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4|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我看世界(十)——泰国,他信“牛痘”与泰王接任者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8-11-12 11:04:0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我看世界(十)——泰国,他信“牛痘”与泰王接任者

最近一两年泰国国内的政局十分的不稳定,我想究其原因还是在于泰皇年事已高需要选择接任者。

如果我的记忆没有出错的话事情的起因应该是他信将自己名下的泰国电信卖给了新加坡的淡马锡,由此引出了泰国反对派的不满,声称他信出卖了国家利益。其后泰国举行大选反对派不参加选举,使得大选被判为无效。再次选举他信当选,反对派上街游*,军方出手,他信流亡英国。接着泰爱泰党被军方取缔,他信以贪污罪起诉,相当一部分泰爱泰党成员被禁止参加政治事物。经过军方一年左右的强权统治,修改宪法后经过文人临时政权的过渡,再次进行大选。结果在最近的一次大选中以泰爱泰党为骨干的人民力量党再次获胜,沙马成为新一任的泰国总理。最近他信回国接受审判,其妻被判有罪面临劳役之灾,其时泰柬又因Preah Vihear神庙归属问题发生军事冲突,沙马又企图修改宪法,解冻他信的资产,并寻求解除对他信参政的禁令。8月8日他信借参加奥运(人家都是国家首脑,不知他信是以什么身份来参加奥运的,是我们邀请的吗?挺奇怪的)再次流亡英国,结果在奥运临近结束时,人民民主联盟再次走上街头,攻占了国家电视台与总理府,并导致了一系列的流血冲突,混乱持续至今,尚未看到和解的迹象。而此次街头抗争并没有引起军方的政变,而且其最高司令也进行了轮换并做出了不进行政变的保证。相较与军方的温和,此次泰国的另一强力部门警方走上前台,先是不执行沙马要求镇压街头抗争的要求,后有进行了换人,总体来说较军方更有看点。但在这一系列的动荡中似乎缺少了一个人的声音,而这个人的声音却是稳定历次泰国动荡局面的最重要因素,更是此次危机的深层因素。这个人就是即将年满81岁在位62年的泰国国王普密蓬·阿杜德。

泰王作为解决此次危机最终的人选自然不是一个问题,但问题在于泰王是不是此次危机的深层原因,而最终解决此次危机的人会不会是现任泰王还是下任泰王的人选?

为什么会有这样的问题?我想还是需要到君主立宪制这个政体中去找答案。

君主立宪制的政治权利是被分割的,大部分权利被议会、首相(总理)等民选实体取得,但还是有少部分权利被王室保留,而这部分权利最初只具有象征意义,至少在英国这个最早实现君主立宪制的国家是如此。但随着民主制度的推广和自我完善,亚洲的日本、泰国等国家也先后采用了君主立宪制。这些国家采用此制度尤其路径依赖的原因,但在建立过程中有意无意的加强了君主权利的分量与神圣,这逐渐使君主有了神格。而这个神格又是与君主立宪制对君主权利限制相一致的。君主立宪制要求君主尽可能少的参与世俗政治,而这个要求间接导致了君主很少会因为政治的决策得罪选民(是决策就会得罪人),由此以外的获得了圣洁性与中立性。君主立宪制有保留了君主的长期在位,这又使君主得到了高度的稳定性。君主立宪制留个君主的世俗权利其中一个很关键的权利就是任免权,虽然可能是形式上的,但是其使政权合法的权利又使民主政治斗争的双方在斗争的内耗下对君主又有妥协的一面,因此又或者了相对的权威性。因此在这些特性的共同作用下,君主立宪制的君主就渐渐有了神格,并且随着时间的推移这样的神格就越强烈。而且有些国家还从本质上将宗教与君主结合,使其神格的一面达到了登峰造极。

从泰国的实际情况来看,泰王能够在泰国政局动荡中屹立不倒,更能在关键时刻力挽狂澜正是最好的体现。但现在普密蓬国王年事已高,虽然现代医学昌明,再活十几二十年也不是不可能(古巴也有类似的问题),但到了这个年龄有些东西也是不太好说得,因此考虑接任人选自然是普密蓬国王心中之病。而这个问题又是分三个层次的,第一个层次是是不是能够保留君主立宪制,保留泰王?第二个层次是由谁来继任?第三个层次是继任者如何取得权威性并顺利的度过权利的脆弱期?

