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本入常问题涉及两个层面,一是合理性,二是外交运作,二者应予区分.
在合理性方面,反对者的立场站不住脚.反对日本入常的说法有两个,一是日本对二战侵华战争反省不够,道歉不真诚,伤了中国人的感情,于是反对日本入常.二是日本入常对我国国家利益有威胁,所谓一山不容二虎,亚洲只能有中国一个常任,让日本入常对中国大不利.
第一个说法是情绪的表达,自无可厚非.问题在于这样的反对在国际讲台上不是阻止日本入常的正当理由.第二种说法是一己之私,同样摆不上台面.因为国家利益的相异阻止敌对国的战略实现可以理解,但是道理上站不住.国家利益有冲突才需要联合国,联合国扩大常任理事国就是为了更好协调大国立场,维护世界和平.日本这样的世界第二经济大国和重要经济援助国不能加入常任理事国,对于发挥联合国作用不利,也是和联合国宗旨相违背的.因此大多数国家包括美,英,法,俄都明确支持日本入常.所以对日本入常问题,民间滔滔,官方只能默默.
在外交折冲方面,中国当局的策略是利用民意压迫日本让步,以期得到一些利益.另外顺便转移一部分国内压力.但是是否能够达到目的还很难说.当局不得不这样做,因为国内的反日情绪必须发泄,否则蓄积起来会出乱子,另外政府也害怕被指责为对外软弱和***主义.
中国的现阶段外交是为国内政治服务的,在对待日本入常的处理上也可以看到这个指导思想的影子,既要表达政府和民众站在一起,又不能让民间情绪失控,造成社会不稳,当局真是煞费苦心.中国本不应该阻止日本入常,原因是阻止不了,又坏了两国关系.那张否决票只能象核武器一样晃晃,不能真投的,要是真的用了,那就炸死了全体日本人的心,中日之间再没有和平友好了.但是民间民族主义压力和官方政治需要迫使政府的外交政策偏离了正确的航线.民间出现了和韩国一样的对日神经综合症.希望官方冷静视之.
全球资讯榜http://www.newslist.com.cn
世界上的事往往就是这样,折腾来折腾去,最后也就这么回事.日本不会因为中国民间抗议而停止入常努力,同样也不会因此在战争责任问题上再作什么令民众满意的根本让步.日本入常在中国引起的波澜最后还得靠中国当局自己化解.媒体网络上一阵爱国主义的发泄最后会留下什么?
有一点可以肯定,只会让国家陷入更深的中日不信任漩涡中,而不会产生更多的国民财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