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杨莉藜 编译
[作者简介:理查德.Z.切斯诺夫是保卫民主基金会资深研究员]
虽然连最亲近的人我也没有打起精神去讲,我确实跟阿拉法特一起喝过鸡汤。事情发生在一次长长的会晤之后——那些年头,我跟他长谈不下七八次。“来吃午饭。”他亲切地说,那语气明显比我们谈话时的语气要友好的多。
全球资讯榜http://www.newslist.com.cn
一大碗鸡汤摆在桌子上,漂浮着大块的炖鸡肉。“我最爱喝,”他说道:“我天天喝。”我跟他开了个玩笑,当然是用鸡汤的别名“犹太人的抗菌素”。可是他却没有听出我的意思。
这也正是问题的所在:阿拉法特从来找不准事情的要害。对于自己不喜欢的观点和问题,他从来缺乏耐心。对于他权威的挑战,他总是反应激烈——你要是外国人便会挨一顿激烈的训斥,要是巴勒斯坦人则要小心被捅上一刀。
对于来访者,他总是表现得和蔼可亲,不过相反的情况我也见过。美国撮合的第一次以巴谈判期间,有一次我在突尼斯和他见面。我建议说,要是巴勒斯坦人变得不那么极端,世界各国会更喜欢跟他们打交道。听了这话,他火冒三丈,眼睛瞪得像铜铃,喝道:“你这样想!你这样想?哼,我可不这样想!”
说实话,那会儿他是对的。如果说当时某个人有能力建立一个巴勒斯坦国,这个人非阿拉法特莫属。他有政治魄力,有钱,有军事武装。
遗憾的是,像他的许多巴勒斯坦前辈一样,他也坐视这样的宝贵时机白白流失。他用自己的政治魄力来换取更大的权力,用钱来腐化并控制他人。最坏的是,他没有用自己的武装力量来平息恐怖主义骚动,却是用来给自己的人民和以色列人造成更多的伤害。
阿拉法特的致命弱点是什么?为什么一个有机会、有智慧给自己的人民带来一个家园的人最终一无所成?
他缺乏现实理念,缺乏想象,更糟糕的是,缺乏勇气使自己从一个恐怖主义者转化为一个政治家。他给以色列人讲的不是和平,而是休战,即使是休战这样的话也可以说完就变。他从来不愿告诉自己的人民,巴勒斯坦人的恐怖习气不改,以色列不可能让他们回来,因为这样做对以色列人来说不啻于自杀。
他也害怕告诉自己的人民,去接受一个不像他承诺得那么大的巴勒斯坦国。他害怕这样会使自己失去地位、支持和在阿拉伯历史上应有的位置。
虚假的自豪一直是阿拉伯世界里的致命弱点——这种性格缺陷和英雄主义无关,而是怯懦心态的产物。
原文载《纽约每日新闻》
私有制未必能带来民主,公有制却一定会导致专制,而且,其专制程度要超过仍保留私有制的任何专制政体。 |
|