而要解决这三个问题,他信这颗“牛痘”又是必须种的。而由他信风波引起的政治动荡,流亡地点和最终解决由他信引起的政治动荡这三个层面又正好与泰王继任契合。

先来看第一个层面泰王的保留问题,这与他信流亡英国有直接的关系,也与他信收购英超曼城队有关系。先来看为什么他信要收购英超曼城队,我想这有抄袭俄罗斯石油大亨阿布拉诺维奇收购切尔西队的嫌疑。但双方的目的不同。从纯体育的角度来看,选择足球选择英超是最好的,一来足球是世界第一大体育虽然美国的NBA推广的也不错但相较与足球的影响力还是有一些差距的,二来相较与欧洲五大联赛,意大利崇尚防守外籍球员少,德国古板吸引不到一流球员,西班牙冠军杯不错联赛推广不利,FaGuo名不副实球员流失严重,而英超显然打得就比较精彩速度快流畅对抗强精彩,并且也能够吸引到一流球员。而且在亚洲也比较受欢迎(这有一定的殖民地因素)。而从政治因素来说,阿布看重的是英国是冷战的发祥地(丘吉尔说铁幕已经拉下),收购英国球队对英国人是一个不小的震撼,但却是一个向西方介绍俄罗斯,软化自己形象的不二选择。而他信看重的则是应该是英国现行的政治体制,毕竟英国是君主立宪制的发祥地,也同样面临是否保留王室与选择继承人的问题。这多少也能引起泰国国内的一些思考,树立一个良好的形象。

从英国国内来看,虽然有人要求改变君主立宪制(布莱尔的夫人就是其中一位)但无论从有利于国内的统治还是维护英联邦的稳定,英国的政治精英们还是选择了维护传统,采取了保留王室态度。当然戴安娜的事件对英国王室的打击不小,但这同时也改变了王室固有的“默不作声”的态度,做起了“时尚秀”无论是广告牌上玛丽莲梦露式伊丽莎白,还是多部反映维多利亚时代的影片(美国也懂得投桃报李,为了犒赏英国出兵伊拉克,奥斯卡没少给英国面子),还是两位王子的个人生活秀、阵地“写真集”都为王室赢得了不少感情分,达到了亲民又跟上时代脚步的效果。而英国的这种情况对泰国是很有帮助的,而通过他信的流亡与购买英超曼城泰国国民对英国的关注应该在这几年是高度聚焦的。但从阿布与他信的行为能够成功,也体现了现代英国希望成为一个多元国家的国策和老龄化底生育的国情。
全球资讯榜http://www.newslist.com.cn

再来看第三个层面继任泰王如何取得权威并度过权利脆弱期,这就需要从他信引起的政治混乱中找力量了。从他信引起的混乱局面上来看似乎很混乱,但如果梳理一下的话,用一个你方登场我唱罢来形容一点都不为过。先是代表中产城市人口的人民民主联盟,接着是军队,然后是警方,最后是法官,可说是各个关键部门都有亮相。而且在力量释放的同时也悄然完成了人员的替换,并且也是国民尝到了军事政变的苦头。而由媒体大亨领导的人民民主联盟在搅乱政局与社会之后,人们也许会回头思考媒体独立性的利与弊,思考媒体的真与假,最终学会去分辨。通过近一两年的政局动荡,泰国的经济应该是受到了很大的冲击。这种冲击是全面的,而受到影响最大的正是那些支持人民民主联盟的中产阶级,我想在经历过后,泰国的中产阶级与弱势群体会站在一个比较超脱的角度来看待泰国利益分配与政治问题的权衡问题。毕竟把人民力量党打下去了,再注册一个党他们仍然可以得到中下层选民的支持即多数人的支持。如果再任由媒体政党的操弄,那么就会成为一个死循环。中下层人民的政党大选影响政策倾向底层,中产阶级不同意,上街斗争,影响政局稳定经济衰退,或军事政变或重新选举,如此循环何时方休,显然这种情况是一种双方都要妥协的局面。而法官的登场则涉及到泰国民主正义与稳定的关键,但现在他信流亡鞭长莫及,如能有所妥协则双方得益。乱局已经发生而且持续的时间也足够的长了,中国有一句话大乱之后必有大治,这是一种建立于大乱之后人心思定的理性选择,泰国现在的局面正是如此,如能结束此次乱局,则泰国民众对民主的狂热自然以及疲倦,应该可以有一段休养生息的时间,而此时最关键的就是踢上临门一脚的那个人。

最后来看第二个层面的问题,泰王的继承人是谁。我想这需要观察最终解决泰国现时危局的人是谁?如果是普密蓬本人,那继任人选就比较模糊。如果是另有其人,那么此人就应该是泰王认定的继承人。并且很有可能泰王会在事后选择适当的时机逊位,巩固其地位,帮助其渡过权利脆弱期。

如果正如我猜想的那么泰国就是那经济的蹲在停顿换政治的长期稳定。但如此则此事解决应该不远,毕竟已耗时过多也足够火候了。在考虑到泰国希望成为东盟盟主的心情,自然就更拖不起了。但在处理的细节上的确还有一些问题,比如如何给沙马下台一个台阶,以息人愤。比如如何树立司法的公正,彻办他信,并由泰王修书一封劝其回归,保其赦免得其合法财产。比如对宪法进行一次彻底的修改,对政党注册加强管理,对修改宪法提高门槛,对游*示*加强管理。比如暂不动沙马,进行全民公决等等。

总的来说泰国乱局应该已接近尾声,拨云见日之时应该不远。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2#
发表于 2008-11-12 11:04:07 | 只看该作者
他信,照顾弱势群体;反对派,有产者居多!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中国海外利益研究网|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 京ICP备12023743号  

GMT+8, 2025-4-14 09:00 , Processed in 0.093750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