作为直接证据。其中详细提到1951年11月1日美国司法部移民局局长霍布顿致函众议员贝思,谈到汪良能博士曾在田纳西州阿尔巴尼城的阿尔巴尼医院工作一两年后,在设法离境回国和家人团聚时,却受到火奴鲁鲁办事处的阻止。美国方面提出牵强附会的理由是,汪良能博士所学专业可能会对美国的一个“强大敌人”有相当大的价值,认为汪良能的离境会直接危害到美国的国家利益。因此,汪良能在与其他20位中国留学生一起回国时,被美国有关机构扣留。霍布顿称这只是“暂时”地不准离境,然而这个被称为“暂时”的扣留却长达两年半之久。此外,中国代表团还提到,钱学森博士在1950年8月23日启程回国时收到美国政府不准他离境的通知,9月17日又遭到美国政府的逮捕。与汪、钱两博士的境遇相似,还有一位中国留学生离美回国途经日本横滨时遭到美国驻日占领当局的扣留,并监禁了两个月之久。1950年底,另一名要求回国的中国留学生被美国政府扣留在爱理斯岛上。同年,美国政府也因回国问题拘捕了一名丹佛大学的中国留学生,在监禁三个多月后,才把他“驱逐出境”。1954年4月18日,中国代表团综合组又草拟了《关于中国对待外侨的政策的发言(未定稿)》,详尽阐述了新中国对待外侨的政策:居留在中国境内的外国侨民,包括美国侨民在内,只要他们遵守中国政府的法令,他们就一定会得到中国人民政府的保护,可以从事各种正常、合法的职业,他们的财产也会得到保障。外国侨民不论为着任何理由,要离开中国,都可以按照法定手续向各级人民政府申请,只要没有未了的民事和刑事案件,都可以获准离境。同时,这篇发言稿指责了美国政府对待中国留学生及侨民的态度以及对中国实行的禁运政策,指出美国的这一政策损害了在中国经营与国际贸易有关的一切企业的外国侨民的利益,其中也包括美国侨民的利益在内,从而使他们丧失了赖以谋生的职业,所以才不得不离开中国。中国政府对于这些被美国仇视中国人民的各种政策损害的外侨表示同情,同时声明并没有阻拦任何外侨离开中国。这篇发言稿如此详尽地搜集美国阻止中国留学生回国的具体事实,说明中国代表团在参加日内瓦会议前已经有意与美国交涉此事。此外,在草拟《关于中国对待外侨的政策的发言》时,中国代表团综合组提到“中国人民政府对外侨的政策是一贯正确的。美国政府要以捏造的事实来污蔑中国的对待外侨政策,是徒然的(以下,可看美国代表提出什么具体案例,依具事实真相来驳斥之)”。这显然是中国代表团在会前针对美方可能会提出的问题准备的应对。能够如此周全地考虑可能会发生的问题,
全球资讯榜http://www.newslist.com.cn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中国海外利益研究网|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 京ICP备12023743号  

GMT+8, 2025-7-23 21:26 , Processed in 0.078125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